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洽巧对谐音联的故事

陈洽巧对谐音联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3/12/9 12:14:00

明代陈洽幼年聪慧,8岁那年,与父亲在江边散步,见江上两船齐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扬帆的居先,陈洽的父亲即景出上联曰: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此时,恰好远处有个牧童在弄笛,近处又有一人在吹箫,此景触发了陈洽的灵感,即拟句对曰: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他的父亲听了大加夸奖。

“橹速”与三国时东吴大都督“鲁肃”谐音,“帆快”与西汉大将“樊哙”谐音;对句中,“笛清”与北宋大将“狄青”谐音,“箫和”与西汉宰相“萧何”谐音。

以古人名谐音成联,不仅道出眼前之景,又叙出古人之事,鲁肃不如樊哙之勇,狄青也难比萧何之智。

标签: 不如谐音萧何父亲古人西汉大将扬帆

更多文章

  • 百感交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感想,更是,匈奴,时候,母亲,一起,永嘉,西晋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祖父卫瓘乃是西晋权臣,还因为曾斩杀邓艾,在《三国演义》里亮过相。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落的秀美动人。这个小少爷坐着敞棚车到洛阳市区闲逛的时候,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亲朋好友来夹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

  • 在中国为何扫墓祭奠日被称作为“清明节”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时代,自己,一个,清明,清明节,国家,不知,大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凄美,扣人心扉。不知您在欣赏之时,脑海里有没有闪现出一个大问号?一个扫墓祭奠先辈、先烈的节日,为何就叫清明节呢?似乎有点名不符实。因为我有,所以我想打开历史的尘封,回到清明节的源头,以探究竟。那是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家内乱而逃往国外。逃亡之路,颠沛流

  • 万里长江作浴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老树,游泳,衣服,长江,孩子,一个,马上

    解缙九岁时,父亲带他到长江里游泳,将衣服挂在老树上。父亲出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马上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气魄之大,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个9岁孩子之口。

  • 蔡锷买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小学生,文具店,老板,湖南省,举行,邵阳,读书,上联

    蔡锷是湖南省邵阳蒋河桥乡人,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邵阳阳名人樊椎,12岁中秀才。1895年春,湖南省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跟随父亲蔡正陵从乡下来到宝庆城里。一天,蔡锷到着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老板见他小小年纪便来府城应试,十分高兴,拿着一束笔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着上联,这束笔就

  • 先生与老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学童,先生,出来,自以为是,秀才,显示,自己,一个

    古时候有个秀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一日,他经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兴致勃勃地交谈,就想要他们的先生出来,听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一语双关地问: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众学童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走了出来,不慌不忙地答道:诗书易,礼春秋

  • 巧对识神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枝头,拍手,唐伯虎,牧童,相公,折扇,如此,说道

    一年夏天,唐伯虎手摇折扇往访友。午后天气炎热,他在大树下乘凉。忽见一个牧童赤身露体跳入荷塘之中摸藕。唐伯虎看得有趣,拍手大笑。那牧童说:“相公,想吃藕吗?”唐伯虎笑道:“正是。”那牧童道:“相公乃读书人,如敢与我对句,当以此藕相赠。”唐伯虎惊奇道:“原来你会对句,快快道来。”牧童举藕吟道:藕入泥中,

  • 林则徐应考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立刻,主考官,上联,觉得,林则徐,考场,考试

    清代爱国英雄林则徐,幼年时参加科举考试,他父亲怕他远行疲劳,便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驮着他走到考场。主考官见他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便有意跟他开个玩笑,说要他对上一句上联,方准进入考场,并即景出上联说: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一听,立刻羞得面红耳赤,觉得受了莫大侮辱。但林则徐眼珠一转,立刻应对说:望子成龙。

  • 解缙对对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身份,清茶,老人,意思,第一,乐府,第三,第二

    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走进一家草庐要茶喝。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老人笑道:“你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想喝茶,好,请你先对下联。”解缙说:“老丈请讲!”老人即出句道: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他

  • 于谦妙对对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人,两个,三个字,一座,这一,叔父,扫墓,地名

    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马上应对:他年独占麒麟阁。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字:癸辛街。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们,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东方,汤圆,传说,一个

    在2016年元宵节来临之际,中国历史故事网祝各位朋友节日快乐!!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