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马超也是颇有吕布之勇,为何临终时却失去了往日荣光?

马超也是颇有吕布之勇,为何临终时却失去了往日荣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2/1 17:19:54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马超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因他一辈子坑爹,坑亲人,坑朋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2年,蜀汉名将马超走到了生命尽头,弥留之际,他写下一封遗书给刘备:陛下,末将一家二百余口都遭曹操诛杀殆尽,唯有堂弟马岱尚在人间,现今将他托付于陛下,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刘备这才放下了戒心,为马超真心落泪。

马超曾是与曹操逐鹿天下的一方霸主,颇有吕布之勇,但在临终之时,却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一副卑微的模样,让人为之悲鸣,那么马超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呢,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完完全全都是他咎由自取!

马超乃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嫡系后代,之后家道中落,到了汉灵帝时期,天下大乱,马超的父亲马腾趁势起兵,被朝廷封为征西将军,马氏家族才在西凉有了威望。

后续,马腾与西凉的另一位强人韩遂发生了矛盾,双方兵戎相见,韩遂设计杀掉了马腾之妻,马腾为求自保,投曹入朝,曹操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代替父亲马腾统领部队,屯于原地,又封其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同其余家属徙往邺城居住。

但马超的野心太大,他自认为手上掌握着西凉强兵,便可与曹操分庭抗礼,便与杀母的仇人韩遂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曹操,曹操对此颇为不解,他修书一封给马超:你的父亲马腾现今身处许昌,你怎么做将他置于何地呢?

但马超对这封信不予理睬,先占凉州,后举兵攻向潼关,继续与朝廷唱对台戏,此刻的曹操还不想与马超兵戎相见,便出关与马超相见,商谈罢兵,但马超不为所动,想要当场擒拿曹操,但是曹操的护卫许诸站在一旁虎虎生威,马超并没有十足的胜算,这才没有妄动!

商谈破裂之后,曹操也不再留情,杀了马超的亲人,双方正式撕破脸皮,在潼关展开激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中,曹军曾多次被马超率军突袭,损兵折将,曹操也是多次涉险,多亏手下的将领拼死保护,才幸免于难,事后,曹操不禁感叹道:不杀马儿,我恐怕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马超率军获得了几次小胜之后,便开始骄傲自满起来了,曹操为了击败马超,就将一封涂改过的招安信送给了韩遂,马超开始猜忌韩遂,双方发生了内斗,曹操则趁此机会发动进攻,一举击败了马超与韩遂的联军,马超只得率领残兵逃回陇西。

逃回陇西的马超并没有善罢甘休,他联合了羌族,张鲁进攻凉州,将凉州据为己有,但后续遭到了凉州当地势力的反抗,被赶出了凉州,马超失去了落脚点,率领残军去往汉中投张鲁去了。

到了汉中之后,张鲁非常高看马超,认为他是当世的枭雄,便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是张鲁的下属却极力反对,并对张鲁说:马超无情无义,你把女儿嫁给他,是害了自己,张鲁一听,顿时醒悟,放弃了这个想法。

马超在汉中呆得并不痛快,张鲁的弟弟和部将对很是嫉妒,因此经常在张鲁耳边说马超的坏话,使得张鲁渐渐远离马超,不再理睬,马超知道这里不可久待,但又没有去处,使得他陷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境遇。

恰逢探子来报,刘备正率领大军攻取益州,于是乎,马超立即修书一封向刘备投诚,刘备见到信件之后,大喜,他素闻马超的英勇,便欣然同意马超的投诚。

公元214年,马超入蜀投奔刘备,成为刘备攻打成都的先锋官,迫使益州牧刘璋出城投降,为刘备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马超被封为左将军,到了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时,马超被刘备封为凉州牧,骠骑将军,至此,马超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但由于,马超并不是刘备的嫡系将领,是中途加入到刘备阵营的一位将领,刘备对他并不是十分的信任,马超也心知肚明,因此马超平日里低调做人和为事,万分顾全自己的羽翼。

公元220年,彭羕被刘备贬到外地做官,临行前,彭羕特意去拜访了马超,马超在家中摆了宴席,为彭羕践行,两个人在宴席上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聊着聊着,彭羕借着酒意开始大骂刘备,还说出:“老革荒悖,可复道邪的话语,马超听到这里,没有作声,等彭羕走后,马超便告发了彭羕,使得好友彭羕被斩首示众!

但是事后,马超却高兴不起来,他一辈子坑爹,坑亲人,坑朋友,以至于他自己活成了他自己讨厌的样子,彭羕死后不久,马超也忧郁而终,年仅47岁。

我们纵观马超的一生,他将身边的亲人、领导、好友,依次坑了个遍,纵然马超武艺惊人,比肩吕布,却仍然无法掩盖他人性上的低劣,以马超的品行为人,别说刘备不敢重用,换成三国时期任何一位枭雄,只怕都不会重用马超这样的下属。

标签: 马超吕布

更多文章

  • 在清朝想要成个亲,流程有多复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结婚

    从先秦以来,古人成亲便一直遵循“六礼”的流程,完成了“六礼”,也算是结了婚,到了清朝,这个流程就改变了,那么在清朝想要成个亲,流程有多复杂?说媒定亲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男女双方家长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

  • 冥婚起源于哪个朝代?分为哪些类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冥婚,周朝

    在古代,要是有年轻人还没来得及结婚便早夭了,有些父母会想尽办法举办一场死人之间的婚礼,叫做冥婚。 那么冥婚起源于哪个朝代?分为哪些类型?起源在古代,由于医疗技术不发达,人均寿命不长,很多人还没有婚嫁就意外死亡了,更可悲的是,有些小年轻明明已经订婚,还没等到黄道吉日举行婚礼就去世了,古人认为,这些人在

  • 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如何证明他是汉臣,而不是魏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荀彧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荀彧到底算不算汉室的忠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为曹操屡出奇策,为曹操平定了中原地区,在贡献方面上来说,荀彧是居

  • 曹操与其他的诸侯不同,他如何打破常规来收买人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诸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自称上将千员谋臣过百,他是用什么方式收买人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各个诸侯普遍收买人心的方式就是,送钱、送房、送官位、送

  • 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各朝代女子,婚姻情况

    很多人印象里,古代女子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汉朝大将军卫青娶的平阳公主嫁了两次人不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和被称赞,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生有一女之后,

  •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一妻多夫制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这个制度又是怎么消亡的?其实这就是典妻现象,把自己的妻子当作器物一般出租给别的男人的这种陋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萌芽。不论是赋税繁重,难以生活;还是受人欺压,走投无路,但拿着自己的妻子抵押给别人换钱糊口,终归是令人不耻的行为,但在古代,尽管朝廷也曾颁布法律禁止,但典妻依然

  • 廖化为先锋时危险程度远远大于关羽,为何却没受箭伤?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廖化,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身为先锋从未中箭,为何关羽却常受箭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 贾元春在回家省亲这一天,为何要戌时一刻以后才出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元春,省亲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王进作为第一个被高俅迫害的人,为什么却没有了后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进,高俅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水浒有位高手,林冲也不是他对手,曾将高俅打伤,后来却不知所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王进,他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北宋年间东京八十万

  • 在王熙凤走向死亡的道路上,谁的行为令人非常不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熙凤,死亡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