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灭北宋之战:宋徽宗吓得直接禅位儿子后逃离

金灭北宋之战:宋徽宗吓得直接禅位儿子后逃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3/12/15 8:31:05

灭辽之后,金人一鼓作气,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迅速攻入宋境,包围宋都汴梁。被派去太原祝贺金人俘获辽国皇帝的大太监童贯,没高兴几天,刚刚出了一口恶气,看见本来是同一战壕战友的女真哥们对待自己还不如先前辽国人有礼,不仅随意叱骂耻笑自己,金军还搂草打兔子,不停地收纳辽国城池,连陷宋朝土地。已被封为广阳郡王的童公公再也不要那本来就没有胡子的老脸,趁金国人不注意,一口气逃回东京汴梁。宣和七年,惊吓过度的宋徽宗下“罪已诏”后,把帝位内禅给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宋钦宗登基后,改年号为靖康。

金朝初围汴梁之时,兵力不过五万人。太常少卿李纲劝阻了被吓得肝胆俱裂的徽宗、钦宗父子,主持城防,有效阻挡了金兵的攻势,加之各地勤王兵马纷纷来到,总数有二十万之多,形势对宋朝非常有利。如果将师有方,兵民得力,再加上二帝能临机决断,双方夹击,一举攻灭金军主力绝非什么难事。然而,赵佶父子的文弱和怯懦估计是遗传显性因子,加之平时一起诗文唱和、主持朝政的大臣多数是“主和派”,钦宗下令各地勤王兵马绝不能进攻金军,并割中山、太原、河间三镇给金国,金银财宝孝敬无数,并尊金主为“皇叔”,才换得金人暂时的撤围。

金军北退后,宋钦宗虽然把童贯枭首都市,贬斥蔡京一帮奸佞贼臣,心有余悸之下,也同时罢免了守城有方的李纲,贬之为保靖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李纲这个人日后为南宋理学和民间演义逐渐渲染,慢慢成为完美的“忠义英雄”,其谏劝宋帝不要逃跑的言语,也为后世忠臣所不断引用:“天下城池,安得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万官民所在,陛下舍此又将安之?”

其实,明代大儒黄宗羲以及史学家陈登原都清醒地指出,皇帝从都城逃跑避难,确实有再造国家的机会,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皆是先例。“恨其时之小儒,未能知晓大义,执李纲之一言,未敢力争”,黄宗羲上述话是把宋钦宗父子的“枯守都城”当成了反面教材。其实,与李纲同为朝臣的邓肃就对他有过公允的评价,“(李)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南宋高宗也有言:“朕以其人,心虽忠义,但志大才疏,用之必亡国!”

贪心不足的金军也非真的撤军,一个月不到,又兵分两路杀个回马枪,合围汴梁。

当时大风苦寒,雨雪交下,兵临城下,此时此刻,一直深养于宫内的宋钦宗终于冒出一丝血气,“帝被甲登城,以御膳赐士卒,易火饭以进,人皆感激流涕。”感召之下,宋朝兵民踊跃抗战,双方攻杀相当。由于先前的各路勤王兵马来不及赶回,宋都城只有三万禁卫军和未经训练的居民,不久就因激战死掉大半,汴梁逐渐不支。由于大雪奇寒,守城士兵冻死甚多,活下来的人也被冻得几近僵仆,手指都几乎不能持兵器。无奈之余,宋钦宗在禁庭内光着双脚跪在地上,祈祷老天开眼放晴。大概是时运已去,宋钦宗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大风自北起,俄大雨雪,连日夜不止。”关键时刻,徽、钦二帝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事实记明也是最臭的一着——轻信妖人道士郭京能用“六甲法”御敌,“尽令守御人下城,大宣化门出攻金人,军大败。”本来,如果困守坚城,拖延时日,争取时间,四周勤王兵到,很有可能致金兵解围。现在,反而驱使为数寥寥又因冻饿而战斗力奇差的守御军大开城门出战,面对身强力壮、适应寒冷天气作战的金兵,无异于驱弱羊入狼口,结果是不判自明,宋兵立马就纷纷被金兵刀砍斧剁,横死一片,血肉狼籍。城门上穿着一身奇装异服、口中连连念咒的郭京一看如此情势,忙称要去城下作法,带着剩下的兵丁慌忙逃去。“金兵登城,众皆披靡”。京城失陷。

北宋灭亡之前,虽经徽宗二十多年折腾,社会经济依旧达到高度的发展阶段。笔者不想用枯燥的统计数字来一一陈列北宋的富饶、先进,只引两首宋徽宗自己的清词就足以形容宋王朝的繁盛、富足:

罗绮生香娇上春。金陵开陵海,艳都城。宝舆回望翠峰青。东风鼓,吹下半天星。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龙搂一点玉灯明。萧韶远,高宴在蓬瀛(《小重山》)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迥。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沉沉洞天向,冕宝舆、还花满钧台。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万家帘幕,千步锦锈相挨。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声声慢》)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金兵命宋徽宗郊迎,作为孝子的宋钦宗此时倒是有帝王气度,说:“上皇惊忧成疾,朕当亲往。”奇怪的是,汴梁城陷之后,连日大雪忽停,一朝放睛。

不久,金人囚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太子于青城,作为人质,大索金帛子女,并随意斩杀宋朝守城将士和文武百官。金人共勒索黄金一千万锭,白银两千万锭,绢一千万匹,并多次在宋朝官员“协助”下入城搜括,劫取了无数宝物,大约有北珠四千斤,玛瑙一千二百斤,水晶一万斤,象牙一千四百六十座,其他杂物无算。

总以为在满足金人一切要求后能苟延残喘,以“儿皇帝”名义继续统治。不料,靖康二年四月,金人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驱持宋徽宗、宋钦宗、皇后、皇太子及宗室、百官北行,“凡法驾、卤薄,皇后以下车辂、卤薄,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坛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玉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蓄积,为之一空。”

北去途中,平日里锦衣玉食,只知品茶饮酒、作词度日的宋徽宗眼见周遭三千多宗室男女一路上任金兵杀戮、凌辱,心中凄凉肯定无法诉说,从下面诗词中,可以窥见其忧惧、悲凉之一斑: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乡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无题》)

国破山河在,宫廷荆棘深。衣冠今何在,恶作北朝臣。(《无题》)

杳杳神京路八千,宗祧隔越千年。衰病残渴那能久,茹苦穷荒不怨天。(《无题》)

投老汗州北,西风又是秋。中原心耿耿,南国泪愁愁。(《无题》)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燕山亭》)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绝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临江仙》)

早在金兵围城时,宋徽宗已忧惧成疾,得了半身不遂。亡国之后,以衰残之躯,行万里之路,风霜苦寒,饿冻交加。男宗成戮,女眷受辱,皆在眼前一幕又一幕,考其原由,均因“玩物而丧志,纵饮而败度”。在韩州监禁一段时间后,徽宗、钦宗父子又被迁往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相传,一夕月明,有负责看守的女真头目斜吹番笛,惹起徽宗旧国情思,命钦宗作词一首,其中有“如今塞外多离索,迤逦远胡沙。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数语,父子相拥痛哭,其情其景,想像之中亦能令人鼻酸。苟延残喘了近九年,1135年四月,病困交加的道君皇帝死于五国城,年五十四。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太原保卫战:李光弼与史思明10万大军血战50多天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战前形势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河北、卢龙、河东三道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率精兵15万南下。同时派将军何千年至太原,以献俘为名,诱太原尹杨光瞓出迎,随即掳走处死。十二月,渡黄河,占东京(今河南洛阳市)。玄宗派高仙芝领兵5万御敌,又命宦官边令诚监军。唐将封常清率领的队伍未经训练,屡战

  • 临浮战役:陈赓大将巧计全歼敌御林军第一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所谓“天下第一旅”,即国民党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一师第一旅,是蒋介石的警戒部队。中将旅长黄正诚曾留学德国,住过希特勒的军事学校,态度傲慢自负。该旅全副美式装备,训练有素,可谓蒋军中嫡系之嫡系,故被称为“蒋家御林军”“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0旅和纵队的其他各旅

  • 宋灭后蜀战争: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一起请辞,遂免其政事;赵普出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又任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朝廷的中枢机构就此形成。 自从听取了赵普的意见之后,宋太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攻取后蜀。消息传到成都,后蜀主孟昶十分惶恐。丞相李昊劝孟昶向宋朝贡,避免战争。

  • 秦始皇统一血一般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昆仑关战役简介:国民革命军投入最强战力大会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始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

  • 枣宜会战对抗战的影响:抗战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

  • 湘西会战简介:中国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反攻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

  • 南口战役的惨烈一幕:全营官兵战死无一人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龙虎台是位于居庸关东南方向的一个坡度平缓的小山,紧邻南口火车站和南口铁路机厂,是南口战役的前沿阵地。8月10日,日军的飞机大炮开始对南口镇、南口车站、南口铁路机厂轮番轰炸,龙虎台守军阵地被密集的炮弹炸成一片火海。守卫阵地的十三军五二九团官兵机智勇敢,在敌人炮火轰炸时,躲入附近的庄稼地。炮声停了,再进

  •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 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 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难,他又去问赵奢,这

  • 鄢郢之战:楚国曾兴盛一时,为何却走向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和秦国一样,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便已立国。比起秦国率先下手的韩、魏,楚国也曾称霸一时,但是为何最终却走向了没落? 楚国是诸侯国中最先称王的,因其地处南方,被中原列国所排斥,所以楚国在南方自己逐渐发展了起来。而后为了扩大领域,楚国才和中原诸侯产生了战事,有起有伏,有盛有衰。 到了战国时代时,楚国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