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会怎样?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如果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会怎样?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87 更新时间:2024/1/19 15:53:47

每当人们提及明末,总免不了要说起一人,此人就是魏忠贤。魏忠贤少年时家里贫寒,早年间成了混迹街头的无赖。后来,魏忠贤就自宫了。通常来说,对自己狠的人,大都能混出个样子来,魏忠贤也确实在太监这一行业里混到了顶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忠贤进宫后,巴结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朱由校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对客氏很好,等到他当皇帝之后,还将其封为奉圣夫人,与朱由校的关系分外密切。魏忠贤与客氏攀上关系之后,在皇宫里头便一路高升。至于他是用什么法子巴结到客氏的,也有人说是因为魏忠贤是个假太监,当然,这件事情并没有史料做支撑。

有了客氏做靠山,魏忠贤深得皇帝的重用,甚至拥有了代批奏折之权。朱由校对政务不上心,魏忠贤便借此机会权倾朝野,还自封“九千九百岁”,朝堂上下都得听魏忠贤调遣。直到朱由检即位后,才将魏忠贤给除掉了。史载魏忠贤祸乱超纲,做了不少恶事,朱由检当了皇帝后除掉魏忠贤实属正常,可为何人们却会说如果不除魏忠贤,明朝就不会亡呢?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末年,起义频发,说明朝是因为这些流寇而亡还差不多。但是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史书上记载的农民起义却只发生过一次,为何崇祯皇帝时,却会发生如此多的起义呢?

朱由校一心扑在木工上边,对于朝政从来不管,而魏忠贤虽然仗着自己的权势贪得大量的钱财,倒也并不是一点事儿也不办,可是崇祯也是一个十分尽职的皇帝呀,难道他用错了方法?确实如此。魏忠贤实行了一个收工商税的政策,以此来充盈国库,同时也是想给自己趁机捞点钱。况且当时边境也发生了战乱,若是没有军饷,军队连仗都不好好打。

崇祯把魏忠贤一派的阉党除掉之后,东林党就上位了。东林党之中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士大夫,江南在当时是全国工商业的重心,既然他们上位了,自然也会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停收工商税和矿税。

朱由校时期,每年仅征收茶税就能收到江南的二十万两,可是到了崇祯时期连一半都收不到。国库之中少了一大笔钱,国家打仗发不了军饷,那就只能让农民缴税来充实国库了。崇祯十分节约,他也知道农民也没钱,于是便又实施了类似于裁汰冗员、减少开支之类的方法,还取消了各地的驿馆。虽然这确实节约不少钱,但是之前在驿馆之中工作的人却因此失了业,李自成便是这些无业游民中的一个。

当然也有人说崇祯恰巧遇到小冰河期,这实属天灾,可是既然粮食已经减产,朝廷为何还要对百姓加重税收呢?百姓们走投无路,只好造反,东林党又不肯为自己的利益相让,这就导致流寇遍野。虽然说历史上的东林党每个都极其清廉,可是满清入关将前朝东林党抄家时,除去那些个别的清廉官员外,在其余官员家中都抄没了一笔数量不小的钱财。

魏忠贤征收工商税实则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东林党被魏忠贤死死压制,他也因此被东林党视若仇敌。等到朱由校死后,东林党就在除掉魏忠贤一事上出了大力。而东林党的势力增强,却导致农民的赋税增加,流寇增加,所以说,明朝灭亡和东林党脱不了干系。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始终站在崇祯这边的,居然只剩下了一个太监。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崇祯应该不会是亡国之君吧!

标签: 魏忠贤明朝

更多文章

  • 福建省是如何得名的?探索福建省历史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福建省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福建省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北边是浙江,西边是江西,西南边是广东省,东边隔着台湾海峡和台湾相望,连接东海、南海通太平洋,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

  • 山东省是如何得名的?探索山东省历史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山东省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山东省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山东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黄河下游,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与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接壤。山东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15.9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

  • 孙膑教田忌赛马的故事是怎样的?孙膑用了什么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膑,田忌赛马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膑教田忌赛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王及宫廷贵族们押赌赛马。每次比赛都押下黄金百两的赌注。尽管他在战场上如何叱咤风云,战功显赫,但是在赌场上他却屡遭失败。一天傍晚,田忌家来了位风尘尘仆仆的客人,此人虽着一身布衣,但气度不凡。

  • 齐君王后解玉环的的故事是怎样的?玉环最后被解开了吗?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君王后,解玉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齐君王后解玉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王派使者拿着一套玉连环,专程送给齐君王后。使者说道: 我们国王听说齐国的老百姓都很聪明,你是一国之后,就更聪明了。聪明的王后。您一定有办法解开这套玉连环喽!齐君王后接过玉连环,左看右看,不能解开。秦国的使者站在一边窃

  • 宋朝的“五大名窑“分别是什么?他们有怎样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瓷器

    你知道中国的“五大名窑”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国陶瓷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宋朝时期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他们被并称为中国的"五大名窑"。也就是因为宋朝大力发展瓷器行业,使得烧制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也是因为他们的出现,中国算是正式进入了观赏器皿"瓷

  • 行省制是古代哪个朝代开创的?为何创立之后没有出现过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行省制,叛乱

    行省制是古代哪个朝代开创的?为何创立之后没有节度使那样的叛乱?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中央集权下的行省制是如何巩固当时的统治政权的,为什么行省的权利之大却没有发生过叛乱?行省制起源于元朝,忽必烈在朝廷设置中书省以统领全国政务问题,在地方又各设10个行省,全部由中书省管辖。元人虞集曾说:“中书省以治内,

  • 古代神童之黄童一语救万民,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黄童一语救万民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连年征战,老百姓深受其害。陈留外黄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在紧急关头,一语震醒项羽,使万名百姓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这孩子虽然没留下姓名,但他机智勇敢的事迹却广泛流传。为记述方便,我们就称他为黄童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外黄

  • 古代神童之韩信少年机智过人,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韩信少年机智过人

    韩信,淮陰(今江 苏省淮陰市)人,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由于他相貌平平、口齿笨拙,常被世人看不起,曾受“胯下之辱”。他初投项羽,不被重用;后投刘邦,因官小而逃离;直到“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才崭露头角;又以“陷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成就了汉室天下,被封楚王,扬名四海。下面趣历史小编

  • 古代神童之张仪挖洞苦学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张仪

    张仪,战国末期魏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45年。他和苏秦同是鬼谷门下,同修纵横术。苏秦以“合纵”策略而挂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末期的显赫人物;和苏秦的“合纵”相反,张仪用“连横”策略获得秦国信赖,被封为相,蜚声于六国诸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仪出身贫寒,但生来聪明伶俐,自

  • 古代神童之屈原少年课外求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屈原

    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官至左徒,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一个王公贵族之家。他的父亲在楚国不仅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对子女从小要求严格,注重教育。由于他的哥哥身有残疾,不能入朝做官,父亲便寄厚望于他这个小儿子的身上,三岁时教他识字,五岁时向他灌输做人的道理。屈原本人自幼不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