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甚至创立了墨学。但是,你知道墨子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穿草鞋是墨子的公众形象。这种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后世制墨者,多以褐衣、珐琅为衣。”据史书记载,墨子在宋代当过医生,是鲁人,也是公运阶层。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低人一等,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
墨子年轻时也学过儒家,但很快就觉得这套礼仪太复杂,尤其是埋葬死者的规矩,对穷人造成伤害,浪费得一塌糊涂。于是他放弃了这一招,“以代周道”,创立了墨家学说,开始另辟蹊径。
墨子另立山头后,建立了一个武功高超的集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黑社会”。这个“黑社会”有完整的组织体系、政治纲领和行动宣言。其最高权力机构的领导人被称为“巨人”,拥有绝对的权威。墨子是第一个“巨人”。
与今天邪恶的冥界完全不同,墨子的“冥界”基本上是一个天使群体,他们的口号是:兼爱,利益,非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消灭战争。墨子的这一主张,连同墨子的组织,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有很大的影响,鼎盛时期有数千员工。
墨子的员工统称为“墨家”,也称短袖帮。他们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平日穿短袖凉鞋,闻鸡起舞,搞武术训练。“上面全是老茧,黑黑的。”受苦是一种享受。弱国有难,群众有难,立即前去救援,赴汤蹈火,不离不弃。看起来像个敢死队。
墨子一生多次出国。虽然他的国家和旅行方式与孔孟相比略差,但他的效力却不可同日而语——每次外出,他都能拯救许多生命。墨子在山东听说湖北人要攻打河南人,立即连夜出发,走了十几天十几夜,到达楚国的都城。一场国际冲突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之后被制止了。
这件事,据梁涛《墨子行年考》考证,是墨子30岁的时候做的——不然,连走十天十夜也有点吃不消,可能走不快。而三十岁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墨子见楚王已经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念头,就趁机送了他一本书。楚王皱着眉头翻了翻,说书是好书,对我没用。告诉你,如果莫先生想留在楚,我可以支持你。
考虑到这一点,墨子还能做什么?墨子毕竟是著名的哲学家,不能让别人看到他的笑话。于是墨子二话没说就回到了鲁那里。
一个大的机构会带来巨大的开支。为了维持日常运转,墨子自力更生,把所有的短袖帮都训练成了技术工人,让大家打家具,造建筑,造守城的武器。战国时期,墨子短袄帮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廉价木匠,也是各国最可靠的军火商。
他们生产的弩车、左轮手枪、借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最抢手的重型武器。但墨子的武器通常只卖给防守方,从不卖给入侵者。墨子的地下组织虽然是中国最好的私企,但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
据《韩非子》记载,公元前471年,宋朝国防部发现公运班造了一架木飞机,认为可以作为巡城的工具,在军事上大有作为,于是委托墨子造了一架比公运班更大更豪华的木飞机。墨子花了三年时间才制作出来。试飞当天,飞机只飞了一个上午就掉下来了。结果退了一大笔钱。
弟子们怕墨子不好过,都安慰墨子说:“老师,你真牛逼,能让木鸟飞上天。”墨子曰:“吾当如鸟滑(墨子弟子)。他一天只用一英尺的木头做了一个轴,但它可以承受三十块石头的重量,可以承载很多东西,可以跑很长时间。”看看我的破飞机。建造它花了三年时间,但它一天就坏了。我应该尽我所能!"
说到这里,墨子一直在做他知道不能做的事情。墨子和他的天使集团努力构建一个博爱互利的理想社会,人类应该同时热爱它,不应有远近之分。
班固答客戏曰:“洞内席子不温,墨出。”他说,墨子和孔子一样,整天为世界操劳,连暖席子的时间都没有,还把炉子的烟囱染成黑色。墨子的一生都是为了济贫济困。但很可惜,墨子遇到了一个拒绝天使的时代。他的理想太高太贵,卑微的世界根本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
总而言之,墨子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黑社会老大。他是一个什么都不爱的圣贤领袖,是中国几千年来第一个为社会最底层劳动者和弱者发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