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一个曾经听易中天先生讲三国的人物,就是曹操的妻子丁夫人。这个老婆指的是原配老婆,说曹操死前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说了一大堆家务,让她心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丁夫人吧!
《三国志·吉炜·文帝纪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五月,帝命王追帝始祖太尉,其妻石鼎称太后。”这里的丁夫人就是曹操的母亲的太尉曹嵩。而不是曹操的丁夫人,可以推断曹操的妻子很可能是曹操的表妹,曹叔叔的女儿。
所以,这个丁夫人的来头真的不小,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丁夫人能继续尊重曹操,而丁夫人也能当面指责曹操,这也可能是一部分原因!那为什么曹操只对她感到愧疚呢?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曹操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说出了一直藏在心里的情感:“我觉得丁夫人是我这辈子放不下的人。我从始至终对她都没有忘恩负义过,只是我做错了一件事,让一切都无法挽回,以至于我老婆和我绝交了。如果真的有灵魂,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如果我遇到子秀,他问我‘我妈妈在哪里?’我该怎么回答?"
这是曹操心中的痛,那么问题来了。子秀是谁?曹操为什么这么说?刚才说了,这个丁夫人这辈子没给曹操生过孩子,就收养了刘夫人的儿子(刘夫人因为早死,孩子没人照顾)。这个孩子叫曹昂,也就是子秀。
建安二年初,曹操率军讨伐南阳的张绣,张绣被迫投降。本来这是扩大战果的胜利。没想到曹操却陷入了一片春光明媚,失守城池。原来,曹操看中了张绣守寡的姑姑,这在张绣看来,无疑是难以忍受的屈辱。
一怒之下,张绣率旧部夜袭钟君大营,毫无防备的曹操猝不及防,只好退守舞阴。曹操短暂恋情的代价是,侄子曹安民被杀,典韦死于猛将,长子曹昂被杀。
曹操被箭射伤了,但多亏了他的坐骑“幽灵”,他才脱离了危险。“绝影”被三箭射中,依然风驰电掣。最后因为被流矢射中眼睛而倒下,而这匹马是曹昂在关键时刻送给父亲的。
按理说这一仗损失了这么多人,曹操应该有所警觉,但是有句话叫“狗改不了吃屎。”因此,宛城之战后的第二年,曹操再次进攻张绣,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张绣带领他的部队叛变。因为当时曹操正与袁绍交战,准备攻官渡,为了节省兵马,曹操抛开过去,封张绣将军吴恙,并娶其姨母为妾。
看到了吗?最后,我接受了张绣的姑姑作为我的妾。儿子去世后,丁太太伤心欲绝。曹操此举终于触及了丁夫人的感情底线。丈夫的外遇尚可忍受,养子的死却成了压垮她情感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心中所有被压抑的怨恨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你杀了我儿子曹昂,却没有一点悔意。”
曹操的解释,无论对错,在丁夫人听来都像是自我维护的说辞,于是不可避免地多唠叨了一点,曹操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最后,面对丁夫人的再次指责,一怒之下,曹操下令将其送回娘家。
这个决定后来成为曹操一生的遗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一切可以重来,他一定会选择继续忍受。本来曹操以为妻子冷静下来,在贫穷的家庭生活和王宓的衣食对比下,她会回心转意的。从丁夫人离开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想到她会回来。
她安居乐业,纺纱织布,曹操多次派来接她的使者都被拒之门外。曹操为了把妻子接回来,诚心诚意亲自前往,丁固列队迎接。只有丁夫人还在里屋编织。即使所有人都对这个男人肃然起敬,她也能板着脸,这是她的自尊和不可动摇的骄傲。
曹操没见妻子出来迎接,也不奇怪。他独自去了编织室。面对默默穿梭的丁夫人,他放下自尊,轻轻抚着她的背。他第一次谦虚地问:“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我,一起回宫?”
请求没有回应,妻子却没有回头,没有回答,依然在手中穿梭编织。穿梭机的声音烘托着房间里的寂静,仿佛在说那句老话“心中悲痛大于死亡”。曹操站了很久。他深深理解妻子的本性,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
几年后,丁家传来丁夫人去世的消息。至此,曹操的悔意已无以复加。体贴入微的卞夫人主动提出亲自操办的丧事,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曹操亲自为他选择墓地,将第一任妻子葬在许昌城南。
曹操的嫔妃如云,但她对妻子的感情却很特别。她讨厌他的浪漫情怀,讨厌他的薄情寡义,讨厌他儿子的死。她敢于当面批评她,她无所畏惧世俗的威严。她用自己的决心证明,她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曹操并肩作战的女人。
这就是丁夫人,一个传奇的女人。我觉得能让曹操对她如此愧疚的人,除了她儿子之外,应该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