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丁家洲大战:决定南宋存亡的一役 万人齐解甲

丁家洲大战:决定南宋存亡的一役 万人齐解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9 更新时间:2023/12/21 18:27:07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虽然宋军守将张世杰、边居谊等人在鄂州等地顽强抵抗伯颜的大军,但终因寡不敌众,纷纷溃败。元军占领长江中游重要门户鄂州后,“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皆望风降附”,在吕文焕的招降下,黄州、蕲州、安庆等地守将不战而降。

此时身在两淮的宋朝降将刘整唯恐吕文焕立下头功,一气之下竟然发病而死。听说刘整死了,南宋权臣贾似道来了精神,他于1275年正月亲率南宋最后的精锐十三万人、二千五百艘战船逆江而上,迎击伯颜的大军,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到来了!2月,宋军抵达芜湖后,非但不积极部署御敌,反而先遣返元军战俘,原来贾似道想故技重施,向伯颜乞和,但遭拒绝。无奈之下,贾似道只得下令步军指挥使孙虎臣率7万兵马列阵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长江中),同时命水军统领夏贵率2500艘战船横亘江中,他自己率后军驻扎鲁港(今安徽芜湖南)。

9日,贾似道的乞和行动失败。16日,伯颜率水陆大军进至丁家洲,与宋军相距数里。伯颜见宋军人数众多,于是决定采用计策。他先让军中作数十个大筏,上置柴草,佯言要焚烧宋舟,使得宋军昼夜严备因而疲惫不堪。22日,伯颜下令步骑军沿江两岸进攻,同时让战船向宋军冲击,双方展开一场激烈的决战。

在元军回回炮的轰击下,宋军损失惨重。宋军前锋将姜才方与元军接战,前军主将孙虎臣竟弃阵先遁,诸军于是纷纷溃败。元军将领阿术趁机率战船数千艘,乘风急进,突入宋阵,横击宋舰。水战本是宋军的强项,但78岁的老将夏贵恐贾似道督师获胜,而自己因鄂州之败受到责难,竟然不战而逃,直奔庐州。

身在贾似道听闻前军溃败,惊愕失措,急忙下令收兵,企图乘船逃往扬州,整军再战。不料元军乘胜追杀,宋军不战自溃,溃不成军,纷纷四散奔逃。元军主将伯颜下令全线追击,一直追杀150余里。丁家洲一战以元军完胜而告终,此战元军俘获宋将三十余人,士卒数万,战船一千余艘。本来是场决战,却成了一场大溃败,可以说此战元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南宋主力十三万人丧失殆尽。一年后,也就是1276年2月5日,南宋君臣出降,元军占领临安。

965年,北宋大军历时一个月就平定了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后蜀皇帝孟昶的夫人曾赋诗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310年后,这一幕在丁家洲之战上重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上夺取帝位,316年后,宋朝皇位又在孤儿寡母的手中丧失。

最后说一下丁家洲之战宋军三位将领的结局,权臣贾似道于1275年10月在被贬途中被杀;孙虎臣后参与焦山之战,临安陷落后忧愤而死;老将夏贵之后以淮西地降元,忽必烈封他为行中书省事参知政事。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楚汉战争:逆境的刘邦凭狂风助其捡回一条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 项羽很勇猛,又是楚

  • 甘之战的影响: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夏后启武力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后,为了排除各部落的反对力量,与不服他统治的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展开战争,即甘之战。甘之战过程非常激烈,最后的结果是夏后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历史文献对甘之战过程的记载少之又少,只有夏后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全文为:“大战

  • 高梁河之战结果:高梁河之战爆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梁河之战是宋朝年间宋军与辽军之间的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高梁河之战简介。公元979年,宋军为了夺取幽州,在高粱河附近与辽军作战,结果被辽军击败。宋太宗为了夺回五代时期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就在平北汉后,没有修整,直接向辽军发起攻击,想要一举拿下幽州。 幽州这个位置是辽军与宋军的必争之地,两军都非

  • 大非川之战:大唐为什么会在这场战役中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非川之战是发生在唐总章三年,也就是670年的四月到八月,在唐和吐蕃的战争中,唐与吐蕃为了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个镇,而在大非川中的重要作战。这场战争,吐蕃避实就虚,从不与唐军精锐直接交锋,而是断了唐军的粮草后,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了战争。而唐军远道出征,供给不足,特别是军中的将领不和,终陷败局。

  • 马嵬驿兵:一场因沉溺美色而酿造导致的悲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马嵬山兵变过程复杂多变,即便是现如今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依然可见其影子。这次兵变过程和影响对后世学者对于唐文化和兵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嵬山兵变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潼关失陷。潼关是中国古代京城重要的关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道路狭窄。唐玄宗派精兵大将重兵把守。叛军攻不进去潼关,

  •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致秦齐韩魏联合攻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垂沙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 因为楚怀王投靠了秦昭王,齐国就想要伺机对楚国进行报复,于是齐国便在此时决定联合魏国和韩国结为同盟,而

  •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 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

  • 高楼寨战役:捻军大败清朝精锐的蒙古骑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

  • 渭南之战背景: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曾进驻谯郡,制作轻型战船并训练水军,准备继续向南方进兵。七月,曹军自涡水、淮水出肥水,到达合肥,但

  • 蔡州之战的爆发直接推动了金朝的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蔡州之战是金朝对抗南宋和蒙古联合的最后一场战役,从蔡州之战的结果得知,金朝在这场战役中走向了灭亡。纵观蔡州之战的整个过程,蔡州之战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双方力量悬殊过大,走下神坛的金朝在面对南宋和蒙军的联合时,除了背水一战,便无路可退。 公元1234年,金哀宗匆忙召集文武百官,将自己的君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