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姜太公的故里在哪里

姜太公的故里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31 更新时间:2024/1/1 12:43:45

西周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尚,《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他: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吕尚、臧丈人、吕牙、吕望、吕消、子牙。他协助武王伐纣,出色地指挥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牧野大战,毛泽东同志肯定这场战争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见《别了,司徒雷登》)。他的高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艺术连孙武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孙子兵法。用间》说:“昔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意思是说周的兴盛强大,正是吕牙辅佐的结果。关于姜尚的身世、遭遇、武功,先秦的许多古籍记载很多,但多是扑朔迷离,使人难辨是非。屈原在《天问》里就提出“师望在肆昌何识”的疑问。比如,他究竟是哪里人呢?《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战国策》说他是“齐之逐夫”,真是越说越糊涂。1983年9 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同志陪同日本东京一个杂志社的外宾,专程到河南汲县访问太公的故里。因为己故日本作家幸田露伴写了一本书,说“汲县是太公的故乡”。

姜子牙

关于姜太公是“汲县人”的说法,最先提出来的是汉代会稽太守杜宣和河内郡汲县令崔瑗。《水经注》载:“汲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其次,《汲冢书》载有太公为“魏之汲邑人”之说。战国时,汲县属魏国汲邑。根据《晋书。束晰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或言咸宁五年),汲郡人不准(读音否彪)在城西南15里汲城村盗发魏襄王墓(或言魏安厘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漆书蝌蚪字。所记始黄帝终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 年)史事,是襄王未卒之时,魏国史臣纂录古志及其国书,以供襄王检阅而传世的,故而称为魏国的《史记》。这些竹简书,世传为《汲冢书》。司马迁写《史记》在公元前104 年,《汲冢书》出土在公元281 年。已经埋藏了五六百年的《汲冢书》载有太公为“魏之汲邑人”之说,当较司马迁之“东海上人”之说早近二百年。因此,《汲冢书》出土的第九年,即太康十年(公元289 年),汲令卢无忌立碑铭录了“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一说。详细情况见《金石萃编》卷二十五《齐太公吕望表》。此碑原置于汲县太公庙内,现碑刻已毁,仅存拓片可以佐证。

到了宋代,着名学者罗泌在所着《路史。发挥》中说:“太公望河内汲人也。”(当时汲县属河内郡)清代经学大师武亿在《金石三跋》中,对太公的桑梓故里也断言:“则汲固其邑里,海曲乃流寓耳。”《卫辉府志》卷二十七云:“周太公望吕尚汲人。”其他,《汲县志》和《汲县今志》均有相似的记述。历史上,可能一些人混淆了太公的故里和游寓,才造成了误差。《战国策。秦策五》里的姚贾说太公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棘津之雠(售)不庸“。意思是说,太公事文王之前,曾经是被商朝战败的一个部落的首领,是朝歌(今河南淇县)无用的屠夫,棘津人,得不到任用。”棘津“,《读史方舆纪要》载:”在汲县南七里。“太公不被殷商所用,他只好宰牛,给人家当伙计。当他听到西伯的政德以后,便高兴地”辞棘津,西入渭,其亦知文王之所以兴矣“。(《路史。太公舟人说》)太公离开自己的故乡,西至陕西渭水渔钓。在渭水边,与西伯文王一见如故,后为文王所用。《考订竹书纪年。殷商纪》说:”(文王)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有鉴于此,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齐太公世家》时,以历史的科学态度,不囿于自己的一说,而是博采众闻,指出了几种可能性,在文内特别加了两段“或曰”的话:“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这些话,与《孟子。离娄》、《尚书。大传》二书中所云:太公是为了避纣而“迁居”东海的说法颇为一致。所谓太公是“东海上人”,显然,那是流寓到东海上了,很可能汲县才是他的真正故乡。汲县至今尚有太公庙、太公祠、太公阁和太公故里吕村。另有东汉崔瑗《太公庙碑》、西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碑、北魏武定年间穆子容《重修太公庙碑》等文物,这些碑刻均有“太公汲邑人”的记述。

可是,历史上一些着名学者并不苟同此说,元好问的弟子、元朝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恽(号秋涧),在《秋涧先生大全集》中说,太公为汲县之冠冕,“不免流于附会而已”。显然,不同意汲县是太公的故里。清朝着

名考据家阎若璩在所着《四书释地续》中也称:“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而《博物志。注》与阎氏之说吻合:“海曲县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吕,即莒,今为山东沂州之地。《太平寰宇记》二十三卷《沂州》说:“领临沂、沂水、费县、承县、新泰,东西三百里,南北三百七十五里。”所涉史志,均无太公的记述。

然而,王恽和阎若璩的论据从目前国内的有关文献还查不到丝毫的线索。因此,“海曲”之说(即“东吕乡”之说)遭到了清朝着名学者武亿的批驳。武亿在《金石三跋》金石一跋、卷之第三《晋卢无忌建大公表》中进一步阐述:“考之《四书释地》,以后汉琅玡国海曲县刘昭引《博物记》云,太公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则当日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即是其家。汉崔瑗、晋卢无忌立齐太公碑以为汲县人者误。余谓不然。

《水经注》言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生于汲,旧居犹存。杜宣所征去古未远,当得其实,而太公既居是土,追近朝歌之墟,不堪其困,然后避居于东,则汲固其邑里,海曲乃流寓耳。碑溯其始,而阎氏所着《四书释地续》辄诋为误,不亦甚钦!“所以,《孟子。尽心》说:”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说明东海之地是太公避纣的”游寓“。汲县究竟是不是太公的故乡?有待进一步考证。

标签: 故乡金石太公文王故里东海历史史记

更多文章

  • 愚人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愚人节短信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愚弄,这天,四月,人们,他们,快乐,一日,愚人节

    愚人节(AprilFool'sDay或AllFools'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从时间的选择上看与“春分”(3月22日)有关,因为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

  • 扇子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工艺品,人们,可以,作为,我国,折扇,扇子,世界

    扇子,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据说,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开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 “障扇“;后来的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以 显示其威风。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 雉尾制作的长

  •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月,龙头,玉龙,抬头,人们,传说,这一,民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节日故事来源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

  • 十二生肖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发现,十二,开始,天干,十二生肖,十一,地支,一时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

  • 将岳父大人称为“泰山”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父,丈人,说法,丈母,泰山,之称,尊称,匈奴

    我国习俗,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谓,一般在口语中称为丈人、丈母。“丈”在古代有“长”的意思。“丈人”原来是对老年人、长辈的尊称。《论语。微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老汉”之意。王充《论衡。气寿》中也有“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的说法,也讲“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

  •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人们,紫禁城,北极星,位置,故宫,现在,紫微,古代

    故宫是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封建王朝时是明清两代皇帝及家眷的居住地,是全国的权力中心,现在已经改为故宫博物馆。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依稀可以感到荣耀背后权力的沉重。故宫是我们现在对它的称呼,明清时期,人们都称呼其为“紫禁城”。那么,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宫殿为什么会起名为“紫禁城”呢?而现在为什么又叫

  • 大唐高僧与西凉女王最凄美的跨国之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僧,女王,跨国,女儿国,大唐,恋情,这位,唐僧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西梁女王邀唐僧共度良宵的精彩剧照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这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路过西梁女儿国的一段插曲,唱出了西梁女王对

  • 重阳节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山上,九月,一座,终于,初九,乡亲,菊花,有一

    很早以前,有一种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

  • 迎接2016年的短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这一,开始,自己,没有,迎接,什么,再见,一个

    迎接2016年的短句 1、他爱不爱你不要紧,你自己有钱就行;工作顺心不顺心不要紧,你自己有钱就行;年纪越来越大不要紧,你自己有钱就行。所以你看啊,这世界上还有什么麻烦呐,只要你自己有钱就行。2015再见,2016崛起!2、2015年再见,在马上到16年的时候来到了三亚,一个人,坐在海边,感觉和厦门的

  • 古代残忍的习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监,为了,她们,古代,残忍,习俗,一些,他们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但是古代也有些残忍的习俗,那么古代残忍的习俗有哪些?许多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都是让人喜爱的好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