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明朝到了中后期的时候,领土面积大幅度缩水?

为什么明朝到了中后期的时候,领土面积大幅度缩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21 10:14:48

众所周知明朝十分有骨气,从不和亲,不赔款,也不割地,不纳贡。那么为什么明朝到了中后期的时候,领土面积大幅度缩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强盛时期的版图

明朝覆灭是在公元1644年,距今已过去了300多年。

到了今天,因为一些资料的缺失,人们对明朝的认识也存在一些局限,如今的历史学家就对明朝的版图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明朝是一个喜欢“到处搞册封”的王朝,有不少地方是只名义占有,不具有实际管理权。因此,如果把“是否有军事机构设置”,“是否有行政管辖体系”作为区分是否是明朝疆域的标准的话,那么,明朝的疆域也会缩水不小。

明朝建立是在公元1368年,开国皇帝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明朝建立初期,内陆并未完全统一。除朱元璋统治下的领土外,当时北方的河西、陕西、山西、东北等地都还在北元的掌控之下,西南方向的云南,则被元朝的梁王镇守。

就连曾经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明玉珍也割据着南方的一些土地,贵州土司也并未归附于明朝。朱元璋想要把这些“有主之地”纳入明朝的版图,就势必只能通过武力占据。

在这之后的4年间,朱元璋不断北伐,先后攻占了陕西、山西和河西走廊,在那里设置了布政使司,又逼迫蒙古势力从漠南地区退至漠北地区,就这样,漠南地区也落入了大明的囊中。

在消灭北元之后、消灭云南梁王之前,朱元璋先对“大夏”出了手。公元1370年,朱元璋打败明玉珍,夺取并设置了“四川省”。

在这之后,元朝辽阳行省长刘益、贵州土司先后表现出了归顺之意,辽东地区和贵州也就先后成了明朝的疆域。

镇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是一个厉害的对手,但他建立起来的大理国,在版图越来越大、能量越来越强的明朝面前也无法坚持太久,公元1382年,梁王战败,大理国覆灭,朱元璋在那里设置了云南省。这也意味着,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内陆。

内陆基本统一之后,朱元璋把征伐的目标放到了更北方。明朝大将蓝玉肩负起了这个重任,一度把明朝的势力范围“打到”了大呼伦贝尔一带,随着“兀良哈三卫”设立,这块领土也被划分到了明朝的版图里,归宁王统辖。

于是,到了洪武后期,明朝疆域的面积就达到了450多万平方公里。

大明达到最强盛,版图也达到最大,还是在朱棣称帝,明朝进入永乐时期之后。

朱棣也是一个热衷于开疆扩土的皇帝。在朱棣四处征战之后,明朝的军事势力逐渐扩张到了越南、黑龙江流域。即便撇开不实际管理的地区,明朝疆域的面积也有将近700万平方公里。这个时候,就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候。

“收缩政策”

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也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期。在这之后,明朝疆域一再缩水,到了末期,只实际掌控着两京十三省的汉人地区。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朱棣死后,明朝开始实施收缩政策。

早在洪武时期,朱元璋就有了构建天下秩序的野望,但基本实现这个野望的人是朱棣,他用的也不是朱元璋希望的“德化”的手段,而是用强硬的外交和军事镇压。

等到最有能力也最有魄力的朱棣离世后,后来的皇帝就很难再维持这样的局面,反而不得不采用收缩的政策。

朱棣去世后,即位的皇帝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能文却不尚武,是典型的亲近文人的帝王,而他病逝后,即位的明宣帝朱瞻基虽能文也能武,但在军事眼光、军事手段上,他也离爷爷朱棣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无力管辖这样一个庞大又不安定的帝国的时候,朱瞻基选择了收缩势力,也就是放弃“关外蛮夷”而重点管理中原。

朱瞻基放弃了朱棣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越南,使得越南复国。后来,他还放弃了明军进攻草原的据点,撤除了朱棣原先设置的奴儿干都司,明朝的势力也就退出了黑龙江流域,领土也缩水了不少。

“羁縻制度”

如果说仁宣时期,明朝因为身处第三个盛世,还保持着强大的综合国力,能够勉强镇压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话,那么,等到明朝由盛转衰后,其他的皇帝更失了先机,情况也就变得更加糟糕。

这个时候,明朝用于管理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羁縻制度”,就成了明朝领土一再缩水的第二个原因。

羁縻制度是中原王朝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利用当地贵族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初衷是好的,但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当地贵族在地区拥有强大的权力和势力,而动摇着中央的统治。

在洪武、永乐和仁宣时期,明朝身处三大盛世,有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即便地方想要叛乱,也很容易就能被中央镇压。

等到明朝由盛转衰之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下降,羁縻制度就越发显现了出来。

明英宗时期,明朝在北方的管理就出现了问题。北方瓦剌、女真日渐强盛,显露出了侵吞中原的野心。

明朝册封的兀良哈三卫从利益出发,尽数投降于前者,也就由友转敌,加入到了对明的作战。明朝被卷入了常年的战争。

在外敌的威逼下,明军不敌,一退再退,即便中途明英宗被俘、明代宗即位,短暂击退了瓦剌,到了成化年间,明朝的军事势力还是被逼着退出了漠南,基本收缩到了内陆。明朝的领土也就进一步缩水了。

类似的事情一再重演。后来,西北哈密等地区,随着吐蕃的强势崛起,也被划出了明朝的版图,西南方向,土司叛乱,明朝的统治就受到了动摇。而清朝崛起后,明朝的势力又退出了东北。到了后来,真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的土地,就只剩下内陆两京十三省。

明朝自公元1368年建立之后,一共传承了16位皇帝。他们秉承着祖训,从不割地,也不赔款,显现出了铮铮铁骨。朱棣死后,明朝即位的皇帝多不尚武,明宣宗放弃了开疆扩土的大好机会,采取了收缩政策,后来明朝由盛转衰,其余的皇帝也尝到了羁縻制度的苦果。

明朝领土一再缩水,也就成了可以预想的、也真实发生的事情。

标签: 明朝领土面积

更多文章

  • 如果刘禅是一代雄主,他会如何秀出自己的存在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雄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假如刘禅是明君,蜀汉会有怎样的未来,能一统三国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刘禅如果像他父亲刘备一样有远大抱负,就一定会努力培植自己的亲

  • 古代没有经过农民起义建立起的王朝,为什么都会在短时间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农民起义,唐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数不尽的王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古代没有经过农民起义建立起的王朝,国祚都很短,而经过农民起义的动荡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享国时间都比较长,这里的长久,一般以200年为界线。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但凡没有经过农民起义建立的王朝,则一般比较短命,比如

  • 辕门射戟时,吕布射箭的神威真的只停留在表面上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辕门射戟,吕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布辕门射戟,只是一场比武,为何能让大将纪灵同意退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吕布被孙坚一枪击倒吕布曾经带领西凉铁骑的人来到大泽一处,

  • 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怎么评价李渊负责的后勤?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渊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后勤究竟发挥

  • 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谥号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导致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始作俑者”

  • 芳林门的位置有何特殊意义?李世民为何要派人控制此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芳林门,李世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为什么要专门派

  • 在对待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问题上,谁才是主要责任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黑闼,起兵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是秦王李世民战后处理不当

  • 李显为何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反而非常猜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显,神龙政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感谢帮助自己复位的“神龙

  • 长孙无忌为什么阻扰唐高宗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无忌,唐高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反对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

  • 三国时期,张飞的表字究竟是“益德”还是“翼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表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的字在历史上是“益德”,小说为什么写成“翼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张飞的字是怎么从“益德”变成“翼德”的文献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