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恒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功绩,但刘娥为何能被如此宠爱?

赵恒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功绩,但刘娥为何能被如此宠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91 更新时间:2023/12/6 1:31:29

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功绩,但是赵恒所娶的妻子中,却有一位非常有才的女人。她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终结了天书运动,极力避免党争,还发行了交子,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娥为四川成都人,出身贫寒,自幼丧父,跟随外祖母家的亲戚四处流浪,十几岁时就嫁给银匠龚美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龚美带着刘娥来到开封。

生意不顺之后,龚美走投无路,想把刘娥卖掉。时封襄王的赵恒的幕僚张旻见过刘娥后,觉得她聪慧貌美,想起赵恒曾说起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就安排两人见面。

赵恒见到刘娥后非常满意,便把她买了下来。刘娥颇得赵恒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但宋太宗赵光义知道此事后大怒,勒令赵恒把刘娥逐出襄王府。父命难违,但赵恒实在舍不得刘娥,便偷偷把刘娥寄养在张旻家。张旻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自己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

赵恒即位后,把刘娥接到了皇宫,疼爱依旧。刘娥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中祥符五年已经升为德妃。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在后宫中,刘娥的地位最高。

刘娥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事也颇具见识。赵恒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赵恒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赵恒有意立刘娥为后,但他也知道刘娥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王钦若的建议下,赵恒下决心立刘娥为后。但刘娥为人处事谨慎。当赵恒决定立她为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娥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赵恒推迟此事。后来王旦上疏表示同意立刘娥为后,这件事情才最终确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刘娥被册立为皇后。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赵恒以帮助。当赵恒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娥开始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另

外,刘娥的前夫龚美留在赵恒身边为其效力,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以兄妹相称。由于刘娥的关系,刘美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娥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赵恒统治晚期,刘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

刘娥虽受真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正巧,赵恒看上了刘娥宫里的一个侍女李氏,后来被追封为李宸妃,受到赵恒宠幸的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产下一子,取名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当时刘娥还没有被封为皇后,年近四旬的刘娥可能认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便接受了李氏的这个孩子,由她和另外一个嫔妃杨氏,也就是后来的章惠皇后,共同抚养,严禁宫人向孩子说明真相。

赵恒很宠爱刘娥,默许她抱养李氏之子。刘娥细心地抚育赵受益,母子感情十分融洽。这位皇子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刘娥去世后,才知道真相。

标签: 赵恒刘娥

更多文章

  •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具体状况如何?它又是怎么开通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丝绸之路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那么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具体状况如何呢?它是怎么开通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

  • 从元朝历史来看,行省制度怎么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始基本定型,转变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但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分支机构的性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

  • 史官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在《吕氏春秋·先识篇》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

    史官,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

  • 北宋的收入水平是怎样的?放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什么等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收入水平

    两宋王朝有一个绰号,就是“富宋”。这个“富”字,放在繁华风雅到出名的北宋身上,真是全方位富到亮眼:官员俸禄空前高,补贴也出名丰厚。城市经济也热闹,老百姓也腰包鼓,照司马光的说法,唐朝有钱人才穿的丝织品,宋代一线城市里贩夫走卒都穿。国家花钱更大气,汉唐老百姓白出工的劳役,宋朝全变成政府花钱雇人。精锐禁

  • 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形成了怎样完备的“采诗”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乐府

    西汉时期的“乐府”除了具有一些基础职能之外。还增加了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创作音乐以及进行演唱和演奏等。可以说此时的汉代乐府更像是一个,兼具各类与音乐有关事宜的“乐团”。而且也没有脱离音乐机构的属性。实际上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武帝设立“乐府令”之后。由于采集了大量民歌,所以也形成了

  •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曾经有哪些关于古蜀国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代,古蜀国

    古蜀国,一个尘封在历史中的名字又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李白在他著名的《蜀道难》中曾描述过古蜀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蜀人大致是商代到战国后期,主要活动在四川盆地的西部,

  • 根据目前的资料考证,罍从商代晚期出现并流行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罍,商代

    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罍是什么《诗经·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

  • 明清传奇是怎么发展而成的?那么为何号称“词山曲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对戏曲的普遍爱好,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流行于广大的城镇与乡村。皇室宫廷、贵族与士大夫的府邸

  • 石质材料作为篆刻用材,明清以来为何多为印人所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篆刻,明清

    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

  • 古代为了初学者的方便,在学习篆刻的工具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篆刻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