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灭后蜀战争: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宋灭后蜀战争: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3:25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一起请辞,遂免其政事;赵普出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又任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朝廷的中枢机构就此形成。

自从听取了赵普的意见之后,宋太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攻取后蜀。消息传到成都,后蜀主孟昶十分惶恐。丞相李昊劝孟昶向宋朝贡,避免战争。孟昶的近臣王昭远却认为入蜀道路艰险,宋军无法到达,不必称臣进贡。孟昶决定增加水陆兵马,防守要塞。王昭远建议和北汉联合,夹攻宋。孟昶派赵彦韬将一封用蜡封的信送去太原。赵彦韬却将信送去了汴京。

太祖看了孟昶的信,找到了进攻的借口。这年十一月,太祖任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崔彦为副;刘光义为归州路副都部署;王仁赡、曹彬为都监,率领六万人,分路入蜀。

众将领旨兵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全斌和崔彦进率领,从凤州出发;另一路由刘光义和曹彬率领,从归州出发,浩浩荡荡杀向西川。

孟昶听到警报,任命王昭远为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率军抵抗宋军。王昭远夸下海口说:“这次出兵不仅要打败宋军,就是进军中原也不在话下。”

王昭远以诸葛亮自比,手拿铁如意,指挥大军起程出发。他刚到罗川,王全斌已攻克了万仞、燕子二寨,又进攻兴州。王昭远派韩保正、李进率五千兵马前去抵挡。韩、李领军到三泉寨,遇到宋军先锋史延德。李进、韩保正双双被史延德擒去,五千蜀兵被全歼。三十万石军粮成了宋军的战利品。

王昭远听到消息,在罗川布阵迎战。史延德等到崔彦进来会合才继续前进。他们远远就看见蜀兵沿江安营,江上还有浮桥。宋军抢占浮桥,争先恐后冲过桥去。王昭远吓得魂飞魄散,退守漫天寨。

崔彦进兵分三路,同时进发,在漫天寨击败王昭远。王昭远向西逃窜。宋军得到许多武器粮草。崔彦进带领部队继续向成都进发。后蜀军节节败退,退守剑门关。

刘光义、曹彬率领另一路宋军,攻克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县),继续西进,沿途万州(治今重庆万县市)、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开州(治今重庆开县)、忠州(治今重庆忠县)纷纷投降。

王全斌听说东路军大捷,立即进攻益州,途中俘获蜀中侦察兵,打听到入蜀道路。王全斌从来苏直奔青强,又分兵给史延德,让他偷袭剑门关。王昭远听到青强告急,让偏将留守剑门关,亲自带领大部队到汉源坡,阻击王全斌;还没看见王全斌的影子,剑门失守的消息已经传到。王昭远吓得魂不附体,行为失常。

王全斌、崔彦进已从青强杀到,大败蜀军,活捉都监赵崇韬和王昭远,蜀军已无力抵抗。

孟昶正与宠妃饮酒取乐,接到大败的消息,酒都吓醒了,急忙招募士兵,任命太子玄喆(zh)为统帅,李廷、张惠安等为副将,赶赴剑门关,支援前军。孟玄喆带着美女行军,仿佛是在游山玩水,刚到绵州就听到了剑门失守的消息,仓皇逃回成都。

孟昶向群臣问计,丞相李昊建议献土投降。孟昶命李昊写降书,派伊审征送给王全斌。王全斌派康延泽带领一百骑兵,跟着审征到成都,宣读太祖的圣旨,查封府库。第二天,孟昶亲自出宫门到郊外升仙桥宋营,以亡国之礼拜见宋军统帅王全斌。王全斌即率大军进入成都,刘光义的兵马也前来会合。此时为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

自王全斌等于宋发兵至孟昶出降,才六十六日,后蜀即平。后蜀从公元933年受后唐封为蜀王(次年称帝),至公元965年被北宋灭亡,共历二主,三十三年。

再说宋太祖接到孟昶的降表,便任命吕余庆担任成都知府,命孟昶速率家属,进京授职。孟昶不敢怠慢,很快就到了汴京。太祖在崇元殿接见孟昶,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秦国公,对孟昶家眷都有封赏。后蜀的所有俘虏全部释放。

孟昶带着妻妾进宫谢恩。孟昶的妾花蕊夫人国色天姿,艳丽非凡,并能赋诗填词。此时,太祖继后王氏已去世。太祖见了花蕊夫人这倾国倾城的美人儿,顿时觉得六宫妃嫔都索然无味。

一夜,太祖召孟昶进宫宴饮,直到深夜才告别回家。第二天晚上,孟昶突发疾病,胸口好像有东西堵着,不能吞咽东西,医生换了好几拨,没有丝毫效果。几天后,一命呜呼。太祖罢朝五天,由朝廷出钱厚葬孟昶,追封他为楚王。

孟昶的丧事办完,花蕊夫人等进宫谢恩。太祖将花蕊夫人留宿宫中,第二天,册立花蕊夫人为妃。

宋太祖得了花蕊夫人,就像得到了活宝贝,一退朝,就和花蕊夫人饮酒作乐,或看花蕊夫人绘画、题诗,享受着和平的快乐时光。

宋太祖久闻花蕊夫人擅诗,即令赋诗。花蕊夫人即献《述国亡诗》一首,倾吐心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原来宋师攻蜀仅六万人,蜀军虽守却有十四万之众;后者却迅速缴械投降,令花蕊夫人为之羞愤。此诗一出,太祖却拍手叫好,后世诗评家也多以激赏。

不过,很快就从川中传来急报,文州(治今甘肃文县)刺史全师雄起兵作乱,王全斌屡战屡败,向朝廷求援。

原来是王全斌入蜀后贪酒好色,不理军务,放纵部下掳掠女子,抢劫财物,蜀中百姓无不怨恨。太祖调蜀兵进汴京,王全斌竟然克扣士兵的盘缠。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三月,蜀兵到达绵州,揭竿而起,自称兴国军,响应者达到十多万。他们胁迫文州刺史全师雄为兴国军元帅。王全斌派朱光绪前去安抚。朱光绪乱施淫威,全师雄家族除全师雄的一个女儿,因姿色可人,被他霸占免于一死外,全遭杀害。全师雄被激怒,率军攻占彭州,自称兴蜀大王。川中百姓,群起响应。崔彦进和弟弟彦晖分路前去征讨,屡战屡败,崔彦晖阵亡。王全斌又派张廷翰去援助,也被打败逃回成都。成都一片混乱。

王全斌怕成都城中的二万七千名后蜀降兵响应乱军,将他们全部诱杀。川中兵民,争相抗拒宋军,西川十六州,同时变乱。王全斌无法可想,一面向朝廷求援;一面派刘光义、曹彬带兵征讨全师雄。

刘光义廉洁,曹彬宽厚。他们入川时秋毫无犯,深得民心。他们从成都出发,在新繁与全师雄遭遇,两军对阵,全师雄军中许多人向刘、曹投降,全师雄无法控制,只好撤退。军队往后一撤,局势就更难控制,宋军如潮水般扑上去,乱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抵抗者非死即伤。全师雄在金堂病死,群龙无首,叛乱被平定。此时已是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夏秋之际。

平定全师雄叛乱后,宋在西南地区声望更高,西南各少数民族也纷纷归附宋朝。

王全斌回京,被降为崇义节度留后,其他入蜀将领也被降职;只有曹彬因清廉有功,升任宣徽南院使,刘光义也受到嘉奖。

太祖想立花蕊夫人为皇后,赵普谏阻。太祖选左卫上将军宋偓十七岁的女儿进宫。宋太祖的年号乾德,前蜀曾用过,太祖遂诏令将乾德六年(公元968年)改为开宝元年。开宝元年(公元968年)二月,宋太祖立宋氏为后。

宋氏进宫,就冷落了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因怨成病,郁郁而终。太祖下令以贵妃礼安葬。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血一般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昆仑关战役简介:国民革命军投入最强战力大会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始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

  • 枣宜会战对抗战的影响:抗战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

  • 湘西会战简介:中国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反攻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

  • 南口战役的惨烈一幕:全营官兵战死无一人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龙虎台是位于居庸关东南方向的一个坡度平缓的小山,紧邻南口火车站和南口铁路机厂,是南口战役的前沿阵地。8月10日,日军的飞机大炮开始对南口镇、南口车站、南口铁路机厂轮番轰炸,龙虎台守军阵地被密集的炮弹炸成一片火海。守卫阵地的十三军五二九团官兵机智勇敢,在敌人炮火轰炸时,躲入附近的庄稼地。炮声停了,再进

  •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 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 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难,他又去问赵奢,这

  • 鄢郢之战:楚国曾兴盛一时,为何却走向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和秦国一样,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便已立国。比起秦国率先下手的韩、魏,楚国也曾称霸一时,但是为何最终却走向了没落? 楚国是诸侯国中最先称王的,因其地处南方,被中原列国所排斥,所以楚国在南方自己逐渐发展了起来。而后为了扩大领域,楚国才和中原诸侯产生了战事,有起有伏,有盛有衰。 到了战国时代时,楚国任用

  • 对滏口之战:真正依靠实力胜利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说起滏口之战背景,不得不提及葛荣起义。这只以流民组成的起义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几座重要的城镇。相对的,流民组成的起义军并不似正规军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获得战争用的粮食,他们将抢夺目标转移到进驻城镇的百姓身上,并强行占据民众的房子。葛荣的起义军占据哪一座城市,哪一座城市便会面临灭

  • 即墨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田单是齐国一名军事家,善于用兵布局,巧施兵法,以奇制胜。少年时候没有什么官职,后来燕军大举进攻齐国,他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燕军攻打齐国安平的时候,田单当时还只是当地一个小官。 在燕军还未攻城之前,他让田氏家族用铁皮把家里的推车包裹起。后来燕军攻城之时,百姓推着车都蜂拥出城,车与车相互碰撞很多都损

  • 崇祯年山海关大战: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山海关大战背景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参战方主要为清军和以吴三桂为首的军队以及大顺军队。发生的地点为山海关一片石地区。主要参战的人物有多尔衮、吴三桂、李自成和刘宗敏等。 当时,李自成自称新顺王,建立国号为大顺。同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由于小皇帝年龄小,就由多尔衮进行辅佐政治。当时明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