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上诡异战争:项羽以三万军完胜五十六万联军

史上诡异战争:项羽以三万军完胜五十六万联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1/20 4:53:10

历史上有些战争的确让人感到诡异不解。比如北宋末年,宋徽宗派童贯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辽国的燕京,结果被仅仅一万余辽军打得全军覆没,实在让人不可理解。又比如楚汉战争中,项羽仅以三万之众,竟然大败汉王刘邦所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这却是事实。

汉王刘邦自在洛阳听从了董公的建议,组织天下诸侯共五十六万大军后,各路军队均听汉王号令,剑锋直指楚国首都彭城。楚兵精锐大都随项羽北去攻齐,留守的不过一些老弱残兵数千而已,以五十多万大军进攻一座只有数千兵马守卫的城市,这与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扑蚊蝇无异,大军未到,守军早已闻风而逃,彭城不战而降。刘邦三月才从临晋关渡河,期间打败降伏殷王司马卬,在洛阳为义帝发丧三天,中间还花了一段时间组织联军,然而四月就拿下了彭城,不能不说进展神速。

人在得意的时候,其本性就往往容易暴露出来,拿下彭城后的刘邦就是这样。他轻取彭城后,立即被这唾手而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入城后所表现出来与当年攻下秦都咸阳时的不敢贪、不敢占、不敢淫不同的是,他被项羽搜刮来的财宝、抢夺来的美女迷离了眼睛和意志,于是“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他和手下那些悍将们如脱缰的野马,天天美酒,夜夜笙歌,坐拥娇娃,乐不思蜀,在欲望的平原上纵横驰骋而没有回头了,所谓“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不过如此。但让人费解的是,曾在咸阳力劝刘邦放弃享乐、还军灞上的张良樊哙呢,他们不也在联军中吗,为何视而不见?

而在齐国与田横僵持的项羽得报彭城为汉王所夺,那内心的愤怒不亚于当年章邯杀掉叔父项梁,震怒之下,他留下大部分将领和士兵继续战斗,自己则精选三万骑兵,快速南下,千里奔袭,反攻彭城,要与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决一生死。

然而,区区三万将士,出兵千里,后援概无,随时可能拖死、累死、围死,全军覆没的结局几乎无须猜测。项羽表面上虽然是个粗人,但他绝对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这些形势他都考虑到了,最悲剧的后果,他也考虑到了。因此,在决心上,项羽与全体楚军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在战术上,只能打闪电战,不能打持久战,必须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项羽领军从齐国开拔,经鲁县(今山东曲阜)南下出胡陵县(今江苏沛县西北)进入楚境。要做到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必须长途行军而不被汉联军发觉,既要快速,又要隐秘。当时,汉联军并非全部挤在彭城之内,而是以彭城为主,周边各地亦有驻军,局部战斗并未停止。所以,项羽军进入楚境后,既要避开人多之地,又要避开战斗区域,几乎是昼伏夜行、衔枚疾走。于是,楚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彭城地区,这时,聪明的项羽没有直面攻城,而是绕到彭城西的萧县后,悄然潜伏。

第二天清晨,楚军三万骑兵突然向驻扎在彭城西的联军大营发起进攻,胜利后的联军还在梦中酣睡,楚兵如从天降,联军将士还没回过神来,就迅疾遭到楚军奇袭,刀剑砍杀无数,铁骑踩死无数。匆匆逃出营的士兵,外面的衣服还没来得及穿,更不用说盔甲和兵器,他们溃不成军地被楚军赶至谷水和泗水北岸,被杀和落水而死者近十万人。

随后,楚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彭城,而坐镇彭城的刘邦和他的悍将们,早已被彭城的美酒和美色弄倦了精神、累坏了身体,楚军兵临城下,他们还未披挂整齐。这支乱哄哄的联军与楚军一交锋后,立刻就被楚骑冲杀得成了几截。一边是视死如归的铁骑,一边是刚刚睡醒惊慌失措的士兵,虽然人数悬殊,但战斗力却有天壤之别,联军士兵成了无头苍蝇,任人宰割,被杀加上自相踩踏至死者又达十余万。其他三十多万人纷纷南逃,又被楚军一路狂追,逼至灵壁县东边的睢水岸边,在楚军的刀光下,他们竞相跳下睢水逃生,连杀带溺死者又达十数万,尸体漂满河面,以至“睢水为之不流”。

不仅如此,在大战中,汉王刘邦不但被追杀得身边只剩下数十人护卫,还一度被楚将丁公追上,差一点被捉。幸亏丁公为刘邦旧识,在刘邦的苦苦哀求下,丁公善心大发,放了他一马,才得以逃生。彭城大战的最后结果是,汉联军几乎全军覆没,以楚军完胜告终。同时,刘邦的父母妻子被楚军抓获,刘邦自己带着仅剩的数十骑,逃到下邑,与同样参加彭城大战失败至此的妻兄吕泽军汇合,才总算缓过一口气来。

彭城大战是秦末以来刘邦亲自领导的很少的战争之一,而且是以五十六万大军大败于千里奔袭的三万轻骑兵,足见刘邦拙劣的军事才能。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建立汉朝后,因畏惧韩信的军事才能将其软禁,期间,君臣之间有一段讨论诸将才能的著名对话。

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又问:“于君何如?”韩信回答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了,又问:“多多益善,何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刘邦当年攻下咸阳,夺取关中,所率兵马也就三四万人,只能算小战役。后来还定三秦,大兵团作战,那是韩信领导的结果。而指挥五十六万大军的联合作战,刘邦在能力上就有些捉襟见肘无力应付了,这说明他不擅长大兵团作战。

然而,尽管刘邦不善良将兵,但正如韩信所言,他“善将将”。所以,善将兵如韩信者,不过为侯,善将将如刘邦者,却为君,最终当上了皇帝。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最奇怪的战争:东晋和前秦恶战竟为争夺一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发生了一场争夺和尚的恶战。前秦以十万大军占领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连城中妇女也上了前线。最终,和尚被前秦抢走了,战争结束了。前秦皇帝苻坚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一个半人;东晋守将朱序当了俘虏,只留下了一堵值得纪念的“夫人城”。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

  • 宋夏战争有几次 揭秘宋夏战争地点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夏战争爆发于哪位宋朝皇帝在位时期?其实这场宋夏之间的战争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期间宋朝皇帝的位置上也换了四五个。所以如果具体说宋夏战争爆发于哪位宋朝皇帝在位时期是说不清楚的,这个要根据宋夏战争的进程来具体说明。 宋夏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宋仁宗当政的时期,当时在宋朝统治之下的李元昊脱离宋朝,自立为王,建国

  • 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大唐与吐蕃的交战史上,石堡城是一个令人心酸之地。石堡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前方距离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日月山咫尺之遥。石堡城名为城,实则一个军事堡垒,弹丸之地,却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和地形之险峻,为唐朝和吐蕃所看重,并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死伤惨烈。(本篇图片选自

  • 楚汉成皋之战汉军为何可以战胜楚军取得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说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著名的楚汉成皋之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楚汉成皋之战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中,刘邦在兵力不占优势,且先失军事重地成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后勤补给优势,并派出奇兵在汜水与曹咎所率的楚军展开决战,一举击溃楚军,顺利收复成皋,取得了楚汉成皋之战的最终胜利。此一战亦为楚汉争霸刘

  • 阏与之战:秦国暂时还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国时,周天子羸弱不堪、诸侯相互争霸,最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七国为增强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内实施改革,对外兼并小国。至战国中期,七国又陆续推行变法,以谋“称霸天下”。其中,成效最大的当属秦孝公起用商鞅实施的变法,一举使秦国成为诸侯中的“一哥”。 自此,秦

  •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明朝统一战争是公元1368年到公元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一全国而进行了一系列作战。明朝统一战争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先是派兵推翻元朝的统治,再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最后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维护明朝的统一。 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频发,其中最著名的农民起义队伍是红巾军。朱元璋就是红巾军的首领之

  • 为何高楼寨之战所涉及的交战人员竟如此复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

  • 金城战役的历史背景 金城战役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提起金城战役,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抗美援朝战争,一定程度上说,金城战役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部分,更是因为它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战役的结果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围绕金城战役简介,去了解下它究竟是一场什么战争?详细阅读有关于金城战役的简介,去弄

  • 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赢了战争却丢掉了领土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虽然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也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但是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上来看,虽然宣告了战争的胜利,但是相对来说也让我们国家失去了一定的领土。 当时大清帝国取得这次辉煌的胜利之后,便和俄方进行谈判,于是

  • 丁家洲大战:决定南宋存亡的一役 万人齐解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