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洛神赋》中的原型是谁?实际上,这与甄宓无关

《洛神赋》中的原型是谁?实际上,这与甄宓无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4/1/16 16:51:47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描写的是甄宓,爱而不能,最终成为哥哥的妻子,把她比作洛水女神,把思念寄托在她身上。但这些只是一家之见,只是流传更广而已。历史上,曹植第一次见到甄宓时,只有十一二岁。他怎么会有感情呢?然后,"宓妃"你在说谁?

似乎提到甄宓,就不可避免地把她和曹植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甄宓和曹植之间有没有什么暗恋呢?

甄宓与曹植暧昧的第一个故事,是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洛神赋注释中讲的一个故事:曹植是第一个爱上并想与甄宓结婚的人,但曹丕抢了他的先,但曹植一直没有忘记。甄宓死后,曹植见到了他的哥哥,曹丕给他看了甄宓用过的金丝带枕头。曹植见物失人,痛哭流涕。晚上,曹操设宴款待叔父曹植,把这个枕头送给了他。曹植背着枕头回到凤城。当他经过洛水时,他梦见甄宓会遇见他,这使他感到很喜欢,他写下了著名的诗《洛神赋》。

这个故事很感人,也说明了《洛神赋》的写作背景,只是有点不靠谱,有点可惜。甄宓几乎比曹植大十岁。甄宓娶曹丕的时候,他21岁,曹丕17岁,而曹植只有十一二岁。就年龄而言,曹植不太可能想在曹丕之前嫁给甄宓。

让我们看看曹植有没有可能爱上甄宓。曹丕继位后,对自己的兄弟们深感嫉妒。先是夺了二哥曹彰的兵权,逼着四哥曹雄上吊。有一次我命令我的三弟曹植走七步去"兄弟"就题目即兴作一首诗,但不能出现在诗里"兄弟"两个字,不做诗就做杀手。曹植振振有词:"煮过的豆子被当作汤,发酵成汁。蜂蜜在壶下燃烧,豆子在壶中哭泣。我们本是同根生,何必互相炒。"曹丕虽然冷酷善变,但也有文人情感的一面。他听了这首诗,深受感动,贬曹植为安乡侯。这就是著名的"七步成诗"。

对于曹丕的打压和迫害,曹植毫无防备。223年(黄初四年)五月,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祭天。《曹彰》是卞夫人写的,骁勇善战,武功超群。他深受曹操的喜爱。早年被封为北中郎将,武将出身。率军攻克乌桓,向辽东鲜卑大人柯比能投降。

曹丕对这个弟弟深恶痛绝,害怕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便拜之以毒,并宣称他是因为一场急病猝死。据说卞皇后很伤心,哭着对曹丕说:"你杀了我文子(曹彰),你绝不能再杀子剑(曹植),否则我和你没完。"曹丕怕在短时间内杀死两个弟弟,引起别人的怀疑,于是让曹植和曹丕回到封地。

三个人一起去北京,回来的却只有两个人,心里的辛酸和焦虑可想而知。回到自己的封地,曹植写了一篇文章,《赠白马于王彪而令》。全诗充满了悲伤、阴郁和艰辛,以及对朝不保夕的生活的深深恐惧和焦虑。第六章最后一句"着急的时候能不苦吗?"反映出曹彰的突然去世在曹植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可以说,曹植是曹丕称帝后等待不确定命运的羔羊。曹丕拼命想找借口杀掉曹植。曹植有苦说不出,步步为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曹植和甄宓之间有一点联系,曹植就没有办法了。退一步说,曹丕明知道曹植暗恋甄宓,还写文章赞美这样的爱情。他很大方,不在乎,但是他有多蠢。给老婆送礼后,拿出枕头故意刺激曹植给自己戴绿帽子?把妈妈的枕头送给叔叔的儿子曹操有多弱智?

曹石是个枭雄,是个文豪,历史上有据可查。但是你说曹丕和曹操两个皇帝是不懂人事的傻逼,我也不信。更何况曹丕是出了名的小气、多疑、任性。他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李善的注释应该是为了《洛神赋》的更广泛流传而编造的。

这个故事虽然编得很差,但是流传很广,后人都称她"甄宓"或者"罗真",来源是因为李善对《洛神赋》的注释,使得后人普遍认为洛神赋是甄氏的化身。事实上,甄宓在正史中只有一个姓,没有名字。更严谨的文章提到甄宓时,会叫她"甄姬"。

黄三年(公元222年),曹植被东郡奸臣王吉、方仓吉等谗言,再次被贬为安乡侯。于是他去京城面对辱骂诽谤的罪名,得到了曹丕的谅解,于是"恢复国家的圣旨"。

回去的时候,曹植又渡过了洛水,悲喜交集,有获救的喜悦,也有命运多舛的失望。所以,有"住宿靠杨林,希望靠洛川"这样一首清晰生动的诗更"哀悼好相逢的永远告别,哀悼异乡的逝去"悲伤。因此,从甄宓去世的时间(黄初二年)推断曹植在黄初三年为甄宓写《洛神赋》,未免过于武断。

既然《洛神颂》与甄宓无关,那么曹植心目中那个美丽多情的洛神又是谁的化身呢?从文章中的描述来看,洛神并不是一个神灵形象,而是一个与曹植地位平等的女性。他们有一种钦佩的感觉,但因为"人神分离"最后不能在一起,远离家乡。

笔者认为《洛神赋》中的洛神原型是曹植与崔氏的原配,更符合历史现实。崔石是名人崔琰哥哥的女儿。崔彦先为袁绍效力,后加入曹操集团,因多次公开指出曹操的错误而被杀。曹操认为崔琰的过度张扬不利于政治稳定,因此深恶痛绝。杀他不服气,就把崔琰不公平的毛杰关进监狱,借口衣服太华丽杀了崔实。

崔氏在曹植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崔石死后,曹操平白给曹植加了五千户,算是补偿。曹植并不感激,多次故意违抗曹操的法令,不仅擅开司马门,还醉酒不服从军令,以表达不满。在这点上,曹操作为父亲,是正义的"忏悔并忘记它。。对于自己的兄长曹丕,曹植当然不敢如此任性。

此外,曹植还表达了对崔氏的深情和夫妻对无儿无女的无奈,因为如果有了孩子,崔氏的命运将被改写。此外,这首诗明确指出"郑重声明,为君子报仇。""结"说明女方刚刚结婚,而甄宓和曹丕是第二次结婚,所以《弃妇》显然不是写给甄宓的。爱屋及乌,《金瓒悼亡》是曹植写的唯一一篇表达他对子女深情的文章。文章表达了他对崔氏长女早逝的无限悲伤。

《洛神赋》中的洛神长得如花似玉,琴音优美,歌声动人,衣装华丽,非常符合崔石"服装刺绣"特点,而且彬彬有礼,能歌善舞,与崔氏活泼优雅的形象十分相符。崔氏在青春少女时代嫁给了曹植,所以洛神的形象也是青春洋溢,充满活力的,这与历史上记载的甄宓成熟端庄的形象并不接近。

从《洛神赋》这首诗来看,也隐含着对夫妻俩难以承受的悲伤。"感叹瓜无匹,吟咏矮牵牛的孤独"一句话"木瓜"还有"牵牛花"都是用星星比喻男人,瓜都是孤独的。佩妮和韦弗虽是夫妻,却隔着一条河,表达了夫妻分离的意思。"哀悼美好社会的永远告别"在古代,情侣见面,叫做"良惠"其他的只能叫约会和私会。"从不"这个词表达了夫妻再也见不到面的悲伤。"、陈交接提纲",对古代的人"陈交接提纲"是的,通常是合法结婚的妻子,这显然不适用于曹植和甄宓之间的秘密恋情。

在曹植更早的作品《古诗十九首》中,也出现了罗申的形象:"锦罗离开了,我的袍子紧贴着我。"陆延吉指出:"Lop是美的隐喻。同袍意味着夫妻。"在文学形象方面,曹植提到"洛神"都应该是他们的妻子,而不是别的女人。

还有一点很关键,曹丕也是文豪。如果曹植的《洛神赋》体现了他对的爱,他不可能看不出来。他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即使甄宓被冷落了很久,也不可能允许其他男人有非分之想。

上面已经分析过,曹植在曹丕的高压政策下是如此的惊恐和沮丧,怕曹丕找借口,或者是一件小事激怒了曹丕而被处死。曹丕在世时,他怎么敢大胆地表达对甄宓的觊觎?

才子曹植文才出众,但他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想在政治和军事上大有作为。也正因为如此,曹丕才如此恐惧,极力迫害。曹丕死后,曹植三番两次上书,企图显示自己的野心。可惜他的侄子曹操没有重用他,最后一代大文豪抑郁而死。生在皇族,长在军中,像曹植这样受宠的儿子,差点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如果他真的对有想法,他不会蠢到留下违背伦理的《洛神赋"手柄"对曹丕。

既然曹植和甄宓之间基本没有真相,为什么文人要编这样的故事,大家都宁愿去说呢?甄宓的美貌出众。她生于战乱之年,家破人亡。她嫁给曹丕后很快失宠,最后被谗言所害,英年早逝。曹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屡遭兄长迫害,难以施展才华和抱负,最终抑郁而死。

它们都是美丽的东西"凶"因事败而导致的命运悲剧,后人对他们的遭遇十分同情,所以为两人安排一段超越世俗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甄宓失宠和被冷落的悲伤,也冲淡了曹植一生不成功的悲剧色彩,寄托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在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的眼里,才子佳人本该是一对,把他们撮合在一起,其实是对曹植和甄宓悲剧的一种心理补偿。

标签: 曹植曹丕洛神赋

更多文章

  • 西游记狮驼国为何恐怖(西游记狮驼国是哪一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武,西游记,地方

    说起很多网友知道的西游记,我们大多是通过电视剧了解西游记的,但其实电视剧《西游记》做了很大的改编,没有办法把西游记小说里的内容都表现出来,但我们也隐约从电视剧里知道一些秘密,就是狮驼岭,说狮驼国很恐怖,狮驼岭能把人吓尿。那么秘诀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看看具体情况!西游记之狮驼国

  • 座位上的香果和车上的香果是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潘安,典故,水果

    很多人觉得诗词高雅有气质,却不知道怎么读。唐宋诗词口口相传,数量不少。很多人觉得《诗经》正文晦涩难懂,不认识的词太多了。其实诗词歌赋都会用到各种典故。明白了典故,自然就明白了一大半的诗词。告诉你"座位上摆满了香喷喷的水果""项英水果满车"这是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什么典故?今天,边肖将谈论这个词。第一,

  • 词牌名一剪梅究竟是谁发明的?是周邦彦还是李清照?(一剪梅是谁写的诗词,是词牌名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清照,周邦,梅子

    中国古代有很多警句,比如何心郎,采桑子,最近爱花,做梦,等等。你知道吗,原诗是可以用音乐来唱的,所以都有对应的名字。词牌名是一个词的标准曲调的名称,即唐宋时期常用来填词的音乐中大致固定的一部分的原名。它有固定的格式和旋律,决定了词的节奏和旋律。最近,边肖看到有些人对《剪梅》这个词牌名称的由来非常好奇

  • 白沟河之战朱棣是怎么逆转重创李景隆六十万大军的?(燕王朱棣白沟河一战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迪,白沟,景龙

    说到白沟河战役,其实是一场争论很多的战役。这场战役最大的特点就是朱迪居然完成了逆转,重创了当时李景隆的60万大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于是有人问,这到底是什么战役?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1400年4月,在靖南之战中,燕王的军队和文健的军队在白沟河交战,文健的军队被击败。从那以后,文健皇帝再也不

  •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哪些漏洞?草船借箭最大解析(历史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箭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计谋,其实是孙权的主意。但是草船借箭的真实性一直受到怀疑,因为我们可以发现草船借箭有很多漏洞,有点令人费解。当时的天气背景很重要,就是敌人看不清楚才敢借箭。当然,敌人不傻,不可能随意瞎射。但是曹骏确实瞎射,但是如果你想看清楚敌人,为什么不改用火箭呢?更别说"草船借箭"是虚

  • 鸠摩智算不算高手(鸠摩智也算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远山,自己,熊本

    九莫芷在吐蕃以他的火焰刀闻名,然后去了大理和中原,以获得更先进的武术。然而,久莫芷总是碰壁。他分别与段誉、许诸和冯晓交手,过程未能占据太大优势。然而,九却被选为四大奇龙之一,也就是说,除了扫地僧外,九吴名列前四。这合理吗?九魔之在大理被段誉的六脉神剑用火焰刀击败,但段誉并不精通剑术,后来被九魔之俘虏

  •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巷战有哪几个?(最著名的巷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巷战,苏军,格罗兹尼

    在人类热兵器战争史上,最血腥惨烈的战斗大概就是巷战了。双方的狙击手都避免向对方开枪,在到处都是瓦砾和尸体的城市中穿行。因为地形复杂,近距离作战的几率很大,所以在巷战中,双方的伤亡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巷战已经"都市绞肉机"还有"地狱之战"恶名。那么小伙伴们知道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巷战有哪些吗?斯大林格勒

  • 汉献帝刘协会如何看待刘备当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献帝,刘备,皇帝

    说到汉献帝,很多网友都知道,真的是悲剧。其实她也不想当皇帝,只是机缘巧合她当了皇帝,她被折磨的够呛。但其实汉献帝也不傻。那么刘勰在叔叔称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八个字,可以概括汉献帝此时的心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夫之妇能说什么!汉献帝应该是汉朝历史上最惨的皇帝了。他

  •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秦桧最后咋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世忠,秦桧,宋高宗

    说起岳飞,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民族英雄,一个大民族英雄。所以最近有网友说,其实岳飞死的时候,韩世忠好像并没有说尽全力救岳飞。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一个从史料来看,不能说韩世忠没有救岳飞。韩世忠曾质疑岳飞被捕,却无能为力。南宋统治集团内部,韩世忠、岳飞是抗金派,宋高宗、赵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一个省消失了是哪个省?(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个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康省,省会,金沙江

    从古至今,中国每个地区的疆域都在不断变化。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会城市。但在日本侵华之前,中国有23个以上的省会,有的来回消失,也没有和其他省会合并,即使拆分,分给其他省会。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的一个省会消失了,那么这个省会叫什么名字?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