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世人多将朱三太子误作朱慈焕,而真正的“朱三太子”是谁?

世人多将朱三太子误作朱慈焕,而真正的“朱三太子”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5 更新时间:2023/12/15 7:55:39

世人多将朱三太子误作五皇子朱慈焕,其实真正的“朱三太子”是朱慈焕的同母哥哥----四皇子朱慈炤。这一误读与五皇子朱慈焕的“玄机慈应真君”的道号有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崇祯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田贵妃生永王慈炤(四皇子)、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

悼灵王朱慈焕五岁而病,帝视之,忽云:“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遂薨。九莲菩萨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太后好佛,宫中像作九莲座,故云。帝念王灵异,封为孺孝悼灵王玄机慈应真君,命礼臣议孝和皇太后、庄妃、懿妃道号。礼科给事中李焻言:“诸后妃,祀奉先殿,不可崇邪教以乱徽称。”不听。十六年十二月,改封宣显慈应悼灵王,去“真君”号。

其时杨嗣昌剿匪缺饷,薛国观给崇祯出主意向贵戚借饷。周奎带头抵制崇祯的借饷。崇祯十三年(1640年)七月初五,年仅五岁的崇祯“绝爱之”的五皇子朱慈焕被借“九莲菩萨”之名活活吓死,崇祯放弃向贵戚借饷。

崇祯十三年七月,“皇五子薨,田贵妃遂茹素焚修,上亦为之减膳,于宫中大作斋醴,盖自是皇情少怿豫矣。十一月追封孺孝悼灵王,玄机慈应真君。礼科给事中李焻言:“诸后妃祀奉先殿,不可崇邪教,以乱徽称。”不听。十六年十二月,改封宣显慈应悼灵王,去“真君”号。改封“宣显慈应悼灵王”。

朱慈炤与五皇子朱慈焕同母。他才是困扰满清七十多年的真正的“朱三太子”。崇祯十五年三月,田妃病情沉重,“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田贵妃生,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发生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太子16岁,三皇子定王慈炯13岁,朱慈炤刚刚十二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其他的儿子都已早逝。朱慈炤幼时被封为永王,在成大长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与对待女儿的方式不同,崇祯在死前命太子、皇三子、皇四子分别藏匿于公卿贵戚家中。

"太子最后出,不及至成国府,而匿民间。永王、定王并至嘉定府。十九日闯入,求上及皇太子。二十日起晨,嘉定侯周奎以永、定二王入朝。闯令行君臣礼,不从,遂长揖。闯曰:『若父何在?孤必无杀意,何不出一见孤』?永王(即四皇子朱慈炤)曰:『不能面受卿辱,自缢宫中,无他往也』。。。。四月九日,复入朝,闯命之跪,永王不屈。『何不杀我』!闯曰:『汝无罪,姑免』。"

最小的皇四子永王朱慈炤应该是兄弟姊妹中最幸运的一个,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撤离北京后,在大顺军中与哥哥定王失散,朱慈炤被李自成部下一个姓毛的将军带着逃到河南,他们卖了战马,买了耕地,准备种地为生,但是由于清朝查捕起义军风声很紧,毛将军自顾不暇,只好扔下朱慈炤又南逃了。朱慈炤当时只有13岁,自己便从河南往东南流浪到他祖先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

凤阳有一个姓王的乡绅,在明朝时作过谏官,了解到永王的身世,收留了他,并且让他冒充自己的孩子改名叫王士元(倒过来念即为“原是王”),和自己的孩子同窗读书。在王给事中去世后,朱慈炤十八九岁,他就又离了凤阳,流落到江南,因无所依靠,便到一座小庙里落发为僧,苟延岁月,偷生度日。后来又流浪到浙江余姚的一座古庙里安身。有一日一个姓胡的乡绅来到此庙,在闲谈中发现朱慈炤才华过人,便说:“子有如此才学,何为流于空门?”于是把他带到自己家中,改换衣帽,边耕边读,后来又把女儿嫁给了他,朱慈炤便在这里住下来,以余姚王士元为名靠教书为生。并且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个孙子的大家庭。

过了些年,又通过朋友的介绍到山东张岱霖等人家中教书,到山东后改名叫张用观,他小心谨慎,唯恐暴露,所以在山东时,和李方远等人认识了二十余年,李家只知道他是浙东名士张老先生,连他在浙江时名叫王士元也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他叫朱慈炤,是先朝的皇子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经七十五岁的朱慈炤在山东被清廷捕获,全家处斩。由于满清入关打着”为明复仇“的口号,所以为了安抚中原民心,清政府表面上善待崇祯皇帝的后人,善待崇祯未死的女儿长平公主。但是皇子就完全不同了,皇子必须死。朱三太子案的爆发使满清政府陷入两难之中,为了既达到杀光前明流亡贵胄又不引发民愤的目的,清政府采取了之前的惯用手段,以假冒皇子的罪名将朱慈炤及其家族全部杀害。

标签: 朱三太子朱慈焕

更多文章

  • 李渊的儿子就有22位,而这22位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儿子

    说到这个李渊不知道大家是怎么一个感觉,小编的感觉反正就是这个人是真的真的很能生了,话说前前后后生了接近上百个子女了,厉害厉害。话说历史上有史料记载这个李渊的儿子有22位,那么这22位结局都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隐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2、太

  •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哪些皇帝追求过长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长生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因为每个人最终都会终归黄土,谁也无法避免,世界上并没有神仙。但古往今来,还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老,面对死亡,他们追求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为此不辞辛苦,尤其是古代帝王们。比如下面这四位。第一位是秦始皇。秦始皇恐怕是历史上追求长生不死最著名的皇帝了。秦始皇嬴政

  • 刘裕的一生可谓是赫赫战功,他如何踏平荆江之乱?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荆江之乱

    刘裕的一生可谓是赫赫战功,打赢了数不清的战役。在刘裕攻破南燕之后卢循、徐道覆又起兵攻占江州,刘裕立刻发兵攻下江陵,此后又灭尽诸葛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占据岭南的卢循、徐道覆趁刘裕领兵在外,于义熙六年(410年)起兵,进攻江州。朝廷急征刘裕,而当时刘裕刚灭南燕,收到诏

  • 东晋自偏安以来,刘裕决定兴师北上怎么覆灭南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南燕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强大自身,刘裕决定兴师北上。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前刘裕刚刚收复淮北十二郡,因“匡复之功”,受封为豫章郡公,食邑万户,获赏绢三万匹。僚佐规格只比原太傅谢安府低一等。义熙四年

  • 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他们之间有几层亲属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广,李渊

    其实现在看古代一些时期,各个历史人物之间的争霸、战斗,都会发现,原来都是一群亲戚相互之间的争夺,三国时期是如此,隋唐时期其实也是如此。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这两个人之间其实也是有亲戚关系的,但是还远不止是姨表兄弟这么简单,有人算过他们之间居然有六层亲属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袁术竟然敢率先称帝,这到底是夜郎自大还是信心满满?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术,称帝

    地盘不大的袁术竟然敢率先称帝,这到底是夜郎自大还是信心满满。如果真的是自信十足,袁术又是哪里来的底气,为什么他地盘狭小却能做到兵多将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往今来,要问大家喜欢哪个朝代,那么必然是将星如云的三国时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年代,虽然只有区区几

  • 崇祯做皇帝以后,魏忠贤和他的党羽然如何被清理干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魏忠贤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可是到了崇祯做皇帝以后,仅仅一年之内,魏忠贤和他的党羽然都被崇祯给清理干净。那么崇祯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忠贤权势通天,甚至导致后宫多位妃子流产。魏忠贤之所以能够上台,主要原因就是跟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关系好,甚至是名

  • 唐代黄河流域水患频繁,统治者在水患预防方面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代,黄河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孕育人类的同时,却也带来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自然灾害中,又以水患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最严重。“水患”又称“水灾”,或“洪水”。水患是指自然环境失调造成地表水量过多,进而给人类生活、生产及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与不便。“水患”所释放出来的破坏力,

  • 中国最早的工商业广告在哪个朝代?包装广告得到怎样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广告

    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如以布换羊羔,锄具换大米等。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叫卖广告在兜

  • 户籍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着,而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