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中日本如果不搞其它的只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二战日本如果北上与德国夹击苏联)

二战中日本如果不搞其它的只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二战日本如果北上与德国夹击苏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85 更新时间:2023/12/31 10:25:08

说到二战时期的日本,其实还是有很多骚操作的。比如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衅美国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想,如果日本没有自己的事业,完美配合德国进攻苏联,结果会怎样。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出动550万军队,分三路突

袭苏联。战争初期,德国人势如破竹,苏联损失惨重。希特勒希望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东西夹击,在莫斯科会师。但日本选择南方偷袭珍珠港,被很多人认为是日本的战略失误,希特勒也痛斥日本为"喂不饱的猪。"

因为在希特勒看来,德国日本应该联合解决苏联,然后迫使英国投降,最后和美国抗衡。日本提前惹恼了美国,彻底打乱了希特勒的战略部署。

那为什么日本选择南下而不是进攻苏联"珍珠港"事件?

1.日本没有能力北上。

斯大林在与德国竞争时从未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一方面,斯大林想为1905年的日俄战争报仇;另一方面,苏联刚成立,协约国就组建军队干预俄国革命,日本出兵最积极,数量最多。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将日本视为假想敌。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斯大林仍保持着庞大的远东军队:70万人,1万门炮,3188辆坦克,4140架飞机,共计32个师。

看看日本关东军的实力:原来关东军只有5万,后来扩充到35万,1941年7月又扩充到85万。它拥有1025架飞机和414辆坦克。

对比后可以发现,日本关东军只有数量占优,其他武器装备都处于劣势,尤其是坦克。几辆日本坦克都不是苏式T-34的对手。而且经过多年战争,苏军在人员素质、战略战术上甚至强于日本。

早在1938年的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争中,日军就已经尝到了苏联钢铁洪流的凶残。这种巨大的心理阴影让日本意识到不可能战胜苏联远东军。

另一个因素是物流。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开始于六月。如果日本参战的最佳时间是8月,而俄罗斯的冬天是10月,那么战争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要保证85万大军穿越2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平原,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2.日本北上后能得到什么?

如果日军能北上进攻苏联,迫使苏联投降。由于德军在欧洲的进步很快,实力很强,日本只是配角。战后德国在利益分配上肯定要欧洲部分,日本得到的只是西伯利亚平原。日本肯定不会做这种亏本的生意。

当时日本最稀缺的资源是石油、铜、锡、橡胶、铁矿石和大米。这些东西西伯利亚没有,东南亚有。

东南亚是美国、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地。英国、法国和荷兰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只要他们狠揍美国一顿,逼其回到谈判桌前,承认既定事实,日本马上就能如愿以偿。

所以南下比北上更有利可图。

3.国际形势

1911年,日美签订了为期30年的贸易协定,美国一直日本供应石油和金属材料。然而,日本全面侵华严重侵犯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罗斯福一再警告日本撤出中国,而日本军事部门则进一步突袭金兰湾,这让美国忍无可忍。1939年,贸易协定到期后,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全面经济制裁,禁止石油,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这对战争经费比例提高到54%的日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1941年,东条英机取代近卫麿成为日本首相后,认为只要歼灭美国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利用美国重整舰队的时间,日本就可以充分利用东南亚的资源迅速扩张自己。当时美国不得不承认既定事实。

但日本严重贬低了美国的能力,在拥有强大工业制造能力的情况下,日本很快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4.中国战场上的反攻

日本全面侵华后,经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20万日军被拖上中国战场。当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日军北上遭遇苏军打击,中国的战略反击将提前到来。届时,中苏联军很可能会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消灭日军。

所以日本为了以战养战,只能南下。

标签: 日本苏联美国

更多文章

  • 宋代宋太祖和赵匡胤官帽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长翅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太祖,朝臣,赵匡胤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宋朝。说到宋朝,还是有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其实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宋朝的贪官非常少。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的赵匡胤。事实上,边肖认为赵匡胤仍然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皇帝。最难以捉摸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给帽子增加了一对长翅膀。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加翅膀?事实上,赵匡胤

  • 石达开的藏宝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被誉为中外军队史上武大宝藏之谜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石达开,洪秀全,太平天国

    说到"石达开"可能现在很多人想到的不是他的太平天国运动,而是石达开的宝藏,所以有人要说,这"石达开宝藏之谜"会是什么呢?他似乎被誉为中外军事史上武大宝藏之谜之一。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揭秘一下!大渡河古称磨水,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南麓。它从北到南贯穿四川

  • 历史上傅康安是怎么死的?他的儿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安,乾隆,嘉庆

    说起傅康安,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电视剧《朱桓公主》中的傅尔康。历史上,傅康安是清朝重要的军事官员,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乾隆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贪官小沈阳。《朱桓公主》中傅尔康的原型是历史上的傅康安。那么历史上傅康安是怎么死的呢?他的谁还在这里?现在边肖将带大家去了解它。傅康安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官员

  • 徐进已经占领了北宋的首都。他为什么不继续南下统一全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们,辽国,北宋

    说到徐金国,真的很激烈。就像把北宋打得体无完肤,最后都到了北宋的首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继续南下的打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还有很多说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即使被捕,金也不可能像清朝那样统一中原。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机会,但他们没有这样做。郭(国史通论)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南下的出发

  • 伊尹有没有自立为王(伊尹为啥没有夺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甲,商朝,记载

    伊尹可以说是商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开国功臣。除了他的政治才能之外,他的烹饪技术也很出名。他也被称为中国厨师的祖先。其实,伊尹原本是个奴隶厨师,却善于把烹饪方法运用到治国上,成为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政治家。但后世一直有传言,伊尹曾经篡国自立为王。这是真的吗?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1.伊尹简介伊尹还是很有

  • 崖山跳海是真实历史吗(宋朝跳海的崖山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浮尸,宋军

    最近很多人还在谈论这个悬崖跳海的历史事件。很多人似乎都在问这个跳海的悬崖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宋朝的人真的会有这十万人跳海吗?这个说法是不是吹的太多了?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情况!1.跳崖事件真假难辨。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历史上也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大家说的十万人那

  • 只有群众没文化。这是什么?只是大众没有文化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化,大众,一个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当年很流行的一本书。《三联生活周刊》前高级编辑王晓峰,在他8年的时间里,做了53个重要访谈的精选,也对20年来的流行文化做了深入的分析。其实从八九十年代到现在的00后,他们当时接受的流行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可以互相欣赏,有的根本欣赏不了。从选秀、音乐节、电影、文学等领域的

  • 二战最强战斗机是哪个?(二战时最强的战斗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军事史上的里程碑。与一战相比,这场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装甲部队、空陆军部队、海军部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与一战相比,空军事方面,二战的战斗机性能和火力比一战更强大..所以今天边肖就给大家一个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排名,看看哪个战绩最厉害?第十名:P47雷电战斗机,美国共和飞

  • 古人一天饭量有多大?(古人最大的饭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饭量,司马懿

    我们都说人是铁饭钢,不吃一顿饭就饿。确实如此。吃饭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现在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有规律。他们不仅要一日三餐吃饱,还要吃得健康。所以,有些人为了保持好身材,愿意制定非常科学的饮食计划。所以,我们来看看古人一天吃多少。30多年前,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大多数人不愁吃,想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叔侄不同席父子不对饮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辈,我们,觉得

    在中国之前,有很多风俗习惯,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很多东西逐渐被人淡化。现在的人对筷子不像过去那样挑剔了。例如,当大家一起吃喝时,老一辈人对此有许多讲究。吃饭时,他们需要等长辈入座后才能开始动筷子,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另外,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老一辈的人认为吃饭时精神集中是最基本的礼仪。和吃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