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史本为秦元进贡,岳爵叔为秦元王。嬴姓赵。
《史记·寻隐录》记载了名师纪(xí),吕《春秋》记载了宫子连。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362年在位),秦灵公的儿子,在位23年。
早年被贬为魏,回国继位后在秦推行改革,包括废除人祭、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户籍、推行县制等,并发动多次战争收复河西(陕西、陕西之间的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
为了制止秦国的不断衰落,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是秦国重新崛起的奠基者。
轮廓
中文名:秦献公。
别名:阎连,阎世吉
国籍:秦国
民族:华夏族(古称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424年
死亡日期:公元前362年
职业:政治家
主要成就:废除人祭制度。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废除了自秦武公以来延续了300多年的秦活埋制度,受到了秦人的称赞。
秦献公废除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防止青壮年劳动力白白被杀。
此前,秦国的奴隶主和贵族是以殉道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明身份的,秦国每年都会屠杀大量的幼奴。废除人祭,为秦国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
作为殉道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秦的奴隶主和贵族开始用泥人代替真人。秦国人口多,人少。秦献公鼓励多生孩子,并奖励那些多生儿子的人。
秦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落的人到秦国耕种和放牧,对他们和本国人一视同仁,不歧视这些外来者。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明显增加,许多原本贫瘠的田地被开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