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蒙古族的婚礼习俗 ,蒙古人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 ,蒙古人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2/4 7:47:17

哈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近。新娘穿的一件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围棋的起源 ,传统文化中围棋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久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据传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根据比较可靠的考证,围棋不是一发明出来就完善到今天这个样子——横竖十九道。敦煌

  • 古代太监的起源 ,中国古代太监的由来及其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的太监从殷代就有了。甲骨文上有“ ” 的字样, 是阴茎,则表示切断,“羌”则是殷朝西方的少数民族。这片甲骨文是叙述殷代的武丁王将抓来的羌人阉割后成为宦者以祭神。这片甲骨文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宦官记录。在古代中国,阉割和宫刑有很大关系。后世一般认为宫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出现,其最初的作用是惩罚不

  • 中国刺绣的起源 ,传统文化中刺绣的起源和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

  • 瑶族的风俗传统, 少数民族瑶族的生活习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瑶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植物、动物、矿藏等资源。如有“绿色宝库”之称的江华瑶

  • 满族的风俗习惯 ,四平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四平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历史上的夫余、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回族、朝鲜族等都在这里生活过。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加之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这块土地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四平市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是满族

  • 苗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风俗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饰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

  • 重阳节的诗句, 细数那些描写重阳节的古今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1、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

  • 回族的风俗传统 ,揭秘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人

  • 传统庙会的由来, 揭秘古代的庙会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

  • 雨伞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是谁发明了雨伞?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其实,中国才是伞的故乡,早在4000年前伞就出现了。据《史记》载,最早的伞叫“盖”,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这里的盖就是伞,是避暑用的。又如:“孔子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