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3/12/14 11:04:34

其实,在秦始皇去世三年之后,大秦帝国就已经不行了。如果扶苏真的继承皇位,那么秦朝还有一线机会,能够做到长治久安。

只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有些一厢情愿的,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揭露暗示过,扶苏就算是二世皇帝,秦朝的命运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扭转。那司马迁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秦朝的兴衰

秦始皇当皇帝的第26个年头,秦朝就吞并了齐国,所以这个时候东方六国早就成为了历史。因为秦王终于完成统一天下,所以他就废除王自称皇帝。但这种统一却是因为军事基础,所以才因为秦二世在位的几年,秦朝的军事已经落后了。

1、秦的崛起

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中最贫穷的一个国家就是秦朝了,而且中原都认为秦就是蛮荒之地,并且也不屑与和秦来往。只不过,偏见、歧视不仅仅在战国时代才有,比如春秋的诸子百家,就没有人回去秦国传播理念。

而这一切的改变,就是因为秦孝公时代的到来,因为商鞅是这个时代的,他把自己的法家理念传播给秦孝公,两个人交流之后,简直是一见如故,所以秦孝公才会如此支持商鞅变革。

商鞅当时为秦设计了复杂且繁多的法律体系,其实在如今这个社会之中,人们都必须请律师打官司。但商鞅时代,秦国很多老百姓都是不认字的,几乎是文盲,所以老百姓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这种法律体系。

但是商鞅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商鞅居然把秦国人打造成潜在罪犯。而且,商鞅又搞了十分繁杂的军功升级体系,只要是秦国人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就可以用来抵消自己的罪刑。

因此,在秦国,人们犯法就成为了是大概率的事件,犯罪的人为了免遭刑罚,就会选择不断立功,并且通过储备功劳避免刑法的打击。在此环境之下,秦国就实现军事的崛起。因此,秦国也取得了很多的胜利,秦王政在位时,他们横扫六国,最终统一中原。

2、秦的衰败

秦朝一共历时15年,短暂的时间可以说是昙花一现,并且还因为东方六国一直都处在反抗中。比如张耳和陈余,秦始皇一直都在通缉他们。

但秦灭六国后,张耳和陈余潜伏多年,而且项羽和项梁也是秦的通缉犯,他们也潜伏了很多年。秦始皇晚年的时候,张良还请大力士刺杀他。所以,当时的所有都说明:秦的统治,仍然处于军事占领状态。

只不过秦始皇在世时还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反抗,把这些反抗力量压制下去,但秦始皇一死,就算陈胜吴广不起义,东方六国之间的动乱还是有的。

二、司马迁的观念

司马迁其实距离秦朝灭亡差不多有60年左右,那么看时间线,司马迁其实对于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他认为扶苏继承皇位,也不会有机会改变命运。

1、内因:扶苏的能力

司马迁认为,扶苏作为秦始皇长子,得罪秦始皇很多次,最终就被流放到边疆。其实,单看这一点就知道,扶苏不大会变通,不然也不会被流放。

而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假借皇帝的名义给扶苏传诏书,就暗示了扶苏应该自杀,而扶苏看到之后,就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其实,就能够看出扶苏身上有春秋晋国太子申生的缩影,所以也就意味扶苏是个比较软弱的人。因此,这样性格的扶苏如果做了皇帝,那么秦也迟早会被灭的。

2、外因:秦的暴政

当时陈胜起义就说过: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说天下人被秦欺负很久了,十分苦,所以也就有暴动。

陈胜宣布造反后,几乎东方六国的领土都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从中可以得知,秦始皇在位时期就是很差的状态。

那么,此种状态,秦始皇无论多活几年,都不可能改变这种局面。还不要说是比较软弱的扶苏管理这个国家,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阏于之战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在大规模野战中被击败,通过这次胜利,赵奢一战成名。秦穰侯魏冉,为扩大定陶封地,派客卿灶越韩魏两国攻占齐国的刚、寿地区,由魏入秦的谋士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齐刚、寿

  • 古代“敬事房”是干嘛的?为何嫔妃们很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古代的皇宫里有着许许多多绚烂多彩的文化,而在皇宫里的生活也引得人们的好奇,皇宫就是皇帝的家。这里面也有上千个人在这里居住,所以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秩序,来保证各个机构的运行,保障皇帝的衣食住行的安心与安全。就有很多部门是他家属只的,比如说御膳房,今天

  •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的方法有多奇葩?令人胆战心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今天我们聊的这个人物很厉害的,被朱元璋称为大明第一个功臣,可是死的方法很奇特。估计你也不会知道的。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有人说,如果明初最大的谋臣是李善长、刘基的话,那么首要武将就当推徐达。在朱元璋战胜群雄,推翻元朝,

  • 司马昭为什么那么欣赏霍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弋,三国,风云人物

    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惟

  • 大理寺作为唐朝最高司法机关,它最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审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移送过来的死刑和疑难案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记载:“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怛罗斯之战,战史风云

    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

  • 如懿皇后悲情一生:历史上真实的乌拉那拉氏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周迅所演的乌拉那拉·如懿的原型其实是大清乾隆皇帝的继任皇后。清史稿中记载为“皇后乌拉那拉氏”。出生于满洲正黄旗。乌拉那拉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乾隆皇帝大她7岁。到了雍正年间时,她被雍正皇帝赐为当时的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时年15岁。如懿本来叫清英,太后赐名为“如懿”,如懿取如意的谐音,本

  • 曹操本想放过吕布,如果再来一次吕布还会背叛曹操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吕布,吕布,曹操,野史秘闻

    曹操本想放过吕布,如果再来一次吕布还会背叛曹操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布背叛了所有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三国演义》当中称其为三姓家奴,为三个人做事,但是最终都杀掉了他们,等到最后落入曹操手中的时候,曹操选择了杀掉吕布,其实曹操本来还是想留下吕布的,但是毕竟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吕布

  •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在古代生活中,“红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么制作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常之美的一种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绝非拿一枝线香往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