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科举中竟设置了童子科?这样设置的意义在哪里?

唐代科举中竟设置了童子科?这样设置的意义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1/16 8:00:18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为了最大限度将这些早慧儿童培养起来,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但是这其中又诞生了许多波折,导致最后没有发展起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科举中,尚有专为早期教育成功者设置的童子科。这是汉魏时期就有的传统,就是12岁以下、至少能背诵一部儒家经典的早慧儿童,可由郡国向中央荐举,经面试合格,授童子郎,就是“少儿后备干部”。

汉顺帝时尚书令左雄倡议将察举孝廉的年龄限制确定为40以上,其实左雄也赞成梯队式的干部培养办法,当时有“汝南谢康、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就是经他本人奏拜为童子郎的。还有,《三国志》卷十五记:司马朗12岁试童子郎,监试官见他“身体壮大”,怀疑他实际年龄早已超标,于是严加盘问。司马朗气愤地说:“我这么大块头是天生的,我虽然稚弱,却没有羡慕高官的风气,折损自己的年龄以求早成,这不是我的志向!”儿童背诵一部儒家经典,并非特别难的事,可是因为一旦通过,就是入仕捷径,因此考场上以大小伙子冒充童子军的,大有人在,即司马朗所讲的“损年以求早成”。何况那时还没有骨龄检测这种技术手段,监试官什么的则完全可以收买。

唐朝举童子的条件比前代更严,年龄多限制在10岁以下,而且必须由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推荐。武则天时,裴耀卿8岁,试《毛诗》、《尚书》、《论语》及第。还有一个丘,11岁通过童子举及第,别人诵经,惟独他自己要求作文,于是声名大扬。

童子获得做官资格后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授官呢,我们仍以裴耀卿、王丘为例:裴耀卿8岁及第,“弱冠拜秘书正字”,就是20多岁才授职。王丘则是“弱冠,又应制举”后,才授职奉礼郎的。但相比30岁获得做官资格的人,到40岁才能登堂上任的平均水平,举童子的上岗时间应该说大为提前了,于是“望子成官”的家长都想钻营这条捷径,猫腻在所难免。

所以到唐德宗时,礼部侍郎杨绾上奏请求废除这一“侥幸之路”。往后停复无定,可见其争议之多,大概和今天的“奥数”是否应该举办不相上下。

标签: 唐代童子科

更多文章

  • 最好的权谋手段是什么?赵匡胤教你用诚信征服一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诚信

    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见钱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赵普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本是利国利民,只因贪图享乐被骂是暴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大运河

    我国有两个著名的结束了乱世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文韬武略堪称千古一帝,继承人却都扶不上墙导致二世而亡,那两个朝代就是秦朝跟隋朝。(虽然秦朝真正来算是三世而亡,但最后的子婴只有个"秦王"的称号,降级了,并且是被推出来"背锅"的,所以一般秦朝还是算二世而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隋文帝到底传给隋炀帝哪些好牌?隋炀帝有没有按照去做?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文帝,隋炀帝

    604年8月13日,开创了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去世,他与独孤皇后的嫡次子杨广,继承了皇位,是为隋炀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炀帝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然而,他继位后,将隋文帝传给他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导致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形成群雄并起格局。最终,隋炀帝只当了14年皇

  • 禅让制起源于什么时候?为何说尧舜时期不是真正的禅让?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禅让制,尧舜

    “禅让制”是指华夏上古时代,帝尧和帝舜这两个帝王没有将天下共主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唯贤是举的传给了更有才能之人的故事。帝尧晚年将大位传给了舜,而帝舜晚年又将大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尧舜禹之间的权位传承被西汉司马迁记载于《史记》之中,世人将那段历

  • 黄帝的女儿有多可怕?竟没人喜欢和她呆在一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帝,女儿

    黄帝的女儿是谁?为什么人人都避着她不喜欢她?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蚩尤唤起了浓密的大雾,使得皇帝的士兵们无法辨别东南西北。无奈之下,皇帝只好让应龙云布雨来制服蚩尤。但是没料到的是,蚩尤请来了雨师与风伯,先弄出了猛烈无比的大风雨,吹的皇帝军队连脚都站不住,纷纷逃散。站在山顶上观战的黄帝见情景,只

  • 为何会有人认为杨贵妃没有自杀,而是被调包计所救后逃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自杀

    杨贵妃自杀于马嵬驿的说法,是正史的记载。如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意思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在搬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太婆借此大发其财

  • 为了帮李隆基能够将杨玉环封为贵妃,李林甫用了什么办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隆基,李林甫

    杨玉环自小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孩子,她的母亲生下她之后就死了,其父蜀州司户杨玄琰不久也抑郁身亡。一出生就连“克”双慈,杨家人觉得这个乳名玉环的小女孩有些命“硬”,因而谁也不想好好照顾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多亏杨玉环的叔父,其时正在河南府担任士曹的杨玄珪出面收留了小玉

  • “长平之战”造就了“战神”白起,但最初秦军的指挥官是王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的指挥官是“战神”白起(他因为在战后“坑杀”赵国的几十万俘虏,而坏了名声,以至于在后世的影响,远不如“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其实小编曾窃以为,如果不是白起有这么个大“大污点”,他很有可能在后世的影响会超过项羽。)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最初秦军的指挥官并非白起,而是《大秦

  • 邯郸之战:秦国军队十万人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邯郸之战,秦国

    邯郸之战是由之前长平之战引起的但是两场战斗的结果却天差地别,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将白起想乘胜追击直取邯郸,但是秦国的相国范雎,却因为妒忌白起再立战功,于是劝说亲王嬴稷,答应了楚国的和谈请求。哪知道已经割地的赵国改变了主意,欲与东方诸国合纵抗秦,于是秦王嬴稷再度发兵攻打邯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蜀汉灭亡之时才明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蜀汉

    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最精锐的白毦兵来驻守。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此乃是诸葛亮写给东吴哥哥诸葛瑾的书信,信中言明驻守永安城的乃是白毦兵人数万余,如果按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