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为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哪些基础?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为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哪些基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05 更新时间:2024/1/25 2:58:31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例如从现在的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即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再进入泒河,由泒河经过平虏渠,而入漳水,又由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又由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又泚水入淯水,由堉水入汉水,由汉水入杨口渠,由杨口渠道而入长江,由长江入洞庭湖,由洞庭湖入湘水,由湘水入漓水,由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

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隋的开河,只是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城一气。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是在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地方性运河的开凿,要想开隋唐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分裂时期,地方政权为大都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这些运河,从客观上讲隋唐大运河做了准备。

隋文帝所开的广通渠(又称富民渠、永济渠)实际上是对汉代槽渠的疏浚。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利用汉朝开凿留下的槽渠,命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广通渠(又称富民渠、永济渠),在渭水之南,傍南山而东,到潼关衔接黄河。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令所开的山阳渎,则是吴国邗沟故道。

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自东都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通济渠东段所经过的路线是引黄河水循汴水故道,入于泗水,注入淮河。

朱偰在他所辑的《中国运河史料选辑》(17页)写道:“苏轼《书传》说道:‘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又足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苏轼历引《汉书》楚、汉(约)中分天下的鸿沟,汉末年曹操袁绍相持的官渡,以及王濬伐吴杜预信中所提的‘‘径取秣陵……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来证明秦、汉、魏、晋以来,早已由此水道,并非隋炀帝新开凿的。’”

根据顾祖禹的考证,通济渠源于《禹贡》的雍水,春秋时称为邺水,秦汉时又叫鸿沟,其后叫“蒗宕渠”(按即浪荡渠),亦曰汴渠。《元和郡县图志》卷八《河南道四阳武县》记载:“汴渠,一名蒗宕渠,今名通济渠”。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就是利用汴渠(蒗宕渠)的河道来开的。汴渠(蒗宕渠)是通济渠的主要渠身。

自西苑引谷、洛二水绕道今洛阳城南及城东,经偃师县和巩县之洛口而入于黄河,此段河道是旧有的阳渠道。通济渠的上段是疏浚东汉所开凿的阳渠故道而通到黄河的,然后再沿黄河的自然河道至板渚引黄河水入汴渠而达于淮。

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开的邗沟,所利用的不是吴国邗沟,而是利用的东汉陈登所开凿的邗沟直道。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河道与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

自今河南武涉至汲县一段,用沁水、清水(即卫河)疏浚而成;自汲县至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遏淇水入黄河古道白沟而成;在馆陶与沧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汉代屯氏河和西汉大河故渎而成;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独流口则与漳水别而另辟新道,与漯水相接,经漯水到达涿郡。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开江南运河。但江南运河的开凿也不是始于隋朝的。江南的运河的开凿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吴国开通了从今江苏到长江的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伯渎与江南运河而上,再经阳湖北行,入古芙蓉湖,然后由利港入于长江,以达于扬州;秦朝开凿丹徒曲阿,开凿了从今镇江至丹阳的运河。也就是《南齐书》卷十四《州郡志》所说的“丹徒水道入通吴、会”。

丹徒水道正是江南运河所经路线。江南运河在秦始皇时已经初具规模。西汉武帝时,在吴江南北沼泽地带开河,南接杭嘉运河,基本上接通了苏州至嘉兴的运道;六朝建都南京,又修整、开凿了运河和堰埭。东晋初年,因镇江附近运河水浅,还修筑了丁卯埭平水堰,以平衡水位。为避长江风涛之险,孙吴开凿了破岗渎。

至萧梁,破岗渎废,另“开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五里,顶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渎西流入江宁(今南京)秦淮。”陈时,又修破岗渎。隋代的江南运河,只是在六朝以来所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的,并不是隋炀帝时才开始开凿的。

隋朝末年,永济渠引沁水会清水一段的渠道已经淤塞。

唐朝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艰苦不懈的疏浚、修整和开凿。主要工程是:四疏汴渠,五浚山阳渎(邗沟),三治江南运河,二凿丹灞水道,三治褒斜道,疏浚嘉陵江故水道,治理灵渠,黄河汾水道(这里所举的疏浚整治次数只是个约数,实际上运河时通时塞,疏浚整治工作是经常进行的)。

唐王朝对漕运水道的开凿、疏浚和征敛是尽了极大的努力,通过长期的修凿和治理,是漕运的干流和支流都得以通行流畅,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漕运事业。

标签: 隋唐大运河

更多文章

  • 隋朝是瓷器的重要发展阶段,它怎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瓷器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沼帔白瓷,胎质坚硬,色泽晶莹,造型生动美观,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白瓷。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江南为手工业发达地区。隋朝瓷器的

  • 隋朝推行均田制以后,使自耕小农的人数增加了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

  • 按西汉军制规定,汉代军队的各级指挥员必须要经历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代,军队

    在军事方面,相当三公的中央高级官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相当九卿的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设。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职掌参谋,均由朝廷任命。将军直接领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别设校尉、司马、军侯、屯长等统兵官。下

  • 察举和征辟作为东汉的选官制度,被推荐的人要经过哪些考核?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选官制度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

  • 春秋战国时期,本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为何却遭各国无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天子

    大约在周武王元年(前1046),周武王率领着诸侯联军推翻了暴虐无道的商纣王,建立了崭新的周王朝。周朝建立之初,武王选择了采取大规模分封的制度,他将同姓亲属、伐纣功臣和帝王后代分封到了全国各地,担任地方上的诸侯,而自己则作为天下共主接受各国的朝贡和保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从任何史料上,我们为何都看不到鳌拜有篡位的心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鳌拜,篡位

    满清初期,集团内部相当团结。因为他们自知实力弱小,如果不抱团取暖,根本就不可能以20万人的体量,统治大明朝1亿人的规模。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家多尔衮和豪格宣布同时放弃皇位,将小顺治立为皇帝,这就是识大局的体现。活该多尔衮能够带清兵入关,毕竟他们是团结的一帮人。

  • 什么是“起居注”?“起居注”记载的内容为何比较客观可信?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起居注,内容

    从古至今,除了正史以外还有野史以及民间小说等书籍,但正史也并非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史书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什么是“起居注”?“起居注”记载的内容为何比较客观可信?什么是“起居注”呢?起居注就是古代用来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言行录,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这样写道:“古

  • 众所周知苏东坡很倒霉,屡次遭贬为何却没有失意绝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东坡,屡次遭贬

    说到苏轼,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写的词,说到苏轼与食物,不能不说东坡肉,东坡肉就是苏轼发明的,放到现代来,苏轼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吃货啊。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苏东坡很倒霉,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黄州,惠州,海南……哪里穷苦他就被贬到哪。若换成心灵脆弱点的

  • 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很多的,为何说是藩镇制度的必然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史之乱,藩镇制度

    安禄山反叛的时期正是大唐最强盛的时期,随着反叛的结束,大唐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但是很多人会想,以玄宗的英明和大唐将士的勇武,怎么能让叛军势如破竹一般,一直从河北打到西安,占领了中国的整个北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从制度上面来分析。当时唐朝为了控制周围的众多少数

  • 朱元璋共收了二十多个义子,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义子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他先是要饭,而后跟着郭子兴起义,逐步的有了自己的军队。他的一生中妻妾成群,共计二十六个儿子。同时,他也收纳了二十多个义子。当然,这些干儿子大都是在他带兵打仗时所收。当江山稳固,皇位无虞之事,他就卸磨杀驴。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