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吕布为什么被称作三姓家奴,吕布为啥叫三姓家奴

吕布为什么被称作三姓家奴,吕布为啥叫三姓家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1/27 10:31:51

《三国演义》中,吕布起初是丁原的养子,后来被董卓引诱杀了养父丁原。杀了丁原之后,吕布认董卓为义父,但后来王允又以美女《丢西姆的故事》为诱饵,杀了第二个义父董卓。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

从此以后,人们就改形容有钱为父,有奶为母的人,痛斥他们为“家奴三姓”。对于没有气节,被权力任意支配,没有独立意识的人,人们也把他们形容为“三姓奴”。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董卓真的是有奶的妈妈,有钱的爸爸吗?吕布:我不该被称为“三姓家奴”

吕布杀丁原——被蒙蔽的杀手求荣誉。

先看吕布和丁原的关系。反思说丁原对吕布“体贴”,但没说吕布是丁原的养子。单就这一点来说,吕布就戴了个空“家奴”的帽子。有人可能会说,就算不是他的儿子,吕布为了上董卓而杀了丁原,也是忘恩负义。然而,丁元真的“对吕布大有好感”吗?

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只写了一个相关的东西,那就是丁原让吕布当主簿。主簿是长官的助理,收文件,处理杂事,属于心腹。但众所周知,吕布是武将,最适合指挥军队,而主簿是文官。丁原手下没有武将职位吗?当然不是。当时丁原担任的是骑队长和韦靖的助手,大部分都是武将,但他不愿意把这些职位让给吕布。

横向比较,也可以发现丁原对吕布并不是特别有恩。吕布担任主簿时,张杨张辽同时在丁原手下担任吴孟,级别比吕布高,两人都受丁原之命领兵进京,执行具体职务。后来被刀锋将军派往并州、河北等地征兵,独立执行任务,受到高度重视。当张杨和张辽在自己的军队里发号施令的时候,吕布可能还在咬着笔给丁原写述职报告。

所以在丁原的地方,吕布并没有被善待,而是在职场上被冷暴力对待。但是,如果遇到职场暴力,能杀主吗?当然不是。其实吕布刺杀丁原是有隐情的。

吕布属于并州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首领当然是丁原。但是,当吕布杀了丁远,把整个并州军团都交到凉州集团的老大董卓手里的时候,整个并州军团都被吕布给跟了!这其中就包括丁原的老部下张辽和高顺。两人都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英雄。虽然他们不是感动三国的道德君子,但在历史上却广受好评。

但丁原死后,他们不仅没有为主公报仇,反而听从吕布的安排。更耐人寻味的是,吕布当时是主簿,没有带兵经验,也没有战功。而高顺带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同时,早已声名大噪。张辽曾独立领兵数年,刚从河北回来招兵。

基于论资排辈的潜规则或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历史规律,应该是高顺和张辽领导吕布,而事实却是他们跟着吕布。为什么以张辽、高顺为代表的并州军团,在吕布做出叛逆之举后,依然臣服于他?这是否意味着吕布刺杀丁原代表了并州军团的集体诉求?

应该说,吕布和他背后的并州军团,当时大概是把董卓当成了民族英雄,认为他代表的是国家利益。董卓虽有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但他护送皇帝回宫,树立了勤王的形象,通过杀宦官树立了新政的形象。虽然他是一只狼,但是他披着羊皮,骗了很多人。

吕布和整个并州军事集团都是典型的军事集团。他们懂军事不懂政治,很容易被董卓忽悠。在他们的心目中,董卓是正义的代表,支持袁绍的老大丁原成了“汉奸”。既然如此,那么吕布杀丁原就属于“为民除害”。整个并州军事集团自然不会想着为旧主报仇,而是会跟着吕布“弃暗投明”。

这就是吕布刺杀丁原的真相。

吕布杀了董卓——义子很不高兴。

再来看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反思说董卓“爱吕布,誓为父子”,其实吕布在这里并不舒服。

表面上看,董卓是真的对吕布有意思。首先,他被崇拜为骑队长,然后他被提升为军团指挥官,使他成为侯婷的首都。没正经打过仗的吕布突然被一个都尉任命,真是让人羡慕。但是,吕布在董卓手下的实际地位如何?

董卓给吕布的职责是镇守中和(宫中的小门)。说白了就是看门的,保镖的,说明吕布根本不受重用。当时关东义军从北、东、南三面进攻洛阳讨伐董卓。董卓派中郎将牛福屯兵单县,又派校尉李珏、郭汜、张继分兵陈留、颍川两县。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吕布无法与之抗衡,但另外三人无论是官位还是能力都不如吕布,只是因为这些人是董卓的凉州部,所以都出去打仗了。董卓不信任吕布,就把吕布牢牢控制在身边当护卫,不让他有独立出去的机会。

给董卓当贴身侍卫是个高风险的工作。董卓生性残忍。有一次,因为一点小插曲,吕布让董卓很难受。还没等吕布来解释,董卓抄起一戟,朝吕布扔去。幸好吕布躲闪及时,戟只是擦着头皮飞过,保住了性命。

可想而知,吕布和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如履薄冰。更有甚者,吕布还和董卓的一个宫女通奸。他担心董卓迟早会发现,所以天天提心吊胆,不高兴。

正在这时,司徒王允来动员吕布刺杀董卓。起初,吕布不忍心说:“奈如父子!”王允劝道:“你姓陆,但不是你的亲骨肉。今天我担心死亡。什么是父子?”可见吕布刺杀董卓是有些无奈的,出于自保。

吕布杀了董卓,让人高兴,却因此被打上了“杀主”的烙印。太不可思议了。董卓对吕布恩虽是父子,但高官厚禄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吕布,而是为了他背后的并州军。董卓拉拢吕布,是为了稳住并州军团,以免毁了他的争霸大戏。

还原历史真相——被遗忘的勤王梦

吕布奉朝廷之命攻打称帝篡权的袁术时,向占领莒县的肖剑借兵。肖剑拒绝了,吕布却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杀了卓,来关东,要兵西征,收复京畿。将军们互相攻讦,也不会错过国家……”

由此可见,在长安被西凉军阀攻陷后,吕布离开长安并不是为了逃命,而是肩负着向关东豪杰借兵、迎西、收复罗京的重要使命。他先投奔袁术和袁绍,因为两兄弟反董口号喊得最响,袁术掌管南方义军,袁绍掌管北方义军。如果他想借士兵,他自然要先找到他们。

还有一个人可以证明吕布有一个勤王梦——王允,汉朝公认的忠臣。长安被攻占后,吕布让王允和他一起逃走。王允曰:“朝廷年少,唯依我。我不忍心在我有难的时候被放过。”说完这话,王允又叮嘱吕布“辛苦谢关东官员,勤于为国着想”。显然,王允把保卫汉朝的希望寄托在吕布身上。

吕布到了袁绍那里,看到袁绍正在努力专权,打算在朝廷自立门户。他非常讨厌他,所以不得不离开。袁绍意识到吕布的威胁,于是派人去杀吕布。幸好吕布设法逃脱了。后来,一个叫臧洪的人写信给袁绍说:“吕奉先求援无果,告的是什么?”这句话也可以证明吕布为了请兵来救,曾经投奔袁绍。

然而,吕布的勤王梦并没有实现,汉献帝最终被曹操“囚禁”,成为他“做诸侯”的工具。这样,吕布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理想了。再加上当时形势复杂,袁术想当皇帝,袁绍想当皇帝,曹操想当皇帝...吕布很难分清谁是忠臣,谁是叛徒。吕布一度想投靠袁术,但最后曹操伸出了橄榄枝,把他引诱到了自己的身边。

其实吕布之所以和曹操站在一起,是被他的勤王梦所驱使的。据《群英会》记载,曹操当时给吕布写过一封信,说要勤政,深得吕布信任。吕布在给汉献帝的最后一封书里也说:“我本该迎你,知曹操忠孝,我本该迎你。”吕布选择曹操,其实是选择了曹操当时的勤政行为。而曹操正是利用了吕布的这种心理,拉拢吕布,让他出兵攻打袁术。

吕布一直怀揣着迎天子的梦想,并为此努力了一生。但东汉末年,天下分分合合,他的独特性似乎过时了。从根本上来说,吕布之所以屡屡找到董卓和王允的用武之地,都是因为他内心的勤王欲恢复汉室的梦想。

可惜吕布年少轻狂,政治手腕过于简单,不免被人利用和操纵。不仅梦想没有实现,还被历史学家给后人扣上了“三姓家奴”的帽子。可见,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历史学家的悲剧。

更多文章

  • 曹操没有参与过的战争,曹操没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为什么想要征服司马懿,曹操死后司马懿做了什么,司马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封王维,离天子之位仅一步之遥。按理说曹操三年前封龚伟的时候就应该立太子了,但是他没有。现在,更重要的是任命一个王子,但他仍然没有。大睡,一件事耽搁了,就变了。当时没有儿子是个大麻烦,但曹操的麻烦是有本事的儿子太多了。卞氏生了三个孩子:曹丕、曹植和曹彰。曹丕最迟在十一岁时随父出征,经

  • 秦穆公亡马的故事简短,秦穆公亡马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秦穆公亡马得到什么启示,秦穆公称霸

    春秋时期,秦国一夜之间损失了十多匹好马。这些御马膘肥体壮,将装备到陆军的军马上。有些马甚至是秦花重金从西域一些国家买来的,现在一夜之间就突然扔掉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军事案件,关系到国家的领土扩张运动。过了几天,孟将军带领一队骑士在永城东南二十多里的卧龙沟找到了六十多个偷马的“贼”,连夜护送回城。经过审

  • 曹操为什么恨杨修,曹操想杀杨修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杀杨修的过程,曹操真的因忌才起了杀心吗,杨修惨死的真正原因

    他是曹操的贴身秘书,最后却因找借口被杀。有人说是曹继才,其实还有别的。人们都说曹操一生奸诈。这种背信弃义是由于他在许多方面杀害无辜的人。在被曹操杀死的人当中,最著名的是曹操因为嫉妒而杀死了杨修。但杨秀芝的死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忌讳吗?曹植说杨修的文才“仰望上京”(曹植:与杨德祖书),不在七子之下;一般史

  • 吕布败于孙坚,吕布败给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卓送女求和,孙坚如何打败吕布,孙坚的结局如何

    《三国演义》中最热闹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现场出现了三位“超然脱俗,骨相奇特,会维护宇宙和平”的英雄。关羽酒斩华雄,刘关和张三影战吕布,从此三大英雄的名字响彻后汉大地,所到之处让人目盲。但历史上没有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三英大战吕布。(当然,没有招待刘三刀。)有一个英雄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脱颖而出

  • 曹操为什么不请诸葛亮做军师,曹操为什么没请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曹操不出面请诸葛亮的原因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团团转。如果孔明先生没有被邀请,他将被曹操消灭。刘备和曹操被灭后,孙权早就被杀了。这样一来,魏莱统一了天下,而不是金朝。所以,是诸葛亮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那么,一个问题就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吸收了那么多人才,为什么不邀请诸

  • 吴王夫差剑介绍,吴王夫差剑在哪个博物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夫差剑到底有多锋利,夫差剑到底有几把

    昨天,“东周吴越历史文化展”在秦陵博物馆举行。四代越王夫差之剑、齐国之剑出现,再现了2000多年前吴越争霸的历史。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吴王夫差的宝剑,是国宝。是吴王夫差九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把,历经2400多年仍异常锋利。吴越的剑天下闻名在铸剑史上,吴越国的兵器制造技术举世闻名。现仅存王武广剑、王月苟简佩

  • 吴国和蜀国为什么决裂了,吴蜀为什么决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投降后,吴蜀两位君主受到的待遇,吴蜀国君被差别对待的原因

    263年被魏灭,投降;公元280年,被金所灭,孙皓投降。两人都投降了,待遇差别很大。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爵。杜克。封建土地,安乐县——当然只是表面,不代表他真的去了安乐县做土豪——一城万户,赐帛一万,奴婢数百,这是他叫的。后代是三个队长任命的50多人。秘书范俭、邵、光禄博士乔舟、秘书嬴政、寺监、

  • 刘备陵墓真的暗藏诅咒吗视频,刘备陵墓被盗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的陵墓到底在哪,刘备墓诅咒之说从何而来

    关于刘备陵墓的位置,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指的是成都南郊武侯祠正殿西侧的惠玲。但是,在民间,有很多历史和考古爱好者有不同的看法。考古学家认为,刘备确实葬在,因为刘备最宠爱的妃子甘夫人就葬在这里。刘备死后,会有一个遗愿,与妻子合葬。在很多民间说法中,都说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守白帝城,死后用了三个多月才把尸

  • 孙权为什么不把关羽当人质,孙权不让杀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为何杀关羽,关羽如何被杀,孙权与关羽之间有何过节

    很多人都知道关羽看不上诸葛亮,但如果说他最看不上诸葛亮的,不是孔明,而是吴国国君孙权。然而戏剧性的一幕是,他最鄙视的人终于了解了他的身世。二爷在麦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吴的突然袭击。说起来,孙权似乎并不害怕钟山,尤其是他的部下吕蒙。如果还有点尊重的话,他也不觉得钟老师比别人强多少。二爷当然是世界上的大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如此计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何不投靠曹操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不投靠是诸葛亮看不上曹操还是曹操看不上诸葛亮,诸葛亮不投曹操后投靠了谁

    简介:三国时期蜀汉相国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诸葛亮的才华和曹操的识人用人能力,诸葛亮投曹操一票,肯定会得到重用,但诸葛亮宁愿抱膝高歌,也不愿投曹操一票。后来遇到曹操的对手刘备,诸葛亮出来帮忙。当时诸葛亮有很多选择。他为什么选择刘备?东汉时,征服本郡的大家族是规矩。这种地方政权与世家大族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