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价名将李靖?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名将李靖?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1/18 5:22:52

李靖,字药师,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名将,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武德八年(625年)起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贞观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贞观九年(635年),以足疾告退,同年再获起用,统军西破吐谷浑。后改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晚年多病,阖门自守,不预政事。贞观十七年(643年),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肃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晚唐以后逐渐被神化。后晋时追封“灵显王”,到南宋时累封为“辅世灵佑忠烈王”。

轶事典故

见微知著

李靖明察事件,善于见微而知著。唐太宗李世民要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李世民,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李世民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此时,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李世民似不相信。一次,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至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杀,证明了李靖的预见准确无误。

病笃难征

据《隋唐嘉话》记载,李世民征辽时,来看望李靖,李靖想要随军出征,但因为病情十分严重,担心会拖累李世民。李世民以司马懿老病自强、为曹魏政权立功做比喻,以安抚李靖。李靖叩头道:“老臣请求带病随行。”但随行至相州,李靖便因病重而无法再行进。

李靖虽未从征高丽,但对前线的战事颇为关注。李世民进至驻跸山(今辽宁辽阳南)时,高丽倾国出动,内部空虚,任城王李道宗曾请求率精兵五千,奇袭平壤,李世民未答应。事后回京,李世民询问李靖说:“我用天下的军队,如今却被小国所困,这是为什么呢?”素以出奇制胜的李靖以为李世民未能听从李道宗的计谋,便说:“请李道宗解答。”李世民询问李道宗,李道宗说明了当时的建议未被采纳。李世民听后,怅然说:“时间太快了,朕竟不记得了。”

人物评价

韩擒虎: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旧唐书》引)

牛弘:王佐才也!(《旧唐书》引)

杨素:卿终当坐此(《旧唐书》引)

李渊: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旧唐书》引)

李世民:①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新唐书》引)②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加李靖特进制》)③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贞观政要》引)④得李靖为帅,快哉。(《辩迹论》引)

王珪: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旧唐书》引)

长孙无忌:李靖南定荆吴,北平突厥。(《唐会要》引)

魏元忠: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12](《上高宗封事》)

柳芳: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资治通鉴》引)

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

刘禹锡:①靖时告老且病矣,梁公虚其心以起之,靖忘老与病,一举虏其君,郡县其地而还。夫非伐国之难能,起靖之难能也。靖非不克之为虑,居功之为虑也、(《辩迹论》)②太宗朝李靖、高宗朝刘仁轨,皆自宰臣,乞骸致政。其後知犹可用,复起於家。进退之间,曲尽情礼。君臣之际,良史美谈。(《为裴相公让官第三表》)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注孙子序》)

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陈时务疏》)

刘昫:①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英公振彭、黥之迹,自拔草莽,常能以义籓身,与物无忤,遂得功名始终。贤哉,垂命之诫!敬业不蹈贻谋,至于覆族,悲夫!卫公将家子,绰有渭阳之风。临戎出师,凛然威断。位重能避,功成益谦。铭之鼎钟,何惭耿、邓。美哉!(《旧唐书》)②功以懋赏,震主则危。辞禄避位,除猜破疑。功定华夷,志怀忠义。白首平戎,贤哉英、卫。(《旧唐书》)

宋祁:唐兴,其名将曰英、卫,皆擢罪亡之余,遂能依乘风云,勒功帝籍。盖君臣之际,固有以感之,独推期运,非也。若靖阖门称疾,畏远权逼,功大而主不疑,虽古哲人,何以尚兹?勣之节,见于黎阳,故太宗勤勤于托孤,诚有为也。至以老臣辅少主,会房帷易夺,天子畏大臣,依违不专,委诚取决,惟议是听。勣乃私己畏祸,从而导之,武氏奋而唐之宗属几歼焉。及其孙,因民不忍,举兵覆宗,至掘冢而暴其骨。呜呼,不几一言而丧邦乎?惜其不通学术,昧夫临大节不可夺之谊,反与许、李同科,可不戒哉!世言靖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为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于忠智而已。俗人傅著怪诡禨祥,皆不足信。故列靖所设施如此。(《新唐书》)

赵匡胤:唐李靖、郭子仪,皆出儒生,立大功。(《续资治通鉴》引)

何去非:唐之善于兵者,无若李靖(《何博士备论》)

苏洵: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勣,贤将也。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御将》)

曾巩: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长民守土则李大亮。其余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上杜相公书》)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农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俗话说“除夕火元宵灯”,说的是元宵节盛大的民俗活动观花灯,其源于开灯祈福的寓意。民间有正月十四夜“试灯”,正月十五夜“正灯”,家家户户在元宵夜点灯盏和各式各样的灯,还相互串联观赏,街市上扎的

  • 唐平萧铣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深远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平萧铣之战,战史风云

    唐平萧铣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唐平萧铣之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平萧铣之战简介唐平萧铣之战,中国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攻灭长江中游、江南割据势力萧铣的一次统一战争。是一场著名的江河作战。隋末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领土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

  • 还原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原来还真的冤枉了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第一位将天下大一统的皇帝,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他能够覆灭六国,建立秦朝,足以见他的能力突出。但是在建立秦朝之后,他又开始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生,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最终也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那么焚书坑儒真的是历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吗?其实这是秦始皇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

  • 有关一行僧人野史逸闻是什么样的 对于籍贯上的记载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佛学家,天文学家,野史秘闻

    一行(683年~727年),佛僧法号名。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持修编新历、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野史逸闻一行沙门一行,俗姓张名遂,郯公公瑾之曾孙。年少出家,以聪敏学行,见重于代。玄宗诏于光大殿改撰历经。后又移就丽正殿,与学士参校。一行乃撰《开

  • 夏侯尚最喜欢的小妾被杀死,为什么还那么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夏侯尚,三国,风云人物

    夏侯尚,曹真,他俩都是曹丕的发小。曹丕称帝以后,为何要绞杀夏侯尚的小妾?这一切,还要从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开始讲起。夏侯尚的早期生活夏侯尚字伯仁,是夏侯渊不远不近的一个侄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曹丕。根据《魏书》记载,夏侯尚有统筹大局的能力和不俗的智慧,曹丕因此非常器重他。最后二人成为了布衣之交。曹操平定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成皋之战有何意义?后世如何评价这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为了强化皇权,汉武帝采取了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西汉,历史解密

    汉武帝登基后,对相权表示不满,因此增加了一个新的机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建立之初,各种制度大多承袭秦朝秦始皇定下的规矩制度,比如说,秦朝规定以丞相辅佐皇帝,总领朝政各种事务,以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西汉建立初期,丞相大多由开国元勋担任,他们地位显赫,作为丞相不仅总领百官

  • 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雉,汉朝,野史秘闻

    "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宝座,始于吕后。"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人彘",这种印证了"最毒妇人心"的酷刑,始见于吕后……作为无数现象的开创者,吕雉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常理"。然而正是因为她开拓者的独特身份,所以一切的"不合常理",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理

  • 亲叔叔都给对手通风报信,项羽注定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风云人物

    刘邦与项羽注定成为对手,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呢?从项羽承诺章邯为“关中王”?从刘邦颁布“约法三章”?从项羽攻破刘邦派人据守的函谷关?还是在鸿门宴之后?也许,在别人眼里,比如范增,对于他而言,刘项之争从刘邦入关就开始了。而对于项羽而言,即便是在鸿门宴上,他竟然还把刘邦当成同盟而非敌人。认识的差距决定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