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本为什么会在中途岛海战中战败?美国是如何分分钟击沉一艘航母的?

日本为什么会在中途岛海战中战败?美国是如何分分钟击沉一艘航母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97 更新时间:2023/12/12 6:01:31

了解过二战的朋友都知道,中途岛海战天国战争中最重要的日美战争。日本几乎是一举灭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最后的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此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据统计,日本的舰船机比美国多很多,但最后都失败了。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为了粉碎美国在太平洋的航母编队,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权,日本海军将山本五十六集结了史上最大的航母混合舰队。其中有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2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21艘潜艇和数艘型舰艇,组成一支200多艘舰艇的庞大舰队。这支舰队于1942年6月4日起航,驶太平洋中心的中途岛。另一方面,美军只有三艘航空母舰和一些勉强组装的舰艇,在中途岛以西200海里处,共有76艘舰艇在待命。与日本人比,美国舰船的比例是1:3,山本五十六就是想借此机会一举击溃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以日本的惨败而告终。中途岛战役,美国能够取得胜利,与美国军舰破译日本的AF码无关,因为日军在这次行动开始前就已经改了码,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破译了。换句话说,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军不可能准确定位日本每一艘航母或舰艇的确切位置、航速和兵力分布。那么美军取胜的关键在哪里?

这时候,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日本航母数量远超美军。美军最多的季节多了400架,而日方有700架,也就是4比7的比例。然而,这场战役爆发后,当双方互相攻击对方的航母时,双方舰载战斗机的有效比例发生了逆转。舰载机对美国的有效攻击是140,而日本对美国的攻击是28。虽然日军在飞机总数上大大超过了美军,但与美军战机的攻击次数是1比7。在这个问题上,山本五十六输掉中途岛战役并没有错。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日本海军军过于自信,完全忽略了战场上的侦查。当时负责前线作战指的南允中就是这样一个完全无视战场侦察的人。美国军舰在哪里?兵力配置如?多少?你带什么武器?他们要做什么?南允中根本一无所知。可以说日军就是靠着人多,蒙着眼睛,吊儿郎当。最后日本人不会被伏击,那谁会被伏击呢?

正是南允中的无序指挥,葬送了日本联合舰队。6月6日凌晨一波108架日军战斗机上升到空时,对中途岛进行了攻击。结果中途岛上没有发现美国飞机,他们在岛上随机作战。结果等到美军机上升到空,这一波攻击还没有结果。结果一无所获,而此时第二波飞机早已早早停在了航母甲板上。这时,日本侦察机发回信息,美机空母船出现在附近海域。这时候是应该让已经停在胶合板上的飞机直换上鱼雷和炸弹起飞打击,还是等到第一波飞机返航让战机护航再起飞?

但是,南允中选择了后者,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等第一波战机返航,然后掩护这些轰炸机和鱼雷机一起攻击美国航母,避免鱼雷机和轰炸机损失太严重。但是在战争的艺术中有一个策略"最先下手为强,然后再吃苦头。"南允中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当时许多其他下级军官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即使没有战斗机的掩护,这些鱼雷机和轰炸机也不得不起飞攻击美国航母。但南云钟根本不听,坚持自己是对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南云中失去了最佳的进攻时机。当第一波战斗机返回并在甲板上更换炸弹鱼雷时,美国轰炸机提前一步到达。这使得日本飞机起飞前,航母甲板上一片狼藉。

这些美国轰炸机是在10点23分正式起飞的,企业号航母上的33架轰炸机,而那个时候,第一波日本战斗机还没有完全返航。这33架美军轰炸机直接空攻击了日军的加贺和赤木空母舰,炸弹直接命中了两艘航母的锅炉和机舱,直接导致两艘航母在海面上由内而外当场爆炸。第二,仅仅一分钟后,美国“克城”号航母上的17架飞机向日本“苍龙”号航母发起攻击,后者也直接击中了锅炉和机舱,当场沉没。当天下午,日本龙飞号航空母舰也被美国轰炸机击沉,美军只损失了一艘约克城空航母。从这一刻开始,日本联合舰队一天之内损失了四艘航母,其中三艘在五分钟内同时被击沉,3500名日本海军死亡,其中包括海军飞行员。而这正是美国在太平洋海战中的转折点。

美国的攻击已经计划了很久。他们已经正式俘获了日本民众膨胀的心,对侦查不够重视,才得以重创日本海军。就这场战役而言,战役的胜败,都是一眨眼的功夫产生的。如果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造成完全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仅是中途岛海战最好的总结,也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难忘的警示格言!

标签: 日本美国航母

更多文章

  • 招贤纳士什么意思?招贤纳士典故介绍(招贤纳才是什么意思啊)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史,陆游,张颖

    江东之战,孙策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无人能阻挡他的前进。孙策攻打陆游。当时,陆游没有选择比他年轻的太史慈,而是派了张颖。结果,孙策打败了张颖,开了个好头。此后,太史慈选择投靠孙策,成为东吴专家。如果当年陆游派了太史慈,不知历史会不会被改写。这次要向你介绍的习语"招贤纳士"和这个事件有关。给你讲讲背后的故

  • 古代克制骑兵最有效的战术是什么揭秘(克制骑兵的战术)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骑兵,方阵,步兵

    说到"古代骑兵"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古代的一些骑兵看起来是不可战胜的,也就是说一支有骑兵的队伍,其实会变得非常勇猛。那么我们不妨问一下,就是这些骑兵很凶猛,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约束这些骑兵呢?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这方面的战术,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古代约束骑兵的方式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步骑、

  • 张衡发明的浑天仪有什么作用?(张衡发明的浑天仪)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衡,地动仪,浑天仪

    说起科学这个词,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18、19世纪的西方工业革命,科学和文化都在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国非常缺乏,但还没有到一无所有的地步。说起来,中国人的研究能力也是相当强的。比如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人对天文、地质有很大的影响。张恒介绍张衡,文理兼备的男生,清而不妖。在文学上,《二井赋》、《归田赋》足

  • 古希腊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础?(古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希腊,希腊,希腊人

    众所周知,欧洲文明的起源有三大要素,其一是基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第二种是以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许多分支为基础的;三是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蛮族武士文化。那么为什么古希腊文化是现代欧洲文明的基础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相信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古人经常用夏商周的故事来说理,所

  • 鲤鱼躺在冰上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翔,孝道,黄雀

    说起古代的一些成语,很多都是有故事和典故的,一般这种故事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道理。毕竟历史典故可以解释成成语,确实简化了很多。那么关于"冰上求鲤鱼"这部习语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它说什么来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鲤鱼卧冰故事简介。卧冰为鲤,中国习语,拼音为wòběngqiúlǐ,故事源于干宝《寻神

  • 奥斯特里茨战役对于拿破仑来说有什么意义(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体现了什么战术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法军,拿破仑,盟军

    说起奥斯特里茨战役,我们都知道挺有意思的。这场战役对拿破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过这一仗,拿破仑已经确立了他在欧洲战场的霸主地位,所以这一仗非常重要。这场战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期间。因为参与者是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波拿巴

  • 张飞封阴阳巡查使关羽被封伏魔大帝刘备死后变成什么神?(关羽刘备张飞死后变成了什么妖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关羽,昭烈

    说起张飞,很多网友都知道,他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军事实力也是图表之外的。关羽呢?不用说,关羽真的很厉害。然后张飞死后,他被任命为阴阳师。关羽呢?关羽被封为妖孽皇帝,那么同样宣誓为桃园三杰的刘备为什么死后被封?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真的仁

  • 奥丽芙·基特里奇讲的什么内容?奥丽芙·基特里奇书评(奥丽芙基特里奇结局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基特里奇,奥利弗,特劳特

    《奥利芙·基特里奇》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第三部作品,曾获普利策小说奖。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看过奥莉芙·基特里奇改编的美剧了,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9.3,所以大家对这部小说也变得更感兴趣了。爱情,孤独,背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平凡生活中的日常。在奥莉芙·基特里奇,看似波澜不惊的外表下,内心却涌动着阴

  • 苏联的“雷雨计划”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联,德国,计划

    1941年6月2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天,纳粹德国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并袭击了苏联。战争初期,苏联的反应相当微弱。三百万德国人攻击苏联。当初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狂轰滥炸,短短半天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300架在起飞前就在机场被摧毁。在战争的前18天,苏联损失了2000

  • 法国在德意志统一路上起到什么作用(法国为欧洲统一作出了哪些努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普鲁士,拿破仑,三世

    1851年12月,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事实上的独裁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学会了像他的叔叔老拿破仑一样穿黄袍。身在伦敦的马克思对这个窃取了1848年革命果实的野心勃勃的人恨之入骨,发表了著名的《路易·波拿巴的十八个雾月》,结尾用了一个比喻:"但是,如果皇袍最终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