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2/2 20:41:14

南京保卫战背景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

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1月8日,日军分路直逼南京,11月30日,广德失守,日军逆南京右侧背迂回,形成对南京东南至西南面的包围。

南京保卫战战斗开始

1937年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已暴露在敌军面前。

1937年12月9日,南京南郊秦淮河畔炮声连绵不断。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攻克高桥门,向光华门进逼。夜色中的光华门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谢承瑞上校望着远处一言不发。此时已不用言明,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大战就要来临。

10日上午,日军占领大校场的通光营房,炮轰光华门。谢承瑞团长指挥部下依托城墙坚决还击,并将战况向教导总队总队部汇报。总队长桂永清中将命令,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支援谢团。

炮火中的日军依然不断冲锋,至下午三时,已推进到护城河一线。晚八时,一支十余人的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内。谢承瑞团长向在午朝门督战的桂永清总队长建议火烧日寇。获得批准后,谢团长亲率士兵运送汽油到外城箭楼。

半夜时分,将汽油灌进城门洞并投下火种。霎时浓烟滚滚,枪炮声声。火还未熄,谢团长命令打开城门并率领一排战士反击。城门洞中的日寇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击毙。光华门阵地安然无恙,而谢承瑞团长冲锋在前,被火焰灼伤。

受伤的谢团长撤回阵地后又一次向巍然屹立的光华门望去。他保住了光华门,但他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通济门,71军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少将已经以身殉国。

通济门的战事是在10日下午爆发的。城墙在炮火中倾颓,259旅的将士们与日军殊死搏斗,终因缺口太大,阵地失守。259旅喘息未定,71军军长敬久的电话就打到了前线指挥所。命令259旅和261旅迅速恢复原阵地。易安华旅长手持军令,没有半点犹豫就叫通了261旅旅长陈颐鼎少将,相约黄昏反击。尽管他清楚,他的部队已在几个月前的淞沪会战中大伤元气。

黄昏来临,暮色中的滚滚硝烟使得天空愈加昏暗。攻击的信号升空,易安华旅长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陈颐鼎旅长率261旅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日军前锋被夹在城墙和259、261旅出击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日军前锋与日军后援之间。混战之中,只听得到枪声和喊杀声。战至深夜,突入之敌被全部消灭。但易安华旅长头、腰、臂受伤多处大量失血壮烈殉国。年37岁。

11日,日军的进攻重点转向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负责防守雨花台的是右翼阵地88师262旅和左翼阵地88师264旅。从9日到11日,雨花台阵地不断受到日军的进攻。262旅和264旅凭借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日寇的进攻在11日达到最激烈的程度。

日军的攻势在源源不断的增援下丝毫未减,雨花台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262旅旅长朱赤少将和264旅旅长高致嵩少将手中再也没有一兵一卒可供投入战斗,而且他们没有任援军。战斗进行到12日凌晨,伤亡惨重的守军依然牢牢控制着雨花台。日军暂停了进攻,调集重炮和飞机轰炸262旅阵地。

炮火越来越密集,山上的工事在轰炸中成为废墟,坚守山岗的262旅将士们一批批阵亡。炮声停止后,蜂拥而上的日军步兵再也没遇到抵抗。守军262旅全军覆没,旅长朱赤少将殉国,年37岁。此时264旅的坚守更加艰难。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已冲上阵地,与守军短兵相接。混战持续到下午,枪声和喊杀声逐渐停息。264旅阵地失守,旅长高致嵩少将阵亡,年39岁。

雨花台失守,日军取得了制高点,继续向中华门进攻。至12日,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达后,各军师长大多未回部队,只是打电话将命令下达后就各自跑掉。失去了指挥的撤退转瞬间就成了溃退。守军各部纷纷退向挹江门,形势大乱。

清凉山宪兵指挥部,宪兵副司令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肖山令少将命令分散在各处的宪兵、警察部队集结撤退,身边只留下宪兵教导团的两个营维持撤退秩序。等到肖山令完成撤退的善后工作到达江边时已是深夜。此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望江兴叹。

肖山令果断命令大家寻找一切可利用的东西,迅速过江。在他的指挥下,散兵们扎起木筏开始渡江。突然,中山大道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军已追了上来。肖山令见敌军来势凶猛,便指挥未过江的散兵向两侧撤退,自己亲率宪兵掩护。最终殉国。年45岁。

南京保卫战战斗结束

在大多数部队溃退之时,紫金山教导总队阵地依然战斗激烈,光华门上第二团仍然在竭力反击。当撤退令下达到第二团时已是13日凌晨。教导总队立即奉命转移。伤病交加的谢承瑞团长就在此时牺牲在阵地上。年33岁。

此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 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困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

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影响

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国际法庭认定至少20万以上,中国学者考证为30万以上。分析南京保卫战的资料可以发现,国民党军队真正在战斗中阵亡的不多。多数死于混乱的撤退中以及日军的大屠杀中。

标签: 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更多文章

  • 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武汉保卫战的保卫目的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武汉里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中心。武汉保卫战的战斗过程日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支配整个中国.1938年6月后,中日双方在武汉外围展开大战.日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

  • 滇缅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滇缅会战背景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此次入缅甸作战失败(参见滇湎路战役)后,中国远征军一部进入印度,编为中国驻印军;另一部退守滇西,扩编为两个集团军。滇缅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1943年10月,为执行盟军魁北克会议关于在缅甸对日军发动攻势和打通中国西

  • 淞沪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

  • 太原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太原会战的背景1937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太原会战的过程中国方面,国

  • 长沙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长沙会战的背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发动了3次长沙会战,但均遭失败。长沙会战的战斗过程1939年9月中旬,日军以10万多兵力,在舰艇,飞机的支援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向长沙进攻.第9战区代司令薛岳指挥约20万兵力参战,利用赣北,鄂南,湘北的有利地形节节阻击,并以有力部队侧击,各个击破的战术,挫败了

  • 湘西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在中国正面战场上,中国空军首开反攻的先声.我军和美空军协同作战,不断袭击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多次与敌40架以上的战斗机激战,并取得胜利.同时,频繁轰炸敌人的地面部队和各种军事目标,从海南到东北敌占区,从日本本土到南洋的敌海上交通线,都在我严厉打击之下.中国取得了制空权,为全面反攻的胜利奠定重要基础。

  • 上高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毙伤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

  • 徐州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徐州会战的背景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相当于

  • 桂南会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桂南会战的背景日军为切断中国由南宁至越南河内的国际交通线,并在南宁地区开辟其海军向内陆作战的航空基地,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中国当地守军进行抵抗后退守防城,钦县今钦州.日军主力登陆,16,17日连陷防城,钦县,并分两路向南宁进犯。东路沿小董,百济,西路沿钦邕公路,次日占领南宁。1

  • 百团大战简介:百团大战的过程及战争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中国战史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时间1940年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