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小酥肉的由来, 传统美食小酥肉与苏妲己的故事

小酥肉的由来, 传统美食小酥肉与苏妲己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4/2/4 7:48:51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做法:将肉剁碎,以面裹肉,再用油炸,然后用锅蒸。味道鲜美,嫩脆可口,香而不腻,全国闻名。但若问起它的来历,多数人则笑而不知,或答非所问了。却不知道它与朝歌有关,发源于现在的马村区一带。有关故事,不可不信。

相传,早在商朝未年,纣登基,不理朝政,嗜好放荡作乐。苏妲己入宫,纣王见其妖娆妩媚,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更是百般恩宠,言听计从,视如珍宝。为博得妲己欢心,他不惜动用国库,增加人口赋税,大兴土木,建造豪华鹿台,以供展示各方诸侯所献珍宝和行乐。忠臣直谏,他制造各种酷刑,杀人如麻;*臣附会,他大加赏赐,委以重任。朝野内外是非颠倒,正不压邪,各路诸侯纷纷起反,江山飘摇。妲己受纣王恩宠,更是得意忘形,昨日谗言杀宫女,今日谗言杀官员,后天谗言杀百姓。朝歌内外,世人说起妲己,无不畏惧三分,回避不及。

话说现在的焦作一带,商为京畿之地,相离朝歌百里之遥,林木茂密,水草丰美,天然一处帝王狩猎之地。曾几时,妲己常缠着纣王来此狩猎游玩,每次皆前有御林军,后有车马队,浩浩荡荡,扰民害民,令人发指。百姓深受其害,称纣王是灾星,称妲己是狐狸精。明地里敢怒不敢言,暗地里则恨不得喝了纣王的血,吃了妲己的肉。

相传有一年秋天,纣王、妲己一行在南阳城(今马村区安阳城村)、六色泉(今马村区陆村)一带狩猎,结果东跑西跑连个野兔也没有射中。天近午时,狩猎人马冲进一家农户,又是射鸡,又是射羊,并勒令农家主妇煮肉下酒。农家主妇心疼鸡、羊,少有怠慢,被妲己一阵数落,声称:“你若再有半点怠慢,就让御林军连你一同煮了。”农妇心里害怕,连忙烧火煮肉,招待纣王、妲己一行。纣王、妲己等人吃饱喝足,分不给,扬鞭催马而去。

农妇见纣王人马远去,心里气愤,跑进厨房,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恨,将一块生肉放至案头,视为妲己,独自边哭、边剁、边说:“狐狸精,我让你祸害人,老娘我今天用刀剁你,用油炸你,用锅蒸你,然后再将你吃掉!”丈夫上山砍柴回来,见媳妇又是哭又是咒,将一团肉剁得粉碎,问清原因,不由奇思妙想道:“媳妇莫哭,常言说‘人不死,财不烂’,纣王是天子,妲己是娘娘,咱们惹不起,别说射杀几只鸡羊,就算连你我杀了,都没有地方去评理。不过,瞧你将这肉剁得又细又烂,果真用油炸,用锅蒸,还真是一道美味佳肴哩。

你不是恨那狐狸精吗,那咱不如将菜烧出来吃掉。狐狸精原名叫苏妲己,咱们这道菜就叫苏妲己肉好不好?”媳妇一听,破涕为笑说:“亏你想得出,此事若是传扬出去,说你我吃了苏妲己肉,还不被砍头示众。”丈夫思索片刻道:“这好办,我们不会将菜名再巧改一下,就说是妲苏肉。苏妲己,妲苏肉,换名不换汤,换汤不换药,暗指苏妲己肉。”对方听后笑说:“还是你鬼点子多,妲苏肉就妲苏肉。”丈夫道:“啥鬼点子多,鬼点子少,还不是被他们逼的。”两人话落,果真将剁碎的肉,又是炸又是蒸,如此这般,一道久传不衰的民间名吃就这样诞生了。

消息传出,人们竞相效仿,都说此道菜又好吃又解恨。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商朝灭亡了,纣王自焚了,妲己被杀了,天下又恢复了正常秩序,百姓又恢复了平静生活。但不知从何时起,妲苏肉的称谓变成了现在的小酥肉。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简体字的由来, 中国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汉字简化、简化汉字是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人独出心裁制造出来的。因此,海外有人发难简化汉字,其理由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撂开别的企图不说,至少也是不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在今天大陆使用的简化汉字中,有的属于历朝历代的正字,例如:万——唐时用以为萬;个,丰,价,叶,云,号,后,

  • 玉帝的由来 ,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 ,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 ,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玉帝是怎么来的呢?玉皇大帝也是总执天道: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

  • 七情六欲是什么?七情六欲包含哪些情和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得,乾隆皇帝罚小燕子抄写一百遍《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七情”就出自其中。那么为什么七情包括这些呢?说来还挺复杂的。最初,古人只说人有四种感情,就是在《中庸》里

  • 貔貅的传说, 貔貅为什么会受到百姓们的喜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神话中貔貅(pixiu)是龙的第九子。吃遍天下间财宝。吃的多而泄的也多。一天玉皇大帝照貔貅的屁股一巴掌。从此貔貅被封了肛。不能外泄。但食量仍然惊人。所以民间称其为招财的瑞兽。谁拥有了貔貅,那么就会为主人招来更多的财富。貔貅本性极其善良,但对于邪恶却非常气氛。爱打抱不平。所有邪气在它面前都不会通过,貔

  • 唐诗的由来, 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古代诗歌早就产生,为何单单唐诗独领风骚,唐诗又是怎么来的?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如意的由来, 如意源自哪里, 如意的来历和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如意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有骨制的、玉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等等,柄长约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状,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故而得名。如今仍流行使用,一般是木制和竹制,俗称“老头乐”。如此平常的器物在古代却有不寻常的历史,如意是怎么来的?如意最早是古人用以指划的器物,佛家宣讲佛经

  • 九州指的是什么?古代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扬、梁、雍等九州。1、冀州素有“华夏第一州”之称。千年古都,历史悠久,历史沿革现依据史料分为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2、兖州兖州,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

  •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往往会以岁寒三友来称赞一个人的品格高尚,所谓“岁寒三友”,即松树、翠竹、梅花。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

  •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故事概要: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

  • 客家人的由来 ,汉族分支客家人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