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楚囚对泣的典故

楚囚对泣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97 更新时间:2024/1/24 20:05:00

楚囚对泣,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此成语出自《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1、楚囚对泣的故事:

刘聪,匈奴人,他年轻时常游历于洛阳京城,广结名士、豪杰,被新兴太守郭颐辟为主簿,这是刘聪政治生涯的开端,后成为十六国时汉国的国君。

公元311年,刘聪派刘曜(yào)率兵攻打洛阳。破城后,将怀帝俘到平阳。刘聪在宴会中侮辱怀帝,晋朝的旧臣痛哭,刘聪为此把他杀死。怀帝死后,他的侄子司马邺即位,史称晋愍帝(mǐn)。但愍帝舒服日子过得也不长。公元316年,刘曜率军攻占长安,将愍帝杀死,灭了西晋。

第二年,流亡到江南的琅邪王司马睿,在大臣王导的主谋下,依靠南迁的士族,并联合江南的士族,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他就是晋元帝

不过,也有一些贵族和官员担心国家大事,整天愁眉不展。他们每当天气晴朗,便相邀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宴。一天,武城侯周凯在饮酒时忽然长叹一声道:“这里的风景和往日没有两样,可是国家的山河都已经变了样!”这话一出口,引起了众人伤感之情,大家都流下眼泪,对视着哭了起来。

丞相王导也参加了这天的饮宴,他的心里也很难受。此时,他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对大家说:“我们大家应该共心合力报效朝廷,收复神州大地,何必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呢?”

2、楚囚对泣的词语释义:

【解释】: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近义词】:悲观失望、束手无策

【反义词】:谈笑自若、败而不馁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相对发愁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众怒难犯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众怒难犯,成语,作宾语、定语,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内,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

  • 董狐直笔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典故】《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解释】董狐:春

  • 沧海遗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亦省作“沧海珠”。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沧海遗珠的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大唐的兴盛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

  • 欺世盗名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史鱼,多次向卫灵公提建议,希望他重用贤人蘧伯玉,赶走小人弥子瑕。但卫灵公正和弥子瑕打得火热,对史鱼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史鱼当了一辈子的官,既没有办法使卫灵公走正道,又没有本事让卫国发展得更好。他临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生前没能说服国君,使他改正过失,这是令人遗憾的。我死后你们不

  • 功败垂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溯源】《晋书·谢玄列传》中记载,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成语,意思是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

  • 卜昼卜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卜昼卜夜用以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没有节制的状态或行为。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古者,君臣为享,礼不过三爵,但卜其昼,不卜其夜。” 卜昼卜夜的故事 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将太子御冠杀死,公子敬仲见势不妙,抽身往齐国而逃。齐国之主齐

  • 投笔从戎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

  • 涸辙之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鱼成语出自: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 运用例子:争乃一碗水儿生意,怎能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1回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

  • 贪生怕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贪生怕死的意思: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也指人没有骨气。成语出处:《汉书·文三王传》。贪生怕死成语有着什么典故呢?成语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人贪生怕死?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

  • 马首是瞻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马首是瞻:本意是古代作战时,士兵要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瞻:往上或往前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马首是瞻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其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战事呢?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