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面阻止一下?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面阻止一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3/12/6 13:51:40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命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阆中,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赵云跟随自己坐镇益州。同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军大将曹仁,又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操认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怕汉献帝受到惊吓,甚至都有了迁都的打算。但是关羽身后的孙权开始不老实起来,他派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北方的曹操得知消息率大军强攻荆州军,关羽腹背受敌,只好撤退到麦城。关羽派廖化突围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孟达求助,可是关羽在平日中过于高傲,和这两人的关系都不好,二人都不想趟这趟浑水,最终关羽父子被东吴猛将潘璋杀害,荆州也尽数落到东吴手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决心为关羽报仇,毕竟荆州失了,二弟死了,他心中怎能痛快?他率领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准备进攻东吴。此时的孙权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修书一封给刘备,答应将荆州及孙夫人送还给他,两家罢手言和,可刘备怎能善罢甘休!如果他答应了孙权的请求,那不就成了贪图美色权贵的小人吗?当初兄弟三人桃园结义,向天地许诺不同生但同死,如今二弟中途抛弃他和张飞哥俩,尸首尚不能完整,刘备每每想到这儿,不禁潸然泪下。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以蜀汉的惨败收场,不仅十万精锐灰飞烟灭,就连汉昭烈帝本人也在白帝城病逝,这一战是蜀国遭受最惨烈的战役。那么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面阻止刘备一下呢?首先我们翻阅史料,当时诸葛亮在朝堂上并没有反对刘备,但是并不能排除诸葛亮在私下找刘备谈话,但当时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攻打东吴是刘备亲自下的命令,如果诸葛亮公然反对,势必会让朝堂大臣分为两派,一方面主和,一方面主战。这和当年东吴面对曹操大军侵袭的状况是一样,张昭等文臣主和,周瑜潘璋等武将主战,孙权本人则摇摆不定。但是如今的状况却不同,刘备本人主战,三弟张飞自然也是主战,朝堂上没人主和,诸葛亮自然也不敢当出头鸟。

其次当时蜀汉新立,攻打东吴又是刘备第一次对外战争,如果军师诸葛亮极力阻止刘备,保不定刘备直接让他回卧龙岗种菜。得知刘备战败的消息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话,道出自己不敢劝谏刘备的原因,“若法孝直在,则能止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法孝直指的是蜀军前军师——法正,他以直谏出名,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处于劣势,为了保护主帅的安全,将领们都纷纷劝谏刘备撤退到后方,但是刘备丝毫不为所动,仍旧在箭矢抛石中穿梭。这时身为文臣的法正冲到刘备身边,和他一同战斗,刘备疾呼道:“孝直避箭”。法正这时不慌不忙地答道:“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这才退出战斗,众人纷纷赞叹法正的机智。诸葛亮虽然是个智者,但他在劝谏方法上不如法正,他根本无法劝动刘备这个倔人。但是法正已经在公元220年因病去世,如果法正还在,必然能够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孙乾、简雍、糜竺这三人,在刘备身边是如何被定位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孙乾

    孙乾、简雍、糜竺都属于早期跟随刘备漂泊之人,在刘备身边多做谋划、游说之事。此三人中,糜竺是名望最高的,早期在陶谦处担任别驾从事,陶谦去世后便奉命跟随刘备,在吕布掳走刘备妻子时,将其妹嫁给刘备,也就是糜夫人。因世家从商,资产颇丰,在刘备创业初期,给予刘备不少财富以充军资。在曹操上表为糜竺和其弟糜芳请封

  • 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周朝时期为何是这样的状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朝,礼节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战争一向是不少的,而战争的目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战胜对方,而且战争总是极其惨烈的,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所以就给人一种,战争总是很野蛮的印象。然而在我国古代,周朝时期,战争却未必如此,当时在打仗的时候,领导人之间还是会相互行礼的,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但是为

  • 自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在当时为什么长期地延续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平王,东迁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王朝,西周和东周一共存在了791年,不过光是东周就有514年。当然东周一般我们叫春秋战国,这样听起来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影响力和统治力每况愈下,导致各国诸侯雄起,周天子的政权以名存实亡。周平王在建立东周的时候,还能掌握大权,有人说这是与他迁都有关,从结果来

  • 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为何却心如绞痛以及哭湿草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常遇春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另一个元朝皇帝。此时的元朝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南方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与元朝决战的资格。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派出25万大军进攻元朝。带兵打

  • 李旦登上帝位之时,谯王李重福凭什么能发动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重福,李旦

    唐隆之变后,相王李旦登上帝位。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心中不服,洛阳人张灵均趁机劝说:“大王乃中宗长子,当为天子。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则天下指麾可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重福是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他的母亲是谁,史书已无从可考。唐高宗时期,年仅三

  •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武力水平如何?李世民为啥敢以一追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建成,李世民

    我国古代的众多宫廷政变中,哪一场最特殊?当然是玄武门之变,这是唯一一场由主角们亲自上阵、以个人武力定胜负的政变:觊觎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时任太子、大哥李建成,其后却差点被弟弟李元吉勒死,最终靠着及时赶到的部下捡回一条命。以双方当事人亲自决斗决高下、而非通过群体械斗定输赢,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政变

  • 袁绍的实力强于曹操,为何还会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绍,曹操

    公元199年,袁绍在统一河北之后不久,他就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入许都,以此一统北方。虽然袁绍实力强大,资历雄厚,但曹操并不担心被袁绍击败,他通过事先的部署,成功地赶在袁绍发起进攻前占据了关键的据点要塞,为后来拖住袁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曹操还在袁绍还未集中兵力攻打他时,率先集结优势

  • 论及刘备这位蜀汉皇帝,他真的是以平民、草根起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蜀汉

    历史上的很多平民皇帝、草根君主,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四世三公的袁氏、太尉之子的曹操、世代在吴地为官的孙氏相比,刘备这种幽州小吏的儿子自然要显得普通得多,短暂的“织席贩履”生涯自然也就成为了其前半生的重要注脚,假如他真的有一位贵为三公的父亲,又怎么会被塑造成平民、草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尉迟敬德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李世民到了庆善宫,这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于是心生感慨,摆开宴席,台上载歌载舞,台下群臣就坐,高谈阔论。本来是一桩好事,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宴会,正是因为尉迟敬德,给这热闹的宴会泼了一勺冷水。宴会的座位有排序,按照尉迟敬德的功劳,应该坐在最前面,但前面却已经有人在

  • 都说李善长擅于谋略,他最后为何却沦落到被朱元璋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称帝之后,对于昔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