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五礼之一嘉礼: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庆贺

西周五礼之一嘉礼: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庆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4/1/25 5:24:37

嘉礼是西周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嘉礼是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敬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以乡饮酒礼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汉代乡饮酒礼与郡县学校祀先圣先师之礼同时举行。唐代科举取士以后,地方长吏即以乡饮酒礼招待,后代发展为鹿鸣宴。明清时期,乡饮酒礼在孟春正月及孟冬十月举行,并伴有“读律令”和训诫致词的内容,以此劝导民众尊亲敬长,遵守国法。

冠笄之礼

冠礼

所谓冠礼,是指古时汉族男子的成年礼仪。男子加冠后就被承认为成年男子,从此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行冠礼的年龄,一般为20岁。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礼前,要以蓍草占卜,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

冠礼时,“宾”(主持人)要给受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成),表示从此有治人特权;其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制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用葛布或丝帛做成),表示从此有生人之权。加冠后,“宾”还要给冠者取“字”。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代汉族女子在15岁许嫁时举行的成人礼仪叫“笄礼”。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负责加笄的是女宾。女宾将笄者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加笄后也要取字。女子到了20岁,即便仍未许嫁,也要举行笄礼。

宾射之礼

射即射箭。射箭是原始人类征服野兽,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比试射箭娱乐宾客的习俗。周人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为选择参加祭祀的贡士而举行的射礼;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与群臣燕息之时举行的射礼;乡(飨)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举行的射礼。

射者要目的明确,姿势和谐,容仪进退要合乎礼节,动作要和于乐歌节奏。如果庭院不够宽敞,不足以弓比箭,便以“投壶”代替弯弓。主宾手执箭矢,投入壶中为胜。

燕飨之礼

“燕”通“宴”,即宴饮之礼。《周礼》:“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飨之礼,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宾客之礼,飨礼在太庙举行,虽设酒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半解其体”,也不煮熟,不能食用。飨礼规模宏大,重在仪式,用以明君臣之义、贵贱等差;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之后即可开怀畅饮。

脤膰之礼

在先秦,天子和诸侯在重大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有臣工赏赐脤膰的制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贾疏:“分而言之,则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庙之肉。”“脤膰”就是祭祀仪式中的供神肉,“脤”为祭社而设,“膰”为祭祖而设。

庆贺之礼

《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

标签: 西周嘉礼

更多文章

  • 曾巩的诗词成就: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巩,诗词成就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

  • 苏轼的词作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词作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桃花源记》有什么思想感情?陶渊明是如何写出《桃花源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为什么清朝皇帝更偏爱蒙古女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皇帝

    翻开清朝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一条规律:即从清太祖、太宗,到清世祖和圣祖,蒙古曾出过四后、十三妃。那么清朝皇帝为什么偏爱蒙古女子呢?这究竟是真的出于喜爱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明代后期,蒙古族逐渐分成三大部分: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的漠西厄鲁特各部;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的漠北喀尔

  • 张良誓死跟刘邦的原因是什么?两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刘邦

    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宰相,弟死不葬,散尽家资只为复仇,这是张良的家室。出身布衣之家,不会经营也不喜欢双手劳动吃饭,常年游手好闲,后来混得一个亭长小官,额头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宽厚仁爱,不拘小节。这是刘邦发迹前的历史。下面趣历史小编

  • 刘邦是如何从一介布衣当上皇帝的?刘邦使用了哪些权谋手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皇帝

    从一介布衣起兵的刘邦,历经7年,先后灭秦亡楚。成就四百年的汉室天下。在这其中,刘邦的权谋手腕使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起的很重要的作用。而他的这些手段归结起来有以下的原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用人方面熟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刘邦心里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有限,

  • 刘备入蜀后有什么执政措施?加强法制,依法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执政措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蜀后的执政措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璋统治下的益州,差不多是无政府状态。摆在刘备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百废待举的烂摊子啊。刘备成了益州牧,新人新气象,需要将益州改弦更张,建设成民富国强、上下团结、奋发向上的抗曹根据地。首先进行的是组织建设。治国重在治吏。

  • 为什么刘备要称帝?只因刘协已经被曹魏集团杀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称帝

    刘备为什么要称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荆州战事的急剧变化,可以说完全出乎刘备的预料。荆州战事逐步升级时,在刘备看来也不要紧,关羽是主动进攻,即便襄阳和樊城打不下来,退回荆州就是了,损失不大。偏偏孙权就背后下手了。自从入蜀之后,刘备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局面被孙权一举打破,

  •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衰败?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元盛世,衰败

    唐玄宗创立的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

  • 唐玄宗在治国上有哪些文化措施?大收群书,以广儒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文化措施

    唐玄宗在唐朝无疑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至少在他当皇帝的前期是这样。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开元年间,他“大收群书,以广儒术”,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对发展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秘书监马怀素认为,南齐王俭的《七志》,唐初的《隋书•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