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枭将东徙的典故

枭将东徙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19 11:11:14

枭将东徙常被用来表示“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毕竟“治根不治本”不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任事都应从其本身着手,从而解决问题。枭将东徙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枭将东徙的故事:

汉代的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枭将东徙的示:

1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和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2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是本性使然,也是枭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枭吗?既然枭鸣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其中的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一谓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是张显个性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呢?群体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如何做到既尊重个性、又尊重共性?

枭将东徙出自哪儿?

枭将东徙出自刘向《说苑·谈丛》。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汉代开国功臣。

《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传说,杂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一般以第—则或前数则为一卷的大纲,杂引前人言论陈说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历史上的实例加以证明。向又编有《新序》一书,性质与此类似。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踊贵屦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踊贵屦贱来自于春秋时期晏子的故事,踊贵屦贱是什么意思?原来讽刺滥施刑罚,后用以比喻世态失常,社会现象不合理。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踊贵屦贱的故事与典故吧! 踊贵屦贱的故事: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景公的大夫。景公最喜欢的一匹马突然暴死了,景公很生气,要肢解养马人。晏子问景公说:“不知道尧舜肢解人时,先

  • 反裘负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反裘负薪是什么意思?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精彩的历史成语故事! 反裘负薪的历史故事: 魏文候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着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柴行走

  • 割肚牵肠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割肚牵肠是什么意思?“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那割肚牵肠出自哪儿?这个成语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成语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割肚牵肠的历史故事: 蜀后主刘

  • 手不释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手不释卷,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说明了什么道理?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

  • 弹冠相庆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弹冠相庆(tán guān xiāng qìng):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含贬义。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 弹冠相庆成语故事 西汉宣帝时,王吉和贡禹都是琅邪的才子。他们很早相识,而且因为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们两个人,

  • 余音绕梁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复馀音绕梁之意。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 龙山落帽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龙山落帽是什么意思?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呢?今天小编为你带来精彩的历史典故。 龙山落帽的历史典故: 东晋时。北方豪强士族南逃,偏安江左。江陵为长江中游政治军事重镇,荆州刺史治所终置江陵。江陵城由此又称荆州城。其时江陵镇将,往往拥兵自重,成

  • 令行禁止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令行禁止是什么意思?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小编为你带来精彩的历史成语故事。 令行禁止的故事: 商朝末年,纣王非常昏庸,过着奢靡的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他在朝歌的北

  • 囊萤映雪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囊萤映雪是什么意思?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比喻人勤学好问。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囊萤映雪的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名叫车胤,字武子,家住南平。车胤从小就非常

  • 囫囵吞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囫囵吞枣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医生,很喜欢给别人介绍水果的吃法。有一次,他在介绍生梨和枣子的功用时,说道:“吃生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