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曾巩的诗词成就: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曾巩的诗词成就: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4/1/25 5:34:16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第一,纪实诗。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曾巩所生活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

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

与《追租》的主题思想类似的还有:描写虫灾肆掠、揭批官忧国忧民忧时的《边将》《胡使》《嗟叹》等等。曾巩的纪实诗除了对民生疾苦毫无遮掩地写实之外,还对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政局建言献策,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咏史诗。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发情怀。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

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第三,离别诗。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曾巩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临别时曾巩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

曾巩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此外,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标签: 曾巩诗词成就

更多文章

  • 苏轼的词作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词作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桃花源记》有什么思想感情?陶渊明是如何写出《桃花源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为什么清朝皇帝更偏爱蒙古女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皇帝

    翻开清朝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一条规律:即从清太祖、太宗,到清世祖和圣祖,蒙古曾出过四后、十三妃。那么清朝皇帝为什么偏爱蒙古女子呢?这究竟是真的出于喜爱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明代后期,蒙古族逐渐分成三大部分: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的漠西厄鲁特各部;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的漠北喀尔

  • 张良誓死跟刘邦的原因是什么?两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刘邦

    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宰相,弟死不葬,散尽家资只为复仇,这是张良的家室。出身布衣之家,不会经营也不喜欢双手劳动吃饭,常年游手好闲,后来混得一个亭长小官,额头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宽厚仁爱,不拘小节。这是刘邦发迹前的历史。下面趣历史小编

  • 刘邦是如何从一介布衣当上皇帝的?刘邦使用了哪些权谋手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皇帝

    从一介布衣起兵的刘邦,历经7年,先后灭秦亡楚。成就四百年的汉室天下。在这其中,刘邦的权谋手腕使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起的很重要的作用。而他的这些手段归结起来有以下的原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用人方面熟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刘邦心里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有限,

  • 刘备入蜀后有什么执政措施?加强法制,依法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执政措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蜀后的执政措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璋统治下的益州,差不多是无政府状态。摆在刘备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百废待举的烂摊子啊。刘备成了益州牧,新人新气象,需要将益州改弦更张,建设成民富国强、上下团结、奋发向上的抗曹根据地。首先进行的是组织建设。治国重在治吏。

  • 为什么刘备要称帝?只因刘协已经被曹魏集团杀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称帝

    刘备为什么要称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荆州战事的急剧变化,可以说完全出乎刘备的预料。荆州战事逐步升级时,在刘备看来也不要紧,关羽是主动进攻,即便襄阳和樊城打不下来,退回荆州就是了,损失不大。偏偏孙权就背后下手了。自从入蜀之后,刘备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局面被孙权一举打破,

  •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衰败?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元盛世,衰败

    唐玄宗创立的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

  • 唐玄宗在治国上有哪些文化措施?大收群书,以广儒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文化措施

    唐玄宗在唐朝无疑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至少在他当皇帝的前期是这样。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开元年间,他“大收群书,以广儒术”,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对发展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秘书监马怀素认为,南齐王俭的《七志》,唐初的《隋书•经籍

  • 历史上王阳明有哪些军事成就?四十三天平定宁王之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阳明,军事成就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赣剿匪王阳明在军事上有三个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