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月剃头死舅舅?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剃头死舅舅?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3/12/14 10:08:25

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要问老一辈的人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得到的答案都有几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听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为什么流传了这么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顺治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场小小的胜利,他不晓得,天下已经是清人的天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未结。

不过,古代人对春天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真的挺有讲究。《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中就有一段话说:“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肺。这个古老的说法可能也使人们对正月里剃头比较忌讳。

当然了,现代社会是科学社会,上面说得禁忌其实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死舅舅”这个玄乎的说法。但是中国人对“死”非忌讳,所以不少地方正月里确实有说法让不要剃头。

标签: 他们不留说法这个什么头发正月剃头

更多文章

  • 古代驿站干什么用? “八百里加急”是最快的速度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组织,百里,公文,规定,军事,驿站,唐代,传递

    中国古代公文传递靠的是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站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递铺用以传递公文。凡州县往来公

  • 中国古代宽容同性恋行为 但并无同性婚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性,中国,结合,同性恋,婚姻,传统,同性恋者,社会

    男风之盛不论中西,史料对同性恋的记载,都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决定性取向的基因必定非常古老。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不但与姐姐赫拉有不伦之恋,还化为雄鹰,将放牧的美少年伽倪墨得斯掳到奥林匹斯山欢爱。而同时期的中国先秦时代,也诞生了“龙阳之好”、“分桃之爱”等脍炙人口的同性恋故事。西汉是同性恋

  • 妈祖庙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的妈祖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台湾,海上,人们,福建,一个,渔民,非常,妈祖

    妈祖的由来妈祖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爲航海保护神,而且作爲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爲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

  • 皇帝称谓的由来 古代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陛下,秦始皇,寡人,皇帝,父亲,秦王,自己,天下

    皇帝称谓的由来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平定

  • 咖啡的起源 历史上关于咖啡起源的几则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地区,果实,咖啡,起源,埃塞俄比亚,阿拉伯,于是,发现

    咖啡的起源咖啡一语何来,有人认为源自埃塞俄比亚一个名为Kaffa(咖法)的地区,语音近似“咖啡”。然而,Kaffa 地区早期居民称咖啡为Djimmas (音似“吉马”);而阿拉伯世界也不曾以 Kaffa 来代表咖啡,因此,此说极可能为西方人在语音上的穿凿附会。阿拉伯人早期曾以 Choua, Kauh

  • 清明节气谚语有哪些 关于清明节气谚语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果树,年份,立夏,清明,前后,时机,鹅毛,麦子

    清明节谚语大全: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清明无雨少黄梅。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清明螺,抵只鹅。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懵懵懂懂,清明下种。稻怕寒露一夜霜,麦

  • 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是荆州还是寿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迁徙,荆州,地方,楚国,时期,记载,江陵,都城

    郢都,战国时期的楚国的都城,但是要提起郢都在什么地方,大家相比应该是很陌生的,谁让楚国曾几次搬迁,且,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不管迁徙到什么地方国都都叫这个名字,以至于大家提起楚国的都城在什么地方其状态是一头雾水,那么,郢都到底在什么地方?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是荆州还是寿县?带上问题现请跟小编

  •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涮羊肉由来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代,起源,兔肉,涮羊肉,哪个,成吉思汗,羊肉,火锅

    涮羊肉的起源秋意渐凉,邀一群好友去吃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可是十分舒坦的事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涮羊肉的由来呢?今天小编就告诉你涮羊肉起源于那个朝代,希望这样的美食典故可以为您和朋友在餐桌上提供一点谈资。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元代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远征,在人困马乏的时候,吃水煮羊肉,感觉

  •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源于,他们,屈原,端午节,五月,五日,纪念,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附:屈原投江的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

  • 三曹指的是谁?建安七子中的三曹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章,更为,文人,第一,曹植,建安,影响,文学

    三曹指的是谁?“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曹操是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其诗极为本色。首先,是英雄本色,“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