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比肩继踵的典故

比肩继踵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1/23 18:46:14

比肩继踵的意思是什么?比:紧挨着;踵:脚跟。肩紧挨着肩,脚紧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那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比肩继踵的历史成语典故: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但是楚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每次都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大国风范,借机为难各国来楚的使节。

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晏婴这人可不一般,他在齐国身居要职,而且口才极好。以前出使楚国的时候,楚王就企图羞辱晏尽,结果反被他机智地驳回了。所以楚王一听说这次还是他来出使楚国,早就做好了准备,想趁机侮辱晏婴,一来报上次的仇,二来也显显楚国的威风。他知道晏婴身材矮小,就特意令人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门,好让晏婴来的时候从小门进来,以此来羞辱晏婴。当晏婴到来之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去。晏婴拒绝从小门进入,很严肃地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中爬进爬出。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国,难道也要从这狗洞中进去吗?”接待他的人顿时没了话说,只好改道。按照相应的礼节接待晏婴,眼睁睁看着晏婴从大门正中昂首阔步地进了城。

晏婴去拜见楚王,楚王因为在城门那里羞辱晏婴而没有得逞,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见晏婴前来朝拜,就故意轻蔑地看了看他,问道:“齐国大概没有多少人吧?”

晏婴听了,马上回敬道:“我们齐国仅都城临溯(今山东临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户,人人展开衣袖就可以遮住太阳,个个挥一把汗就像下雨一样,街上人多得肩擦着肩,脚挨着脚。您怎么能说齐国无人呢?”

楚王听罢,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说道:“既然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总是派遣像你这般矮小的人来出使我们楚国呢?”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齐国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对象。有才明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贤德圣明的君主,无能丑陋的人就被派去出使访问无能鄙俗的国君。晏婴我是齐国最丑陋无能的人,所以才被派来出使楚国。”

一席话说得楚王无言以对。本来他是想趁机羞辱晏婴一番的,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却是自讨没趣,从此楚王再也不敢小看晏婴齐国了。

后来,人们根据晏婴所言:“齐之临淄三百闾,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为无人!”引申出“比肩继踵”这个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比肩继踵的基本资料:

【成语】:比肩继踵

【拼音】:bǐjiān jìzhǒng

【解释】: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反义词】:门可罗雀、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涸辙之鲋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涸辙之鲋是什么意思?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涸辙之鲋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庄子的学者。由于过分

  • 博士买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博士买驴”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喜作长文空文者的经典笑谈。空洞文风问题因何出现?不懂写作技巧,胡乱成篇者,有之;认为长才有分量、有水平,才能说明问题者,有之;无心正事,东拼西凑,敷衍糊弄者,有之;卖弄学问,显摆渊博,习而惯之者,亦有之……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博而

  • 食言而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食言而肥是指违背诺言,只图对自己有利。“食言”,据《尔雅》解释:“食,言之伪也。……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后终不行,前言为伪,故通称伪言为食言。”这就是说:凡假话都可以叫做“食言”。因为吃的东西,吃下就没了。假话也如此,说过就完了,不需要实行和兑现的。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即为“食

  • 木梗之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木梗之患的历史故事: 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我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情

  • 白龙微服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龙微服"这条成语,比喻的就是贵人隐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时进一步指这样隐瞒身份,恐怕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这个成语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

  • 河东狮吼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河东狮吼,成语,比喻妇人妒悍。典故出自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中苏东坡写的一首诗取笑陈:“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河东狮吼的成语故事。 河东狮吼的成语故事: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器重他。不过

  • 舍本逐末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舍本逐末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

  • 不求甚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不求甚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出自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不求甚解的成语故事。 不求甚解的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陶渊明的人,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开创的田

  • 从善如流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那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从善如流的历史成语故事吧! 从善如流的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

  • 不寒而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不寒而栗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不寒而栗的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义纵的人。由于他的姐姐医治好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的病,因此义纵也得到了汉武帝的任用。他先是在几个地方担任县令,后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