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屈原美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屈原美政有哪些意义及影响?

屈原美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屈原美政有哪些意义及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6 更新时间:2023/12/24 6:43:28

美政,专指屈原的“美政”理想。主要内容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国君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美政”是屈原政治理想的内容。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即“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思想。

出处

屈原的“美政”理想表现在诗人的作品《离骚》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基本内容

“彼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针对现实

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商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国神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

儒家色彩

“美政”具有鲜明的儒家色彩。主要观点有:“廉政”、“在德者在位”、“恤民”、“举贤授能”,主张大一统,反对秦国的暴力征伐。

关于屈原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评价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先进的,在世界史上也是先进的,但他强烈地把治国安邦之心系附在楚王身上,有悖于现实,最终被扼杀在摇篮里。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标签: 屈原美政

更多文章

  • 司马迁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司马迁一生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迁,成就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以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那么关于司马迁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司马迁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司马迁一生有哪些成就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迁历史简介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

  • 司马迁主要有什么成就?《史记》中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迁,思想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及思想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品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

  • 商鞅变法强秦对后世有哪些启示?兴也商法,败也商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变法,启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经春秋争霸,公元前4世纪以后进入战国时代。此时华夏大地正处于奴隶制瓦解而新兴封建制建立的转型期,各国都相继变法,过去被视为西北蛮夷之邦的秦国却变得最为富强,终于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使秦朝强盛的头号功臣,就是著名变法家商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商鞅的老师都有谁?对商鞅以后的变法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老师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更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史记·

  • 到底怎样才能算是山珍海味?古代的山珍海味主要只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山珍海味

    我们都习惯用山珍海味来称呼各种各样的美食,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算是山珍海味呢?古代的山珍海味主要是指来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精华部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珍海味可以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上八珍有猴头、熊掌、燕窝、狸唇、驼峰、凫脯、鹿筋、黄唇蛟。中八珍

  • 历史上方便面的发明者是谁?方便面还有哪些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方便面,称呼

    方便面是人们最常吃的食物之一,虽然在现代看来,营养欠佳,但是没有人能够否定它的江湖地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方便面的发明者是我国清代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他在担任知府期间,经常有一些文人墨客会来拜访他,这可忙坏了他家的大厨,往往是刚开完一席送走一拨客人,另一拨又来了

  • 筷子到底是谁研究出来的?关于筷子有什么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筷子,传说

    东西方的餐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的工具。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儿外国人更擅长使用刀叉。使用筷子的人都知道筷子是一件十分神奇的餐具,手能做的动作,筷子基本上都能完成,经常使用筷子,还能健脑。那么筷子到底是谁研究出来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说,在洪荒时候,

  • 诸葛亮是怎么发明馒头的?关于馒头的作用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馒头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仅善于用兵,还是个厨王。据说,我们现在常吃的馒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说,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后又辅佐刘禅。当时蜀国还算安定,只有南蛮的孟获经常滋生事端。于是诸葛亮决定亲自出来,讨伐孟获。在七擒孟获之后,南蛮的事

  • 云锦有什么用途?云锦一般用来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锦,用途

    云锦在诞生时就为皇贵所享用,带有强烈的皇家贵族气质,是元、明、清王朝皇室御用龙袍、冕服,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妇衣装,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为宫廷织品,是民间、宗室在喜庆、婚礼服饰等范畴里的特殊服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京云锦由于其材质的华贵,大量用金,色彩图

  • 云锦有什么文化审美?云锦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锦,文化审美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也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审美。云锦既是皇家享用,体现皇室地位,同时图案又表达了百姓的美好祝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是云锦服饰体现了皇权思想和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云锦是专为帝王将相、王妃公主们做服饰的,有着鲜明的宫廷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