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钻木取火的故事

钻木取火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97 更新时间:2023/12/18 8:19:44

传说,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还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如何用火。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时断时续,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不长。

有个叫伏羲的天神,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帮助人们意识到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嚓”一声巨响,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不一会就燃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前所未见的大火吓得四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一起互相取暖,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

有个年轻人突然察觉到,之前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吼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顿时暖和了好多。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发亮的东西一点不可怕,还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与此同时,还有人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散发出阵阵香味。人们试探性地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

就这样,人们感觉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捡来树枝,点燃,并将其作为火种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痛苦至极。

天神伏羲看到了人世间这一切,便托梦给那个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年轻人,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天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大河,穿过一片片树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没有气馁,又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喜极而泣。

后来,年轻人重返故地,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韩非子·五蠹》

【求解驿站】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活学活用】原始人类曾经过着~、茹饮血的生活。

【妙语点拨】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自从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人们也延年益寿了。据此传说,燧人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燧人氏发明取火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坎坷。如果当初他忍受不了跋山涉水的辛苦,忍受不了漆黑一片的恶劣自然环境,没有见此思彼的创新思维,没有锲而不舍的反复实践,就不会成为受人尊崇的燧人氏。

标签: 发现野兽没有人们火种生活年轻人树枝

更多文章

  • 病入膏肓的含义和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无法,医生,一个,我们,之下,小孩,之上,不可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晋景公侧耳倾听。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

  • 南柯一梦的故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自己,一个,京城,百姓,非常,太守,全国,皇帝

    传说,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朗星疏,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天色晚了,亲友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

  • 前程万里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他们,万里,不可限量,喜欢,孩子,一首,开始,七夕

    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崔铉的人,是大臣崔元略的儿子。崔铉六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去拜访当时的宰相韩滉。韩滉对崔铉父子来访非常高兴,热情接待。韩滉见崔铉聪明伶俐的样子,十分喜欢。他们围坐再一起,谈古论今,讲经道文,趣味甚浓。在谈论中,崔元略说:“这个孩子近来作诗的能力有很大进步。”韩混一听,想试试崔铉的诗才,

  • 削足适履的含义和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适应,灵王,环境,大小,这个,儿子,国内,自己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

  • 绕梁三日的含义,绕梁三日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们,声音,美妙,动听,余音,歌声,三日,旅店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旅店的老板对韩

  • 南橘北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出使,楚王,羞辱,一个,我们,楚国,知道,齐国

    晏婴,字平仲,也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曾经辅助齐灵公、庄公、景公。景公时为相,辅政长达四十余年,既是三朝元老,也是齐国一代名相。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足智多谋,为官清廉,敢于犯颜直谏,匡正国君之谬;生性敏捷,能言善辩,奉命出使他国,临危不俱,从不让国家受辱。晏

  • 黄粱美梦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个,短暂,欲望,枕头,人生,这样,自己,没有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卢的读书人,人称卢生。这一年,卢生要进京考取功名,走到邯郸时天已到中午了。于是,他在邯郸北边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来歇歇脚。恰巧,道士吕翁也住在客店里。于是,卢生和吕翁就坐在一张席子上,说东道西地谈起来。卢生看看自己身上破旧的衣服,叹口气说:“我是一个读书人,本应当早早考取功名,做

  • 得陇望蜀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孙,相当于,汉中,这个,全国,四川,领兵,攻下

    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

  • 顾名思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儿子,名字,你们,起名,可以,社会,自己,侄子

    在古代,大多数人尤其是当官的人和读书人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所谓“名”,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则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它与“名”互为表里,因而古人又称其为“表字”。从《礼记·檀弓上》一书中可以知道,在古代,“名”是一个人小的时候起的,主

  • 破釜沉舟的故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是,渡过,所有,项羽,我们,诸侯,赵国,结果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即位。秦始皇称霸于诸侯列国,胡亥也想称霸于列国。为此,他刚刚登上王位,就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然后北渡黄河前去攻打赵国。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于是,赵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国去请求援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