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赢了战争却丢掉了领土

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赢了战争却丢掉了领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1/25 6:53:01

虽然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也有力地制止了沙俄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但是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上来看,虽然宣告了战争的胜利,但是相对来说也让我们国家失去了一定的领土。

当时大清帝国取得这次辉煌的胜利之后,便俄方进行谈判,于是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就是《尼布楚条约》,虽然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但是这个所谓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地位上的平等,而并不是在利益的划分上的平等,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利益的角度上是不平等的。条约中,黑龙江流域以北的广大领土原属中国,但《尼布楚条约》中却被划分为沙俄所有,该条约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利于中国。

让大家愤愤不平的是,这则条约是在中国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当时的大清帝国国力昌盛,而当时的俄国,却与波兰争夺乌克兰深陷战争泥潭,还与当时北欧强国瑞典的战争也一触即发,兵疲财乏,根本无力东顾。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大清却与俄国签订了这样的一个边界条约而不是继续征战。

这不但没有使战争真正意义上的停止,反而还对西方列强来说是一种激励。中国只看到了眼前的战争却没有注意到,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已达中国的近邻。直至1840年,中国边境狼烟四起,炮火不断。在1894年时,终于是败的一塌糊涂。

清朝中俄雅克萨之战最后谁赢了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当后人细细回味这段历史,却能够发现,这场胜利正是为以后的鸦片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但无用质疑的是此次的战争的胜利者乃是我们的国家,但也并不意味着我国那时的清军是有多么的厉害和强大,并且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清军在军备上远落后于战败的俄军。但是总的来说,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役的正义性。正是因为这样,获得了军民特别的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第二个原因就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已经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主要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和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个原因就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对侵略者严辞警告,在警告无效后,发兵反击。反击时采取先扫外围,然后水陆并进,三面包围,一面堵截的作战方法,迫使侵略军困守孤城并将他们打败。

关于此次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辽阔的东北边界为保卫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成果,它直接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也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得到享有的安宁,谱写了一曲反侵略斗争的凯歌。

中俄雅克萨之战中国为遇弱不强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当时的俄国并不是什么强国,当时还面临众多外敌的侵略,为什么强大的中国没有继续打击俄国而只是签订条约。

早在1676年年间的时候,俄国就已经在我国黑龙江流域抢劫居民,掳掠妇女,勒索皮和在中国江河偷采集珍珠。大清理藩院数次谴责,俄国均置之不理。后来,俄国还在中国境内的精奇里江岸,构建数座城堡,扩充军备,劫掠毛皮,勘验矿藏,收集情报,一步步试探满清政府的底线。直到1682年的时候,俄国加剧了在北方掠夺的步伐,他们的行为在中国北部边疆酿成重灾。

在清朝典籍《扈从东巡目录》和《八旗通志》就有记载,康熙在平息了内乱后,立即腾出手来,加强北方防务,准备与哥萨克打仗,更谋求与俄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他虽然内心鄙视俄国,但是扎乌拉村一战,亦给他内心留下阴影。最重要的,是康熙不想北方大战,来影响搅乱内地。

后来在俄军投降后,根据《八旗通志》的记载,清军根据康熙“仁治天下,素不嗜杀”的圣谕,允许托尔布欣一行携带轻武器退走尼布楚,还为其备齐战马和粮草,确保一路无忧。托尔布欣等人对此感恩涕零,还信誓旦旦地发誓:今生再不骚扰雅克萨城。因此清军的这一举动并没有感化俄军,反到使他们更加猖狂,这也是当时清军轻视敌人的表现。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丁家洲大战:决定南宋存亡的一役 万人齐解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虽然

  • 楚汉战争:逆境的刘邦凭狂风助其捡回一条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 项羽很勇猛,又是楚

  • 甘之战的影响: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夏后启武力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后,为了排除各部落的反对力量,与不服他统治的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展开战争,即甘之战。甘之战过程非常激烈,最后的结果是夏后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历史文献对甘之战过程的记载少之又少,只有夏后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全文为:“大战

  • 高梁河之战结果:高梁河之战爆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梁河之战是宋朝年间宋军与辽军之间的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高梁河之战简介。公元979年,宋军为了夺取幽州,在高粱河附近与辽军作战,结果被辽军击败。宋太宗为了夺回五代时期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就在平北汉后,没有修整,直接向辽军发起攻击,想要一举拿下幽州。 幽州这个位置是辽军与宋军的必争之地,两军都非

  • 大非川之战:大唐为什么会在这场战役中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大非川之战是发生在唐总章三年,也就是670年的四月到八月,在唐和吐蕃的战争中,唐与吐蕃为了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个镇,而在大非川中的重要作战。这场战争,吐蕃避实就虚,从不与唐军精锐直接交锋,而是断了唐军的粮草后,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了战争。而唐军远道出征,供给不足,特别是军中的将领不和,终陷败局。

  • 马嵬驿兵:一场因沉溺美色而酿造导致的悲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马嵬山兵变过程复杂多变,即便是现如今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依然可见其影子。这次兵变过程和影响对后世学者对于唐文化和兵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嵬山兵变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潼关失陷。潼关是中国古代京城重要的关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道路狭窄。唐玄宗派精兵大将重兵把守。叛军攻不进去潼关,

  •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致秦齐韩魏联合攻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垂沙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 因为楚怀王投靠了秦昭王,齐国就想要伺机对楚国进行报复,于是齐国便在此时决定联合魏国和韩国结为同盟,而

  •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 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

  • 高楼寨战役:捻军大败清朝精锐的蒙古骑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

  • 渭南之战背景: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曾进驻谯郡,制作轻型战船并训练水军,准备继续向南方进兵。七月,曹军自涡水、淮水出肥水,到达合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