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延是后蜀汉时代最强的战将,为何结局却令人唏嘘?

魏延是后蜀汉时代最强的战将,为何结局却令人唏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2/1 17:19:25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本想报刘备知遇之恩,但未曾想到自己竟命丧于同僚之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34年,蜀汉战将魏延狼狈逃往汉中,马岱则在其后紧追不放,魏延哀嚎道:“我本立志报效先帝知遇之恩,没想到今日却遭小人陷害,命丧于此,说完这句话,便与儿子相拥在一起,痛哭流涕,而马岱并没有心慈手软,只见他手起刀落,一位悍将至此谢幕!

魏延是后蜀汉时代最强的战将,他能征善战,带兵有方,因此深受刘备的器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蜀汉的功勋将领,他的谢幕之语却让人感到了凄凉和伤感,那么,他为何会落到如此的境遇呢?其中的缘由令人唏嘘。

魏延出身于义阳郡一个贫困家庭,孩童时期过得并不快乐,到了青年时期,正好赶上刘备在新野招兵,他欣然前往报名,成为刘备手下的一员兵士。

由于魏延在军中为事,很有主见,因此深得上级长官的赏识,他也一步步被提拔了起来,成为了一名校尉,211年,刘备被刘璋邀请到益州共举大事,魏延跟随着刘备大军一起入川,在入川前,魏延憧憬着未来的美好,认为自己将会在川地建功立业。

机会很快就来了,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二人兵戎相见,刘璋派出三万马步军向刘备进攻,由于刘备手上人马只有区区万人,因此战局刚开始的时刻,刘备大军被打的节节败退,还在魏延与黄忠挺身而出,率领刘备大军强势反攻,最终击败刘璋,稳定了局面。

战后,刘备重赏魏延,并且开始让魏延走入刘备将领的核心圈层,魏延对此感恩戴德,在后续的军事作战中,魏延身先士卒,接乱攻下数十座城池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则对于魏延越发的信任和喜爱,219年,刘备一举拿下了益州的门户汉中,汉中这个地位属于一个咽喉之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需要派遣一位良将去镇守,但是刘备帐下呼声最高的是大将张飞。

但是最后的任命书一出,就令许多人大呼意外,原来刘备派遣的大将是魏延,并不是张飞,这个任命使得魏延又喜又惊,如果按照资历和战功,这个职务怎么也轮不到他。

在魏延去往汉中述职之前,刘备找到了魏延:作为汉中的主将,如果曹操率领大军来攻,你怎么办?魏延一听,不慌不忙道:倘若曹操挟百万大军而来,我为主公拒之,如果曹操率十万之众而来,我为主公吞之。

这一番不卑不亢的言语,让刘备非常欣慰,认为自己并没有看走眼,挑错人。

魏延领兵来到汉中之后,便开始亲力亲为施行“实兵诸围”的防守策略,将汉中打造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后续这个策略还被蜀汉大将王平延续,多次逼退了司马懿大军的进攻。

公元223年,刘备龙御归天,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的魏延十分悲伤,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兴复汉室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后续,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兵北伐,魏延向其请缨,但遭到了诸葛亮的婉拒,让他守好后方,防止敌军偷袭。

面对拒绝,魏延并不在意,继续献言献策,在后续的一次蜀汉军事会议中,魏延献策:长安守将夏侯楙,懦弱无能,末将只要五千精兵,偷渡子午必能拿下长安!诸葛亮听后,并不赞同,说道:现今的局面,我军要稳扎稳打,拿下陇右只是早晚的问题,何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魏延的献策又再一次被诸葛亮否决,魏延显得既无奈,又痛苦,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在随后的七年时光里,诸葛亮多次北伐,却无功而返,而魏延则是屡建奇功,多次击退蜀汉强敌。

但是屡建战功的魏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志在夺取长安,兴复汉室,但是他的献策和计划遭到了诸葛亮的否定,使得他的这个计划最终搁浅,这使得魏延很不甘心,时间长了,魏延感到郁郁不得志,内心世界中滋生了各种负面情绪!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人对他进行长时间的冷嘲热讽,这个人就是杨仪,杨仪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他看不起平民出身的魏延,因此经常在军事会议上嘲讽魏延。

作为一个直性子的武将,魏延并没有惯杨仪的臭毛病,而是直接作出反击,有一次,魏延面对杨仪的嘲讽,直接拿刀架在杨仪的脖子上,好在丞相诸葛亮及时解围,从容的化解了双方的冲突。

虽然说这起冲突被从容化解,但杨仪却时时刻刻都想要报复魏延,以解心头之恨。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将兵权交给了杨仪费祎等人,命他们撤军,而魏延则在外带兵,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大权在手的杨仪,便开始展开他的报复计划,杨仪深知魏延是一个易怒之人,非常情绪化,容易失控,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于是乎,他就让费祎去往魏延的军中,以撤军来试探,结果,魏延果然一激就怒,不听诸葛亮临终的撤军指令,率军继续北伐,

杨仪见魏延已然上当,便率领大军开始回撤,魏延在军中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知道杨仪这是有意在羞辱自己,于是乎,魏延大怒,作出了出格的事情,他不听下属将领的劝阻,烧毁了栈道!

杨仪见到魏延作出了出格的事情,就向皇帝刘禅上表,说魏延谋反,而蜀汉朝廷里的群臣又向着杨仪说话,这就使得魏延谋反的最新被坐实,最终魏延被认定谋反,才有了后续被马岱诛杀的场景!

标签: 魏延蜀汉

更多文章

  • 马超也是颇有吕布之勇,为何临终时却失去了往日荣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超,吕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马超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因他一辈子坑爹,坑亲人,坑朋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2年,蜀汉名将马超走到了生命尽头,弥留之际,他

  • 在清朝想要成个亲,流程有多复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结婚

    从先秦以来,古人成亲便一直遵循“六礼”的流程,完成了“六礼”,也算是结了婚,到了清朝,这个流程就改变了,那么在清朝想要成个亲,流程有多复杂?说媒定亲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男女双方家长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

  • 冥婚起源于哪个朝代?分为哪些类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冥婚,周朝

    在古代,要是有年轻人还没来得及结婚便早夭了,有些父母会想尽办法举办一场死人之间的婚礼,叫做冥婚。 那么冥婚起源于哪个朝代?分为哪些类型?起源在古代,由于医疗技术不发达,人均寿命不长,很多人还没有婚嫁就意外死亡了,更可悲的是,有些小年轻明明已经订婚,还没等到黄道吉日举行婚礼就去世了,古人认为,这些人在

  • 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如何证明他是汉臣,而不是魏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荀彧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荀彧到底算不算汉室的忠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为曹操屡出奇策,为曹操平定了中原地区,在贡献方面上来说,荀彧是居

  • 曹操与其他的诸侯不同,他如何打破常规来收买人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诸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自称上将千员谋臣过百,他是用什么方式收买人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各个诸侯普遍收买人心的方式就是,送钱、送房、送官位、送

  • 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各朝代女子,婚姻情况

    很多人印象里,古代女子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汉朝大将军卫青娶的平阳公主嫁了两次人不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和被称赞,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生有一女之后,

  •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一妻多夫制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其实这就是典妻现象,把自己的妻子当作器物一般出租给别的男人的这种陋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萌芽。不论是赋税繁重,难以生活;还是受人欺压,走投无路,但拿着自己的妻子抵押给别人换钱糊口,终归是令人不耻的行为,但在古代,尽管朝廷也曾颁布法律禁止,但典妻依然

  • 廖化为先锋时危险程度远远大于关羽,为何却没受箭伤?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廖化,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身为先锋从未中箭,为何关羽却常受箭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 贾元春在回家省亲这一天,为何要戌时一刻以后才出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元春,省亲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王进作为第一个被高俅迫害的人,为什么却没有了后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进,高俅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水浒有位高手,林冲也不是他对手,曾将高俅打伤,后来却不知所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王进,他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