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大多是国王的行为,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历史上的大规模盗墓,夹杂着官方性质。但有明确的设置专职办公室和“入室盗窃办公室”的记录。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据史书记载,他在军中设中郎将、校尉,研究实施盗墓。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职业的盗墓者。大家对曹操了如指掌。在民间传说中,他是一个典型的汉奸。
曹操最不光彩的其实不是他的强奸,而是他的盗墓行为。据说曹操在种地之初,为了筹集俸禄,想到了埋藏丰富的古墓,于是有了盗墓的念头。
设立“摸金队长”
为了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获,曹操别出心裁,在军中设置了“发一高兵”、“摸金为校尉”等职。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偷哪,跟哪埋哪。
曹操盗的最著名的墓是茫荡山王墓,是韩良王晓的刘武和李欣宇的墓。这座陵墓建造规模宏大,是北京明十三陵的四倍,被称为“天下第一石墓”。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是中国皇帝刘恒,他的弟弟是汉高祖刘启。刘武正处于“文景之治”的时代,国富民强,刘武葬之丰富可想而知。
吴的陵墓由墓室、坑道、正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组成,并配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据现代考古调查,该墓总容积为1367立方米,甚至超过了皇帝所享有的规定。
这么大的房间应该有多少陪葬品空?历史上详细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开墓后,他亲赴现场,指挥藏宝。《水经注》记载:“曹操出兵入棺,送梁孝王墓葬,破棺,集金室数万斤。”
据说曹操只用这次抢劫得来的财宝支撑了他的全军三年,可见他偷的财宝之大。令考古学家困惑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是用几千公斤的巨石密封的。当时还没有大型起重设备。曹操的手下是怎么打开古墓盗走这些宝物的?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盗墓都是罪。项羽的挖墙脚让刘邦找到了进攻的理由,而曹操让袁绍抓了个小辫子,成了被进攻的一大罪状。
袁绍讨伐曹操之前,曾让他的才子、后来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为曹操起草了一份《檄文》:“先帝、母弟梁孝王,在坟中示敬,松、柏、桑籽,当恭敬而清醒。
曹操带领官员亲自挖掘,破棺裸身。至今,神圣王朝泪流满面,人民悲痛欲绝。他还派了一个中郎将和一个上尉去摸金,一切都毁了。“正是这场战役,让后人知道了曹操盗墓的真相。
曹操墓之谜
对了,可能是曹操看到厚葬的弊端和被劫的危险,提倡薄葬和密葬。倒影?《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即遗嘱,表明陵址要选在一片“不毛之地”,深埋地下,“不封不植”,“陵中无藏之宝”。
不仅如此,还为窃贼挖造了一座可疑的坟墓。南宋写的《舆地纪胜》一书说,“曹操死后,恐人送其墓,是七十二疑冢”;同期罗大靖的《河林宇录》中说:“漳河上有七十二座墓,相传有云和曹操墓。”
石还说,曹操其实葬在高陵,也叫西陵,但高陵在哪里,至今仍是困扰考古界的一个谜。看来曹操防盗墓很专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