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为何却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

刘备为何却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1/17 10:09:39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篡汉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这三个政权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华夏大地东汉时期的结束,从此进入了三国鼎立的时期。

在这历史时期人才辈出,名臣、武将更是家喻户晓,明朝初年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将这一历史时期,写成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并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四大名著”之一,流传千古,让世人更加了解这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曾有这样一位武将,他身披银甲手持银枪,智勇双全:长坂坡单骑救主忠心不二;单枪匹马从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独当一面;此人正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但是刘备在临终之前却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这是为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08年,曹操大军挥师南下。此时的刘备与曹操的实力相差甚远,根本无力抵御曹操的军队,刘备一行人只好带领百姓向南面撤退,赵云则护送刘备的家眷。

此时曹操的军队已经占领樊城,很快就会抵达这里,刘备手里的将士劝他不要顾及百姓,先赶往江陵,但是刘备不忍心,仍然带着百姓撤退。

经过曹操军队一夜的追杀,此时刘备只有几百士兵,他的妻儿、赵云和百姓全都不见了。刘备大哭,有人说赵云投奔了曹操,然而刘备始终不信赵云会做出投靠曹操的事情。

张飞见状,手持丈八蛇矛,带领二十骑兵在长板桥上等待赵云。此时,赵云正在曹军中纵横千里,他定要寻到二位夫人和少主,不然他没有颜面再见到刘备。

此时,刘备的家眷被曹操的军队围困在长板坡,赵云先是在一群百姓中找到了甘夫人,将其护送回去。随后,赵云从一名百姓中得知糜夫人在一处断墙后,便立即赶往糜夫人藏身之地,之后赵云更是三请糜夫人上马。

但是她为了将刘备的子嗣安全护送出去,为了不拖赵云的后腿,便跳井自杀了。赵云抱起阿斗,从百万曹操军中杀出重围,将阿斗平安送到刘备的面前,此事一出,就连曹操也忍不住评价其为“真乃虎将也”。

赵云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众望所归。公元214年,刘备进入西蜀占领成都,并降服马超,在听取其部下的建议,向汉中地区进发。

在老将黄忠的带领下,将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斩首,在得知夏侯渊的死讯后,曹操便亲自出征。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准备大量的物资运往前线,赵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夺取曹操军队物资的机会。

赵云在将其主力全部交给黄忠截取军需时,黄忠却迟迟没有回来。赵云便率领部队去查看,在途中却遇到了曹操的军队,赵云率众浴血奋战,突围而出。但是其部下因受伤无法突围,赵云便再次进入敌军中,将他们解救出来,最后曹操军队战败而逃。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同年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册封为“五虎上将”。也就是在这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部下所杀害。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要出兵攻打东吴。

这时赵云上谏说:“我们讨伐的目标不是东吴,而是曹魏,若是将曹魏击败,东吴自然会臣服,现在还不是出兵讨伐东吴的时机。”但是,此时的刘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有听进赵云的谏言,执意出兵讨伐东吴。

蜀吴两国战争持续一年之久,陆逊在夷陵采用火攻,战争的结果是刘备战败。其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到白帝城,蜀国的国力继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又一次国力锐减。这时赵云率领援军抵达,陆逊得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战机,又担心曹魏偷袭,便率领军队撤军。

刘备战败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便离开了人世。

刘备在世时,非常信任赵云,但是却不愿意重用。因为赵云过于正直,赵云虽然武艺高超,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处理官场的关系。

在刘备刚刚占领成都的时候,刘备想要给众将士封地。这时候赵云站出来反对刘备的做法,赵云认为,现在刚刚占领此地,要先安抚民心,使百姓的生活得到稳定,才是重中之重。赵云是典型的儒将,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要保障地区的发展,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可刘备又何尝不知道此事呢?

但是刘备是众将士的主公,是他们的领导人,跟随他征战沙场的将士们,也想要得到安抚。换句话说,刘备手下的士兵也是百姓,若不安抚、奖励他们,他们很有可能会心生怨念,不再为自己卖命了。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担任北伐的重任,辅佐刘禅,但是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军撤退。此时的赵云已是老将军,但是赵云却依然不失当今七进七出曹军的风采,率领部队为诸葛亮断后。归来时诸葛亮想要封赏赵云,但是赵云因战败没有颜面受封赏,将封赏的物品全部充公,留作下次北伐。

由此可以看出赵云做官清廉,没有野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管是谁都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这样可以在朝堂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赵云却在朝堂之中“单枪匹马”,自然话语权相对较少。

而在刘备的心里,固然是非常信任赵云的,他能在百万曹军围困的局势之中,将刘禅完好无损地解救出来,完全对得起刘备曾称赞赵云的一句话——“一身都是胆”。可也正因为如此,表明了赵云只适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战场之中展现属于他的个人价值。

若是让赵云在朝堂之中发展,以赵云的性格定会得罪百官,引起争议。因此刘备在临终之前才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实际上这或许是刘备,为了帮赵云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是保护赵云之举。

在历朝历代,赞誉赵云的佳话数不胜数,从汉末三国时期直至今日,赵云一直是以盛气凌人的形象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在全国各地,都有纪念赵云的祠庙,甚至在中国戏曲界,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曾扮演过赵云,使其栩栩如生,拥有“活赵云、活子龙”的称号。

标签: 刘备赵云

更多文章

  • 都说“秦晋之好”,晋国为何却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国,秦国

    许多人都听说“秦晋之好”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两国之间多次联姻,建立起了盟友的关系。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在秦国发展的过程中,晋国成为秦国最大的阻碍,双方多次交战,而秦国败多胜少,其东进中原战略遭到遏制。那么,晋国和秦国之间有哪些恩怨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在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都被谁占为了己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

    襄樊战役是关羽的高光之战,因为在这一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同时这一战又是关羽的落幕之战,关羽在被东吴以及曹魏两方夹攻的情况下,最终兵败麦城,当关羽从麦城突围的时候,却不慎被东吴小将马忠用绊马索绊倒被俘遭擒,最后被孙权下令斩杀,自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纵观关羽的一生战绩颇多,斩颜良诛

  •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西凉军为何愿意报仇攻入长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董卓,西凉军

    董卓在东汉末年可谓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出生于陇西临洮,早年喜欢行侠仗义,经常到凉州羌人部落游玩,结交了一帮羌人首领,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基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在成年后,参与了抵御匈奴游牧民入侵的战争,董卓率领军队击败了来犯的匈奴人,并通过后来的一系列战争,

  •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童子科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为了最大限度将这些早慧儿童培养起来,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但是这其中又诞生了许多波折,导致最后没有发展起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科举中,尚有专为早期教育成功者设置的童子科。这是汉魏时期就有的传统,就是12岁以下、至少能背诵一部儒家经典的早慧儿

  •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鹿鸣宴

    正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古代为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就叫鹿鸣宴,它起源于唐代,至明清两朝还在沿用。据史书《新唐书》记载,鹿鸣宴的举办时间一般在放榜的次日,因会在宴席上演奏《诗经》中的《小雅·鹿鸣》而得名,是由周代的礼仪演变而来的一种聚会形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不可以纳妾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驸马,古代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在我国古代历朝中,没有明文法律规定驸马是不可以纳妾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知道古代达官贵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却鲜少听说驸马有个三妻四妾的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面阻止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命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镇守阆中,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赵云跟随自己坐镇益州。同年7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军大将曹仁,又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操认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怕汉献帝受到惊吓,甚至都有了迁都的打算。但是关羽身后的孙权开始不老实起来,他派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 孙乾、简雍、糜竺这三人,在刘备身边是如何被定位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孙乾

    孙乾、简雍、糜竺都属于早期跟随刘备漂泊之人,在刘备身边多做谋划、游说之事。此三人中,糜竺是名望最高的,早期在陶谦处担任别驾从事,陶谦去世后便奉命跟随刘备,在吕布掳走刘备妻子时,将其妹嫁给刘备,也就是糜夫人。因世家从商,资产颇丰,在刘备创业初期,给予刘备不少财富以充军资。在曹操上表为糜竺和其弟糜芳请封

  • 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周朝时期为何是这样的状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朝,礼节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战争一向是不少的,而战争的目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战胜对方,而且战争总是极其惨烈的,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所以就给人一种,战争总是很野蛮的印象。然而在我国古代,周朝时期,战争却未必如此,当时在打仗的时候,领导人之间还是会相互行礼的,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但是为

  • 自周平王东迁后,东周在当时为什么长期地延续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平王,东迁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王朝,西周和东周一共存在了791年,不过光是东周就有514年。当然东周一般我们叫春秋战国,这样听起来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影响力和统治力每况愈下,导致各国诸侯雄起,周天子的政权以名存实亡。周平王在建立东周的时候,还能掌握大权,有人说这是与他迁都有关,从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