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是三国中最强大的,而魏是最强大的。据史书记载,吴国最弱,却在蜀国之后灭亡。为什么?是因为地理位置吗?吴的疆域有多大?现在在哪里?
三国之一的(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由孙权创建,国号“吴”,史称孙吴。它也被称为吴栋,因为它位于曹魏和蜀汉的东南部,所以孙吴是三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孙吴割据势力兴盛于孙坚、孙策。孙权的父亲孙坚,参加过抗击黄巾军和董卓的战役,最初活动于淮南一带。孙坚死后,他的长子孙策逐渐发展到江东,为孙吴的建国奠定了基础。后来曹操封孙权为“武侯”;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替孙策,吴国势力开始在(今江苏苏州)建都,后建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东吴的领土拥有扬州的大部分。赤壁之战后,孙权先后取得了荆州西部和胶州,打败关羽后又拿下了整个荆州南部,孙崛起后疆域稳定。吴栋北与曹魏的对峙在长江、淮河、汉江,以建邺、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毗邻三峡,西陵是重要城镇。东、南至东海、南海,南至越南中部。东吴有三十二郡三州(荆州、扬州、胶州)。226年建立广州,后并入胶州。到264年,它被重新建立,增加了一个国家。
吴栋疆域战略始于195年(汉兴平二年),孙策渡江,为平定长江以东的陆游、颜白虎等地方势力,略盖东汉扬州刺史大部,包括丹阳、吴军、惠济、张羽、庐陵、庐江五县。这一时期,行政区主要建在县级。
200年(汉建安五年),孙策死,孙权继位,孙权继位,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孙吴在江东原有六郡的基础上,又派兵进入各郡,征服山地和越南,还向西、向南扩张。赤壁之战后相继取得长沙、江夏、贵阳等地以及石协邦交国,并在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击败关羽德,基本占领荆州,奠定了孙吴疆域的轮廓。
太阳升起后,孙吴的领土稳定下来。经过孙权的苦心经营,孙吴的疆域是“西有蜀之郊,北有淮汉之地,东有百越之地,南有蛮夷之面”。这一时期行政区的设置主要是从郡县之险地和北方、西部敌对势力的战略入手。
孙良、孙修统治时期,三国鼎立格局相对稳定,疆域相对稳定,处于稳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行政区划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孙膑时期,三国鼎立,吴晋南北实力极度不平衡。西晋势力对外频繁干预,内部反叛势力与敌对政权遥相呼应。
这一时期,行政区的设立体现在县行政区的划分上。在广州和胶州的军事行动中,孙吴投入了大量的军力和人力,刺激了地区发展,建立了大量的新郡,规划了新郡。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的疆域基本稳定:魏、吴、蜀的边界是江淮、大别山、湖北汉川-兴山线、大巴山、秦岭,吴、蜀的边界是湖北西界、贵州吴川-台江线、广西西界、中越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