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宋朝时期,雁门关这里上演了哪些悲壮的边塞战事?

在宋朝时期,雁门关这里上演了哪些悲壮的边塞战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1/17 6:10:58

在山西忻口以北的雁门山处,有一处天下雄关。在古代,此关作为天险抵挡着数不尽的北部塞外游牧民族的侵袭,从春秋战国的胡服骑射,到唐代的北镇突厥,直至家喻户晓的守关忠烈杨家将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这便是被誉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此关屹立于险峻的雁门山一处山口中,成为扼守塞外到中原的咽喉,因此自古便有得雁门关者,可直取中原的说法。此外,这里也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最为壮烈和悲情的地方,乔峰逼退契丹百万大军而后跳崖自尽于雁门关外,如此悲情壮义之举也是于此。

今天就来说说雁门关在宋明两代走过的历史风云。

宋朝时,雁门关成为大宋抵御辽国南下的门户,在这里,上演了太多悲壮的边塞战事。后来到了明朝,这里则成为了万里长城的一个关键枢纽,是防卫北方少数民族铁蹄的“钢铁防线”。

一、北宋铁血边城

北宋年间的雁门关,上演着数不清的宋辽双方的你争我夺,无数边关将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早先,北宋方面的战略意图并非只限于防御,当时宋太宗赵光义的目标是北伐,意图收回自古便属于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尤其是属于燕云十六州核心的幽州地区,以图完成最后的统一,而此时的幽州在辽人牢牢地掌控之下。

时值979年,宋太宗刚刚攻克最后一个五代十国割据政权北汉,借着兵锋正盛士气高昂,意图一鼓作气继续攻取燕云十六州,尤其是核心地幽州。然而,由于轻敌冒进,宋军虽然暂时攻克了涿州、顺州、蓟州等,甚至围困了幽州,但由于幽州久攻不下,后来辽军援军赶到,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宋太宗甚至中箭负伤,只得败退,最终,宋太宗亲征的第一次北伐失败,辽军乘胜反扑,不过大多被宋军击退。

次年,980年,辽军10万进攻雁门(代州),所幸潘美杨业最终联合击退了进犯雁门关的辽兵。

在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宋朝方面还是收回了太行山以南地区(今属山西东北部)的云州、朔州等部分燕云地区的州县,而后宋太宗命潘美总领北部边防事,着令杨业、王侁镇守雁门关所在之代州和以北的云州附近等地,随时有依托雁门关之险势与辽一决雌雄之态。

为了加强雁门关的边防,杨业陆续在雁门关附近地区兴建军寨,屯兵驻守,加强工事,愈发巩固雁门关铜墙铁壁的优势。

公元986年,宋太宗组织三路大军发动雍熙北伐,命潘美(西路军)进行第二次北伐,以将领杨业和王侁为先锋,以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战略目标,出雁门和往北向幽州进发,但是遇到辽军的拼死冲击,两位将领所领之宋军耗尽兵力折损了前期的辽军战力,但是辽军援军很快到达,兵力远胜于宋军,杨业拼死战到最后,都未迎来援军,最终宋军战败。

从此,北宋也由正面出击转为主动防守,对北伐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宋真宗时代,澶渊之盟后,北宋边关战事也趋于平定,雁门关才真正迎来了百年的平安之态。

而由此雁门关也成为宋代边城战争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传扬开的杨家将故事,更为雁门关增添了许多的忠义热血色彩。为纪念杨业镇守雁门关的功绩,边民们在雁门关关北口附近也建起了杨将军祠,以悼念英勇的杨家将。

然而在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下,积贫积弱,加上与辽定盟,北部边境军事守备更是趋近荒废,久而久之,雁门关等边关的和平常态也是变为稀松平常,军备得不到重视,以至于北宋末期金人铁蹄直破边关,踏碎了徽钦二帝的盛世久安梦。

二、明代固若金汤的长城枢纽

明代时期,统治者们深知数百年前宋代积贫积弱的原因,所以大明素来便倡导以武立国。明代统治者们,也有着极强的血性。

开创明朝的太祖朱元璋自起义军而起,南征北战,更是北伐将残元蒙古打得四分五裂,一举收复了宋代一直丢失的燕云地区,并开拓辽东,纳入大明王朝治下版图。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应当是大明所有在位君主中,最有血性的,他多次亲征蒙古,打到了蒙古人的老窝,并迁都北京,坚持“天子守国门”的铁律。

而位于明朝北部边防的雁门关则是成为明朝长城防线的一部分,与居庸关、山海关共同成为明朝拱卫京师的三大门户,同时朱棣在长城内外都设置了诸多卫所,驻屯重兵,以维持长城内外的铁壁防线,加上朱棣对北方游牧民族向来坚持以战止战的铁腕政策,所以北方战事不断,所以明朝对于雁门关是极其着重地进行巩固,建起了更加牢固可靠的城墙和各种防御设施,并与长城链接,雁门关迎来了历代发展的重头戏。

如今,在山西雁门关旧址仍然可以看到恢弘庞大的明代军事边城工事建筑,如此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向后人诉说古代可歌可泣的边疆战事,印证着那不少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往事。

明英宗时期,明朝在土木堡惨败,英宗被瓦剌所俘虏,此时明朝第一次面临亡国危机,好在大明血性将士和臣子占据了明王朝的主导,凭借着北部长城三关的防御和各地勤王之师的援助,在大臣于谦等名臣的主导下,打赢了瓦剌围困首都北京的战争,而雁门关居庸关等关隘的守军,也将瓦剌南下的铁蹄扼制在防线之外,阻止了瓦剌南下侵袭中原的步伐。

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雁门关

明朝宪宗成化时期,由于英宗一朝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成化帝只得是慢慢地补窟窿,这才再度将有些开始颓弱的北部边防再度拾起,雁门重地,也再度发挥了它镇北三关的重要作用。

纵观雁门关走过的历史风云,果然不负中华第一关之名,在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变迁下,历经多少的国破家亡和风雨飘摇,却依旧岿然不动地守护和见证中华民族的兴衰。雁门之险,在于护佑国人、庇护国家,是中华历代忠魂所在,护国之关的代表。

标签: 宋朝雁门关

更多文章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桑梓,古代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长期闲居在家时,他如何对猫起了兴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游,猫

    说起陆游老先生,我们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爱国标兵。整日介想着收复中原。勤奋小达人。一辈子写了上万首诗。催泪扛把子。一曲《钗头凤》,哭煞无数人。然而,你以为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嘛?才不是嘞!陆老先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是这样滴:没错,他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铲屎官!下面趣历史就来扒一扒,陆老先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

  • 刘备为何却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赵云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篡汉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这三个政权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华夏大地东汉时期的结束,从此进入了三国鼎立的时期。在这历史时期人才辈出,名臣、武将更是家喻户晓,明朝初年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将这一历史时期,写成长篇小说《三国演

  • 都说“秦晋之好”,晋国为何却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国,秦国

    许多人都听说“秦晋之好”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两国之间多次联姻,建立起了盟友的关系。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在秦国发展的过程中,晋国成为秦国最大的阻碍,双方多次交战,而秦国败多胜少,其东进中原战略遭到遏制。那么,晋国和秦国之间有哪些恩怨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在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都被谁占为了己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

    襄樊战役是关羽的高光之战,因为在这一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同时这一战又是关羽的落幕之战,关羽在被东吴以及曹魏两方夹攻的情况下,最终兵败麦城,当关羽从麦城突围的时候,却不慎被东吴小将马忠用绊马索绊倒被俘遭擒,最后被孙权下令斩杀,自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纵观关羽的一生战绩颇多,斩颜良诛

  •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西凉军为何愿意报仇攻入长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董卓,西凉军

    董卓在东汉末年可谓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出生于陇西临洮,早年喜欢行侠仗义,经常到凉州羌人部落游玩,结交了一帮羌人首领,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基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在成年后,参与了抵御匈奴游牧民入侵的战争,董卓率领军队击败了来犯的匈奴人,并通过后来的一系列战争,

  •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童子科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为了最大限度将这些早慧儿童培养起来,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但是这其中又诞生了许多波折,导致最后没有发展起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科举中,尚有专为早期教育成功者设置的童子科。这是汉魏时期就有的传统,就是12岁以下、至少能背诵一部儒家经典的早慧儿

  •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鹿鸣宴

    正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古代为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就叫鹿鸣宴,它起源于唐代,至明清两朝还在沿用。据史书《新唐书》记载,鹿鸣宴的举办时间一般在放榜的次日,因会在宴席上演奏《诗经》中的《小雅·鹿鸣》而得名,是由周代的礼仪演变而来的一种聚会形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驸马,古代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在我国古代历朝中,没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是不可以纳妾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知道古代达官贵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却鲜少听说驸马有个三妻四妾的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面阻止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命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阆中,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赵云跟随自己坐镇益州。同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军大将曹仁,又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操认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怕汉献帝受到惊吓,甚至都有了迁都的打算。但是关羽身后的孙权开始不老实起来,他派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