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柘皋之战导致宋军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柘皋之战导致宋军先胜后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21 更新时间:2024/1/5 9:32:30

柘皋之战是发生在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141年,战役的发生地点是柘皋一带,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柘皋之战。柘皋之战南宋军队打败了金军,但是后来由于统帅张俊抢夺战役胜利的功劳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指令,造成了宋军被金军打败,战役之后金军撤走,宋军也各回驻地。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柘皋之战结果。

柘皋之战结果:金兀术于1140年率金军大举南下,宋高宗急忙调兵遣将前去迎战,战役中宋军多次打败金军获得战役的胜利,后来金军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之下也大举南下,攻打南宋,宋军与金军作战,打败了金军,收复了很多的失地,金军退守柘皋,南宋军队在柘皋渡河与金军开战,大败金军,遭到重创的金军溃败,史称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发生之后张俊得到了错误的情报作出了错误的指令,命令岳飞在舒州待命,同时命令刘锜率军班师回朝,后来发现金军主力还在,但是为时已晚,金军攻占了濠州,并且在濠州伏击宋军成功,宋军在濠州大败,张俊部众大部被歼,杨沂中、王德只身逃回。岳飞听说了战事变动,发兵到达濠州,但是金军闻风而退,南宋军队也撤回自己的驻地。

柘皋之战击溃了金军主力,斩杀金军万余人,有力的阻止了金军渡江南下,战后张俊诬陷岳飞逗留不前,刘锜作战不利,岳飞与刘锜都被削夺了兵权,很快岳飞就被害死。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柘皋之战评价

柘皋之战发生在1141年,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力的阻止了金军渡江南下,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战后张俊将功劳完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而将导致战役先胜后败的责任推到了没有参加战役的刘锜和岳飞的身上,刘锜与岳飞在这次战役之后被削夺了兵权。柘皋之战无论是对南宋还是金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做一下柘皋之战评价。

柘皋之战评价一:柘皋之战的胜利是南宋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金军大举南下灭掉南宋的企图再一次落空,战役中金军损失惨重,再者看到南宋各路兵马即将对自己展开包围之势,看到自己得不到任何的好处的金军,撤退了,可以说柘皋之战金军撤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柘皋之战打消了金军渡江南下的念头。

柘皋之战评价二:柘皋之战中南宋将士奋勇杀敌,主和派将领张俊作为南宋军队的最高统帅将排挤掉了岳飞和刘锜,使得两个人没有直接参与到柘皋之战中来,而为了争抢打败金军的胜利果实,张俊命令岳飞驻留舒州,命令刘锜班师回朝。由于张俊指挥不利造成了宋军濠州大败,战后张俊却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将濠州战败的责任推给了岳飞和刘锜,说岳飞逗留不前,说刘锜作战不利。于是宋高宗和秦桧削夺了刘锜和岳飞的兵权,主和派的张俊掌握了兵权,最终岳飞被迫害致死。

柘皋之战评价三:柘皋之战使得南宋再次得以苟延残喘,这次战役之后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南宋最终于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

柘皋之战简介

柘皋之战发生在公元1141年,交战的双方是南宋军队与金军,战役中宋军先胜后败,究其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统军将领张俊的指挥无方,也因为统军将领张俊想要独霸战功,总而言之,本来是一场有把握的胜仗,但是由于宋军统帅张俊的指挥失误,却成了一场败仗。下面做一下柘皋之战简介。

柘皋之战简介:1140年,随着岳家军的班师回朝,宋金两国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金兀术在朝拜过金熙宗之后,再次从开封南下攻打南宋。1140年的2月3日攻占进入庐州,宋高宗赵构赶紧让岳飞前去迎敌,同时让驻守健康的张俊和驻扎太平州的刘锜率军前往庐州,刘锜与庐州守将关师古认为无法在庐州防守,于是在巢县东南一个名叫东关的地方驻扎,想要借着这里的有利地形截击金军。而张俊和王德则进入和州,相继收复了含山县、巢县、全椒县和昭关等地。

1141年,金军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之下大举南下,宋高宗急令大将刘部、杨沂中、张俊分率所部渡长江抗击。二月初,张俊、杨沂中部先后渡江,击败金军,会师和州。随后刘、杨、张三军收复清溪、含山等地,金军败退柘皋。2月18日,王德、杨沂中与金军在柘皋展开激战,重创金军主力,金军溃败,宋军乘胜收复庐州。

柘皋之战之后张俊作为最高统帅为了争抢柘皋之战的功劳,命令岳飞和刘锜班师,后来得知金军并没有撤退,主力部队还在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濠州陷落,但是后来听说濠州的金军已经撤走,于是入城,遭到了金军的伏击,金军重创宋军,宋军大败。

待命舒州的岳飞得知战局变化即挥师北上,金军闻风渡淮而去。杨沂中部败于金军后,也从宣化渡江返回杭州。张俊于渡江返回建康。刘锜部在和州稍作停留,从采石返回太平州。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后周攻南唐之战:加快了国家的统一步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 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就联合后

  • 涿鹿之战的历史影响:为中华民族奠定基调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中华民族一向自称是炎黄后人,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底蕴,但是在距离现在大约5000年前,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涿鹿之战中,我们的祖先战胜了蚩尤部落,因此才有了炎黄子孙的说法,那么这场涿鹿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在阪泉之战以后,黄帝部落是各大氏族部落的首领,进入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期,

  • 对西陵之战的评价: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西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72年,这个时候东吴战略家鲁肃一直倡议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荡然无存,这个时候曹魏的王国已经成为了司马氏的囊中之物,放眼整个中国阻碍晋国统一全国的只剩下了位于长江之南的东吴,晋国想要统一天下的心思昭然若揭,而东吴也怀揣着想要灭掉晋国一统天下的梦想。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西陵之战背景

  • 伊阙之战 战国历史上战场杀人最多的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伊阙,位于今天洛阳龙门,号称天子门户,中原要道,对于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每个想要攻克洛阳,进逼关中的君主都不会陌生,两千多年前,这里也爆发了一次大战,战争双方是已经势不可挡的秦国和韩,魏,东周三国联军,而这次战争还有一个可以记入史册的是,一代名将,号称“人屠”的杀神白起终于走上前台,步入自己的辉煌时

  • 兖州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对兖州之战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兖州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吕布发起的一场著名战役。相关史书都有记载关于兖州之战简介,通过兖州之战简介,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兖州之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兖州之战发生于194年,截止于195年,是曹操在兖州和吕布等人发生的交战,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战争结果最终以曹操获得胜利而告终。 而通过这次兖州之战,朝

  • 滏口之战:因出色的战术安排流传于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滏口之战是尔朱荣以少胜多的战役,滏口之战经过也因它出色的战术安排流传于世。在滏口战争之前,尔朱荣便派出自己手下一员大将游说敌军,并成功获得了一万人的投诚。这成功的反间计谋为滏口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反间计的成功也是尔朱荣行动的信号。在滏口之战经过中,为了抢夺作战先机,尔朱荣没有将行动上报朝

  • 史上诡异战争:项羽以三万军完胜五十六万联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历史上有些战争的确让人感到诡异不解。比如北宋末年,宋徽宗派童贯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辽国的燕京,结果被仅仅一万余辽军打得全军覆没,实在让人不可理解。又比如楚汉战争中,项羽仅以三万之众,竟然大败汉王刘邦所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这却是事实。 汉王刘邦自在洛阳听从了董公的建议,组织天下诸

  • 最奇怪的战争:东晋和前秦恶战竟为争夺一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发生了一场争夺和尚的恶战。前秦以十万大军占领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连城中妇女也上了前线。最终,和尚被前秦抢走了,战争结束了。前秦皇帝苻坚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一个半人;东晋守将朱序当了俘虏,只留下了一堵值得纪念的“夫人城”。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

  • 宋夏战争有几次 揭秘宋夏战争地点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宋夏战争爆发于哪位宋朝皇帝在位时期?其实这场宋夏之间的战争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期间宋朝皇帝的位置上也换了四五个。所以如果具体说宋夏战争爆发于哪位宋朝皇帝在位时期是说不清楚的,这个要根据宋夏战争的进程来具体说明。 宋夏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宋仁宗当政的时期,当时在宋朝统治之下的李元昊脱离宋朝,自立为王,建国

  • 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大唐与吐蕃的交战史上,石堡城是一个令人心酸之地。石堡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前方距离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日月山咫尺之遥。石堡城名为城,实则一个军事堡垒,弹丸之地,却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和地形之险峻,为唐朝和吐蕃所看重,并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死伤惨烈。(本篇图片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