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1/18 5:44:59

农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俗话说“除夕火元宵灯”,说的是元宵节盛大的民俗活动观花灯,其源于开灯祈福的寓意。民间有正月十四夜“试灯”,正月十五夜“正灯”,家家户户在元宵夜点灯盏各式各样的灯,还相互串联观赏,街市上扎的灯山,亮如白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元宵灯俗的起源,历来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汉代的望日祭祀太一神衹;有的认为起源于汉明帝赦令于正月十五日“烧灯”,以示崇仰佛法的做法;有的认为起源于东汉的道教,正月十五日是天官、地官、水官的下凡日,三官中水官好灯,所以灯欢纵。

有的认为是继承了南朝正月十五日宫中的张灯之习;还有的认为起源于北朝宫中夜游歌舞之风。但不管怎么说,一个由大众参与的重要传统节日的形成,其中必定是有多种因素的揉合并推波助澜的结果。这在各地元宵灯节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发展中也能可见一斑。

虽然对元宵灯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其中有一点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最初起始于宫闱,由最高当权者推动,然后推及民间,因此元宵灯节在最早其实是一个官民同乐的节日。后来经过汉、南北朝的演变发展,到了隋代时,已是声动城邑,全民狂欢。

但就在隋代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身为治书侍御史的柳彧帝上了一道名为“请禁正月十五角觗戏奏”的奏折,其内容大致是请求皇帝颁旨“禁断”正月十五的“燃灯游戏”以及与其相关的大众狂欢活动。这道奏折,非忧国忧民地描述了当时正月十五元宵灯节的民间习俗活动,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翔实披露隋代元宵灯节景象的文字。

那么,柳彧到底在担心什么才会呈上这么一道奏折,禁止元宵灯节如此盛大官民同欢的节日?

从柳彧的描述和相关的记载来看,当时隋代的元宵灯节狂欢至少有七大特点:其一,全民欢娱,游人织盛。那时,“每以正月望夜”,百姓们纷纷外出“聚朋戏游”,游人“充街塞陌”、“车马填噎”,人满为患。其二,声色夺人,景象壮观。元宵当夜,“鸣鼓聒天,燎炬照地。”鼓乐震天响,灯照如白昼。“高棚跨路,广幕陵云。”搭建高大的游观设施,场面宏大。

其三,游乐内容丰富,各色表演杂陈。元宵夜,“肴醑肆陈,丝竹繁会。”有各种美味佳肴,也有各色舞乐杂烩,“倡优杂技,诡状异形。”杂耍百戏的和奇装怪相的都粉墨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其四,舞者“人兽面,男为女服。”当时戴假面歌舞和男扮女装取乐的游戏,是元宵灯节活动中一个非常特别的娱乐内容,柳彧批评这种行为是“以秽嫚为娱乐,用鄙亵为笑乐。”认为其格调低下,有损民众形象。

其五,性别不辩,身份不分。元宵夜,所有参与狂欢的“内外共观,曾不相避。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欢纵嬉闹的官民百姓完全忘乎了性别、贵贱、身份、等级的界限。其六,花费不菲,开销颇大。为了元宵夜的节庆之欢,有些人“竭赀破产,竟此一时。”

其七,京邑之外,“爱及外州”。元宵夜,不只京都如此,其他地方也有如此盛大的元宵灯节狂欢活动。开皇年间,相州府治邺城(今河南临漳)在正月十五日,就有“百姓大戏”活动,由于人们在欢舞中,“画衣裳为鍪甲之象”,将衣裳画成盔甲的式样扮作军队战士,惹得隋文帝很不高兴,为此将相州刺史长孙平“怒而免之”。可见,元宵夜将欢娱闹出格也是常见之事。

这么看来,柳彧的担忧也就顺理了。隋代元宵灯节盛大的规模,大众肆意的欢闹,各类人物身份的混淆,对“男女有别”常纲的无视等等,都有悖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伦理。因此,在柳彧看来,“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这样的大众狂欢会伤及社会风化,非禁止不可。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平萧铣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深远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平萧铣之战,战史风云

    唐平萧铣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平萧铣之战简介唐平萧铣之战,中国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攻灭长江中游、江南割据势力萧铣的一次统一战争。是一场著名的江河作战。隋末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领土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

  • 还原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原来还真的冤枉了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第一位将天下大一统的皇帝,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他能够覆灭六国,建立秦朝,足以见他的能力突出。但是在建立秦朝之后,他又开始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生,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最终也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那么焚书坑儒真的是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吗?其实这是秦始皇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

  • 有关一行僧人野史逸闻是什么样的 对于籍贯上的记载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佛学家,天文学家,野史秘闻

    一行(683年~727年),佛僧法号名。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持修编新历、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野史逸闻一行沙门一行,俗姓张名遂,郯公公瑾之曾孙。年少出家,以聪敏学行,见重于代。玄宗诏于光大殿改撰历经。后又移就丽正殿,与学士参校。一行乃撰《开

  • 夏侯尚最喜欢的小妾被杀死,为什么还那么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夏侯尚,三国,风云人物

    夏侯尚,曹真,他俩都是曹丕的发小。曹丕称帝以后,为何要绞杀夏侯尚的小妾?这一切,还要从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开始讲起。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渊不远不近的一个侄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曹丕。根据《魏书》记载,夏侯尚有统筹大局的能力和不俗的智慧,曹丕因此非常器重他。最后二人成为了布衣之交。曹操平定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成皋之战有何意义?后世如何评价这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为了强化皇权,汉武帝采取了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西汉,历史解密

    汉武帝登基后,对相权表示不满,因此增加了一个新的机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建立之初,各种制度大多承袭秦朝秦始皇定下的规矩制度,比如说,秦朝规定以丞相辅佐皇帝,总领朝政各种事务,以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西汉建立初期,丞相大多由开国元勋担任,他们地位显赫,作为丞相不仅总领百官

  • 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雉,汉朝,野史秘闻

    "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宝座,始于吕后。"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人彘",这种印证了"最毒妇人心"的酷刑,始见于吕后……作为无数现象的开创者,吕雉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常理"。然而正是因为她开拓者的独特身份,所以一切的"不合常理",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理

  • 亲叔叔都给对手通风报信,项羽注定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风云人物

    刘邦与项羽注定成为对手,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呢?从项羽承诺章邯为“关中王”?从刘邦颁布“约法三章”?从项羽攻破刘邦派人据守的函谷关?还是在鸿门宴之后?也许,在别人眼里,比如范增,对于他而言,刘项之争从刘邦入关就开始了。而对于项羽而言,即便是在鸿门宴上,他竟然还把刘邦当成同盟而非敌人。认识的差距决定了结果

  • 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明朝的手工经济又是如何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迅速。纺纱织布是明初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洪武年间景德镇有官窑20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矿冶业上,全国官营铁矿有13所。这些铁冶,除炼生铁之外,还炼熟铁和钢。同时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下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