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年战争普鲁士四面受敌为什么还能赢(普鲁士7年战争)

七年战争普鲁士四面受敌为什么还能赢(普鲁士7年战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3/12/10 8:40:49

说起德国,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是二战的发起国,也是战败国。除了战略上的失误,两次失利的原因都是军事盟友太少。一战期间,德国的盟友只有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英法俄为首的同盟国有27个。二战期间,57个国家对德国宣战,只有日本和

意大利能给盟友以分量。德国由于外交孤立,长期被军方围困,最后失败。

无独有偶,在18世纪的七年战争中,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当时普鲁士面对的敌对国家主要是奥地利、俄国、瑞典、法国等欧洲军事强国,甚至德国的大部分附庸国都站在普鲁士的敌人一边。另一方面,普鲁士只得到英国、葡萄牙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支持,但地理上的偏远使得普鲁士不可能在陆地上得到有效的支持。

然而,凭借普鲁士人的顽强精神,普鲁士这个国家终于坚持到了七年战争结束。令人惊讶的是,七年战争虽然给普鲁士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普鲁士却完好无损地保留了全部领土,没有对其他国家做出任赔偿。那么普鲁士为什么要从这场战争中撤退呢?

1.普鲁士军队出色的战斗力有效地挡住了敌人。

普鲁士位于欧洲中部,毗邻奥地利、俄罗斯、瑞典等欧洲军事强国。因为这些势力经国外扩,普鲁士总是有很强的危机感。为了避免被这些列强摆布,普鲁士一直优先考虑军队建设。

为了大力发展军队,普鲁士政府将80%的预算用于军队建设。为了高效控制军队,普鲁士不仅对士兵采取严格的训练方法以增强军队的纪律性,还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总参谋部,全面管理军队的训练、后勤和作战。

鉴于其人口不足的劣势,普鲁士还实行了征兵制,将其所有公民纳入征兵制。七年战争前夕,普鲁士拥有欧洲第四大军队。由于全民皆兵,训练有素,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能与俄国、奥地利、法国、瑞典等陆军强国持续作战,往往不落后。

此外,普鲁士皇帝腓特烈二世杰出的军事才能也是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继续战斗的动力。在与法奥联军的罗斯巴赫战役中,腓特烈二世以2.2万普鲁士军队击败了4.4万法奥联军;在与奥地利洛伊滕的战斗中,他以3万多人击败对方6万多人;宗多夫之战,4.2万俄军被3.6万击退。

面对比自己多的敌人,腓特烈二世总是率领普鲁士军队以少胜多,既给自己的军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又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延缓了敌人的进攻。如果没有腓特烈二世的卓越领导,普鲁士军队可能撑不过7年。

第二,英国的帮助缓解了普鲁士的军事压力。

普鲁士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自身强大的战力,还有它的同盟——英国。为了帮助普鲁士,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出钱又出兵。此外,依靠自身的外交关系,英国还号召汉诺威、葡萄牙等盟国加入战场。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的主要对手是普鲁士以西、与自己毗邻的法国。因为英国是岛国,在欧洲大陆没有领土,所以一直以海军建设和殖民开发为主。与普鲁士在欧洲的主战场不同,英国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法国海外殖民地,这使得法国不得不将兵力分散到殖民地去对付英国人。此外,英国依靠其海军优势,封锁了法国沿海港口,在拉各斯和基贝拉湾战役中击败了法国舰队,控制了法国海域。虽然没有入侵法国,但法国始终惧怕英国,无法肆无忌惮地进攻普鲁士。

当然,英国也明白,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如果得不到帮助,可能会因为腹背受敌而灭亡。但英国并没有大规模派兵参加欧洲战场,只是派出少量自己的军队和联盟,组成联军御敌。在德国战场,英国和汉诺威组成联合部队,共同抵抗来自西方的法军。虽然盟军数量不如法国,但法国无法利用这支盟军,多次入侵都被盟军击败。此外,英国和葡萄牙的联合有效地遏制了另一个欧洲强国西班牙对普鲁士的进攻。因为英国的参与,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军事大国在德国战场的参与相当有限。

英国除了在军事上帮助普鲁士,在经济上也给予普鲁士很大的支持。因为当时普鲁士的领土处于战争状态,无法正常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因此,英国每年向普鲁士提供67万英镑的援助,以防止普鲁士因战争而财力不足,有效支持普鲁士与邻国的战争。

第三,俄国的倒戈彻底扭转了普鲁士的崩溃。

然而,即使有英国的帮助和顽强抵抗,普鲁士在战争后期仍然危机四伏,因为周边敌对国家都是军事强国。经过长期的战争,普鲁士的国力被严重削弱,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就连普鲁士的盟友英国也想放弃战争,让普鲁士彼此媾和。这一系列挫折一度让腓特烈二世失去信心,想要自杀。

但是后来奇迹发生了,就是最大的敌人俄国主动停止了对普鲁士的进攻。不仅如此,俄国还将之前占领的领土归还给普鲁士,甚至军队也由普鲁士指挥。俄罗斯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要从俄罗斯皇帝——彼得三世说起。

彼得三世是俄国的皇帝,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他其实是德国人。彼得三世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荷尔斯泰因公国,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孙子。14岁之前,彼得三世一直生活在德国。由于当时的俄罗斯伊丽莎白女没有后代,作为女王侄子的彼得三世(伊丽莎白女王是彼得大帝的女儿)被选为俄罗斯王位继承人,因此他在14岁后被带到俄罗斯生活。

也许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德国,即使是在俄罗斯生活的时候,彼得三世也没有完全适应俄罗斯的生活。他不会说俄语,不了解俄罗斯化,对俄罗斯东正教也不是很热衷。更重要的是,彼得三世在登基前经常表达对普鲁士的热爱。或许是因为亲戚的关系,伊丽莎白女王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他想念家乡。但她没想到的是,他的侄子后来推翻了她反对普鲁士的政策,与普鲁士结盟。这一举动改变了七年战争的进程。

彼得三世之前,俄罗斯是普鲁士最大的威胁。当时,俄军已经突破普鲁士的东部防线,逼近普鲁士的首都——柏林。由于俄国的猛烈攻势,普鲁士弥漫着悲观情绪。然而,彼得三世的转向不仅使普鲁士解除了最大的军事威胁,也使腓特烈二世得以对付其他敌人。

只是普鲁士的威胁没了,彼得三世的麻烦来了。由于彼得三世与普鲁士结盟,放弃了俄国在七年战争中取得的一切成果,俄国从上到下对彼得三世非常不满。6个月后,彼得三世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推翻,结束了他短暂的皇帝生涯。幸运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延续了与普鲁士的休战,将军队撤回俄罗斯,彻底退出战场。

俄罗斯退出后,法国和瑞典也选择退出。可以说,俄国停止战争后,普鲁士结束了最危险的时期。在周边主要列强相继撤走后,剩下的奥地利对普鲁士并不构成任何威胁。以奥地利当时的实力,已经无法从普鲁士那里获得任何利益,只能与普鲁士媾和,恢复战前状态。

普鲁士虽然在七年战争中损失惨重,却得到了一个幸运的结局。普鲁士成功地退出了七年战争,没有放弃土地赔偿,也没有屈服。究其原因,既有普鲁士强大的战斗力,也有外交上的运气。无论如何,普鲁士的生存也为日后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惜德国以后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结局没那么幸运。

标签: 普鲁士英国彼得

更多文章

  • 汉初三杰分别是谁?(汉初三杰是谁提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刘邦,萧何

    很多人都听说过"汉初三杰"这个名字指的是秦末最杰出的三个人,即张亮、萧何和韩信。但是,这三个人虽然都是汉初的三大功臣,但是他们各自的结局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三个人有三种不同的结局。那么,他们三个的结局是什么呢?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原因是什么?刘邦只是一个小亭子,却能建立起存在了四百多年的汉朝。其实拜汉初

  • 秦法如此暴虐为什么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没爆发农民起义?(秦国法治为什么那么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国家,秦人

    说到秦朝的法律,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真的很严,非常暴虐。然后大家都知道如果在一个时期太专制,会导致农民起义,但是我们会从历史中知道。事实上,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这段时间非常平静,没有爆发农民起义。那么到底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秦律不是暴虐,是违法,处罚极其严重。至此,整个秦国的思想都来自

  • 中国史上最牛的太监是谁?(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太监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蔡伦,郑和,太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宦官,比如郑和就是宦官。他的七下西洋影响了整个世界,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但是,今天边肖要介绍的一个人比郑和更有名,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蔡伦,东汉桂阳县人,出身普通家庭。他从小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汉武帝刘维继承皇位后,经常派人到各地选拔少年儿童入宫做后备太监。不

  • 战国七雄的首都如今怎么样?(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都城,临淄,燕国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时期。这期间,战国七雄之间的各种战争,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战国虽然有七个以上的国家,但只有战国七雄比较有名。而既然是七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七个首都。那么,战国七雄的都城在哪里呢?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这些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1.齐国在临淄首先,齐国首都临淄是春秋

  • 太空饮食有哪些?(太空食物与日常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宇航员,食物,美国

    众所周知,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A·加加林成为登上东方号空飞船的第一个人类,创造了历史。在轨道上,他也成为了Tai空第一个吃饭的人。那么尤里·加加林当时吃什么,怎么吃的呢?当时尤里·加加林把牛肉和肝酱从铝管里挤到嘴里吃。工程师还准备了巧克力酱,也是这样吃的。这是甜点。宇航员约翰·H·

  • 松锦之战中清军的损失大吗?(松锦之战清军损失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军,松山,多尔衮

    说起晋松之战,其实挺有意思的。这一仗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明朝和清朝都投入了近10万人。他们来回打了将近两年,最后明朝被打败了。明朝惨败,那么他们作为清朝的敌人损失了多少?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这场战争初期,清军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明将军袁崇焕死后,清军数次深入明朝腹地。明朝

  •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还有朝代统一中国吗?(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几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中国,古代

    说起秦始皇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秦朝的统治者,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说到秦始皇,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秦始皇的功绩。有人说秦始皇的功绩大于他自己,也有人说秦始皇的错误很多。边肖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统一了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万里修筑了灵渠抢救长城。那么,在秦始皇统一

  • 五胡乱华到底是谁引起的?司马懿需要为此付上责任么?(血色衣冠五胡乱华司马懿怎么破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中,中原,东汉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燕完成了统一三国的大业,建立了金朝。也许谁也没想到,三国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嘉。但是晋朝把整个中原带进了一个最黑暗的时期,就是后来发生的八王之乱和五乱,导致整个中原没有和平之地,到处都是战争,就像回到了战国时代。那五须发乱是谁造成的?这样的事情司马懿需要负责吗?这是一个老问题。《兵家联

  • 沙漠之鹰的实战效果很差吗?为什么有人说士兵宁愿用普通手枪也不要沙漠之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沙漠,后坐力,士兵

    最近晚上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说沙漠之鹰好像不怎么好。大家都知道沙漠之鹰还是很有名的,但是很多军人都不怎么用。因为缺点太多,士兵更喜欢用普通手枪。那么这种说法对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揭秘一下。士兵不想用沙漠之鹰。其实这个说法没问题。为什么?因为真的不行。为什么?因为沙漠之鹰其实一开

  • 奥地利人为什么欢迎希特勒(奥地利是希特勒的故乡)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奥地利,德国,希特勒

    双方主要民族相同。其实奥地利和德国在近代民族觉醒后就很难分开了。对于德国的统一,奥地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希望完成以奥地利为核心的大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但当时的普鲁士最终完成了德国的统一。那么同一个民族就国家而言会一分为二,每个民族都会单独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今后会把对方视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