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08 更新时间:2023/12/5 5:16:15

古时候的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

按唐政府官方规定,快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则为日驰500里。天宝14年11月9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3000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就达到每天500里。唐代的一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看来,唐朝的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500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为何能在黄花谷之战中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花谷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这里面有一代战神李存孝,也有白马银枪高继思等猛将。而最经典的莫过于后周世宗柴荣与后蜀孟昶为了争夺陇东高原和秦川而进行的博弈:黄花谷之战。公元9

  •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微妙。当初追随皇帝打拼天下的臣子,大多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关进大牢。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益,难免会对以前追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功臣产生疑心,即便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刘邦就是一位这样的皇帝,当初和手下一同打拼天下时非常的惜才,可是等一切稳

  • 秦始皇一生中的三个女人,他最爱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野史秘闻

    说起秦始皇,我想大家都认识。他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天下共主。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男人,他的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第1个女人,让他又爱又恨。第2个女人让他挂念一生,第3个女人就厉害了,能让秦始皇这样的大人物放下自己的傲气。今天咱们就简单的来说一下秦始皇这一生中的三个女人,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很高。那咱

  • 后世如何评价名将李靖?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李靖,字药师,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名将,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

  •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农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俗话说“除夕火元宵灯”,说的是元宵节盛大的民俗活动观花灯,其源于开灯祈福的寓意。民间有正月十四夜“试灯”,正月十五夜“正灯”,家家户户在元宵夜点灯盏和各式各样的灯,还相互串联观赏,街市上扎的

  • 唐平萧铣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深远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平萧铣之战,战史风云

    唐平萧铣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平萧铣之战简介唐平萧铣之战,中国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攻灭长江中游、江南割据势力萧铣的一次统一战争。是一场著名的江河作战。隋末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领土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

  • 还原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原来还真的冤枉了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第一位将天下大一统的皇帝,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他能够覆灭六国,建立秦朝,足以见他的能力突出。但是在建立秦朝之后,他又开始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生,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最终也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那么焚书坑儒真的是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吗?其实这是秦始皇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

  • 有关一行僧人野史逸闻是什么样的 对于籍贯上的记载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佛学家,天文学家,野史秘闻

    一行(683年~727年),佛僧法号名。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持修编新历、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野史逸闻一行沙门一行,俗姓张名遂,郯公公瑾之曾孙。年少出家,以聪敏学行,见重于代。玄宗诏于光大殿改撰历经。后又移就丽正殿,与学士参校。一行乃撰《开

  • 夏侯尚最喜欢的小妾被杀死,为什么还那么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夏侯尚,三国,风云人物

    夏侯尚,曹真,他俩都是曹丕的发小。曹丕称帝以后,为何要绞杀夏侯尚的小妾?这一切,还要从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开始讲起。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渊不远不近的一个侄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曹丕。根据《魏书》记载,夏侯尚有统筹大局的能力和不俗的智慧,曹丕因此非常器重他。最后二人成为了布衣之交。曹操平定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