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皇太一是谁?东皇太一的神话事迹

东皇太一是谁?东皇太一的神话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2/4 0:25:46

东皇太一是谁:出自屈原《九歌》中的篇名。东皇太一是《九歌》中的太阳神,即最高的天神。战国时期,楚国人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于是把太阳神当做最强大的天神来祭祀。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诸多小说中将东皇太一描写为“妖族大圣”,是为杜撰。

东皇太一,远古神祇。乃《九歌》中最高天神,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星”;有的说是“太乙”;有的说是“战神”;有的说是“伏羲”;有的说是“春神”……没有公认的解答。

根据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和战国楚墓竹简中最高的天神“太”(即“太一“)所推测,“东皇太一”可能就是屈原根据楚人祭祀中最高的天神“太一”,加上祖先“东皇”,而创作出来的上帝和祖先合一的天神。他既不是沅、湘之域“祠辞”中原有的天神,也不完全是《高唐赋》和楚墓竹简中的“太一”。《东皇太一》一开始,写供神的铺设,“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写祀神典礼的开场:当此吉日良辰之时,特此恭谨地将娱乐东皇太一。写祭神者佩剑服玉,手持琼玉之芳,礼容极为恭肃。“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显示其典雅、高贵。“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用最好的祭品来敬奉天神,蕙、兰、桂、椒,是屈原诗歌中常用的香草,具有高洁的象征意义。“扬桴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则写以钟鼓、竽瑟、歌唱、舞蹈来娱乐天神。“安歌”、“浩倡”,又继之以舞,灵巫艳装,香飘满堂。最后“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各种乐调纷繁交响,达到高潮,上皇欣然乐康。

在屈原流放地湖南常德,有山名为太阳山,常德市政府于2009年开始的文化名城项目建设项目中,屈原公园灵均台(寓贤阁)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约名家撰写楹联、介绍词,题写匾额,屈原纪念馆已经开始公园房屋拆迁,计划春节前后完成拆迁,2010年上半年完成建设。阳山庙改造、东皇太一殿建设已完成前期设计,将是国内第一个专门祭祀东皇太一的庙宇。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经》说太一星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紫宫是北极星所在的天区,天一、太一都很暗。

太一是神名,也写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作为北极神,天一、太一相同。《天官书》中保存的黄帝时代观念很明显,但在神中,黄帝并不如太一地位高。

太一是山名。指终南山,也写太乙、太壹。张衡《西京赋》:“天前则终南、太一”注:“《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

太一作为抽象名词,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礼·礼适》疏)。《淮南子……诠官》开篇说:“洞同天地,浑沌为补,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万物产生于太一,中国古人讲“道”是自然规律。道家把“道”说得很深奥。《庄子·天下》:“建之以有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就是“道”。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强调了太一与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此篇并非道家文献,但是对于中国古代宇宙观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太一如此尊贵,是与一位被遗忘的古帝——泰壹氏分不开的。《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其事迹不可考。《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泰皇最贵,与天神中北极神太一最尊贵相应。参照轩辕氏与轩辕星座的对应关系来看,泰皇的地位和天文学实践决定了北极神太一的地位。太一或为太昊,或与之有关。《楚辞·九歌》有《东皇太一》,一般认为是楚人的最高神——祝融

《易·系辞》用卦的变化象征天地的变化。“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卦象与天象的一致是《易》的理论基础。《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朱熹说:“帝者天之主宰。邵子曰:‘此卦位乃文王所定,所谓后天之学也。’”天之主宰即北极神太一。北斗斗柄春分指东,立夏指东南,夏至指南,立秋指西南…….晚上二十二时左右斗柄指向可定季节,这个规律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斗旋转,北极星不动(太一常居),这一现象与远古先民的住房朝向聚落中心广场有共同之处。北极神得名于太一,就是太一氏的称号,被后人纪念而加在北极神身上。由于北极星的特殊地位,后来升天为神的圣王再也没有人超过太一氏。

《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帝出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王大有先生认为太一神为伏羲,雉入淮为蜃,实际上是辰(震)。马王堆帛书“震”作“辰”,辰为龙。太昊龙图腾,“帝出乎震(辰)”与“我姬氏出自天鼋”的意思相同,即太昊以龙为图腾,辰又为观象授时的基准,“北辰亦为大辰”(《公羊传》)。太一神从震位经一周天,正走过八卦的方位,是《说卦》的天象依据。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墓出土九宫式盘,铭文为:“冬至汁蛰四十六日废,明日立夏。立夏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废,明日立秋。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废,日明(明日)秋分。秋分仓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太一移宫的日期正当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这八个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实物即所谓的“八角星”图案——八卦历图——河图洛书。太一神巡行的起点是冬至,与《说卦》不同,但周而复始是相同的。

太一氏成为神名永载史册,其作为人的一面湮没在漫长的岁月中,然而从其至尊的地位和作为“道”的代称,不难想见太一氏的非凡作为。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解读古人们所说的脑后有反骨的人不靠谱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伸手摸自己的后脑勺,有的人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突起。这样的一块突起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有关“反骨”之说却让人心中难安。按照通俗的说法,脑勺平的人多是顺民,后脑勺有“反骨”的人大都有反叛之心,这种说法不可信任。而关于这个说法在《三国演义》里面被明显放大,诸葛亮就是通过魏延脑后的“反骨”和一些事情判断魏

  • 神话中法力排在前32的神仙:孙悟空垫底 谁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就有很多神话传说和著作,无一不彰显着古代人民的想象力。我们小时候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什么孙悟空、如来、女娲等等,都是如数家珍的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古代神话人物TOP32,相信其中很多你都会很熟悉的。32.孙悟空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乃一仙石吸收天地

  • 古代的古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占梦?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古人都喜欢占梦,希望用占梦之法给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找一个合理说法。古书也记载了很多占梦的故事,《诗经》《尚书》《周礼》等经书里就有许多天子占梦的记载,而且梦境都与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比如:商高宗武丁因梦得到贤德的丞相傅说;周文王梦见天帝赐予他九年的寿辰,因而他活了97岁;武王因为做梦与占卜相同,

  • 登闻鼓制度:击鼓鸣冤这个词的制度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过去臣民或如今日之所谓“犯罪嫌疑人”,若有冤案或不服地方判决,可以直接到中央上诉。朝堂外置有一鼓,由升朝官掌管,臣民可击鼓上闻。这种“登闻鼓”,《晋书》上就有记载,此后历代都有设置。而宋代还有专设的与这面“鼓”有关的机构。宋初叫鼓司、登闻院,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鼓司为登闻鼓院,改登闻院为登闻

  • 吐谷浑怎么读?吐谷浑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吐谷浑”这个名词怎么读?很多人都读错。“吐谷浑”的读音是:tū yù hún,发音:突欲魂。1、吐谷浑简介吐谷浑,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及涉归卒,廆嗣位,而二部马斗。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

  • 座主和门生: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种独特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明代的座主,是一个颇有份量的名词。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为读书人的晋升提供了一条合法的途径。今人往往按现代的观点,对科举制度大加挞伐,窃以为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中国的政治,从势豪大户的博弈转而有了一点“仕”的特点,实得益于科举。像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救时良相,皆出身平民,若没有科举,他们就找不到由

  • 中国境内从古至今的四大风水宝地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北京建城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上一直是军事、政治中心,历来被风水学家认为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关于北京的最早记载是周武王当年封尧的后代于蓟丘——就是现在的北京。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这里曾是燕国的国都。辽代时被称作燕京或南京,是辽国的陪都。到了公元1153年,金迁都北

  • 细说古代历史上科举的高考生跳的龙门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人们常说,读书人如果可以高中状元,就如同鲤鱼跳过了龙门,从此脱离凡胎肉身,飞黄腾达。这对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扭转命运的学子们来说,的确是形象的比喻。那么,北京城里究竟有没有这样的“龙门”呢?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

  • 三潭印月的来历, 三潭印月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那么,这三座石塔是哪里来的呢?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呢!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

  • 厚德载物指的是哪几德?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