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团团转。如果孔明先生没有被邀请,他将被曹操消灭。刘备和曹操被灭后,孙权早就被杀了。这样一来,魏莱统一了天下,而不是金朝。所以,是诸葛亮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那么,一个问题就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吸收了那么多人才,为什么不邀请诸葛亮呢?
可能有人会说,诸葛亮是不是隐藏的太深了?闺房养大的人不知道,结果刘备却先下手为强?
对此,易中天先生在《三国志》中是这样分析的:“说贾诩这种人出身贫寒,很难被人发现,可以理解,但诸葛亮不同。为什么?孔明先生的岳父是谁?这是刘表的桥。用今天的话说,诸葛亮老婆的舅舅是荆州市委书记。所以有了这层关系,诸葛亮在整个长江流域早就名声在外了。
但是,知道诸葛亮的能力,曹操的权力那么大,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邀请他呢?是因为他对人才不够重视吗?
其实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曹操比刘备和孙权更重视人才。
首先,在人选上,曹操是贫富不分出身的。比如他的谋士荀攸、郭嘉、贾诩等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的爱人张辽、黄旭、典韦等人,也都是出身卑微。
其次,在用人方面,曹操是个人才,不管过去。比如陈琳是袁绍的谋士,写过檄文,痛骂曹操祖上三代。但陈琳被俘后,曹操因其才华,对其颇为照顾。
曹操为了四处搜罗人才,甚至到了不顾人格的地步。你举个例子,他发了三次《求贤令》,其中一次就是强调只要你能力强,就算你有不良记录,我也会既往不咎,照常重用。
最能证明曹操爱才的一点,就是他对关羽的态度。自从关羽被俘后,曹操既给了关羽官位,又给了关羽女人。可以说,他能想到的招数几乎都用尽了,但关羽依然不领情。他在韩在曹操心里,最后他溜了。他在路上被拦住了。他气得曹操的人都想一箭射死他,可是曹操呢?只是因为太珍惜人才,还是放了他。
听到这里,人们更加不解。既然曹操选拔人才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为什么不邀请诸葛亮呢?
其实只要你仔细看看曹操的求贤史,就会发现曹操手下的高级军官,无论是引进的、应聘的还是俘虏的,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别人必须去找他。你想让曹操低头求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你有本事,想让曹操装孙子,他也不会做。
但是,在这一点上,刘备就不同了。一个人只要被他吸引,别说点头装孙子了,你让他丢脸丢大了,他还会厚着脸皮苦苦追求。
不过诸葛亮倒是个不错的人选,来回考验你,折腾人。你想想,连张飞都受不了他的嚣张。以曹操的脾气,他早就听得目瞪口呆了。
所以,在选人这件事上,不难看出刘备和曹操的水平,一个靠投诚,一个愿邀。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你说曹操的得力大臣都是从国外来的。不,徐叔是反例。本来人家在刘备的地方,干得不错,最后也被曹操和猎头挖走了。
要说徐庶案最能证明曹操好面子。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邀请曹操的徐叔,你可以亲自上门,请李习安下士吃饭,喝一杯,敞开心扉,好好谈谈。为什么要把人绑起来?说到底,我只是想把徐叔赶进曹操,满足一下虚荣心。说白了就是想装牛,拉不下脸,低下头。发生了什么事?我让人来了,进了曹操一句话都没说。
所以看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都在为曹操流泪。没想到只是为了面子,丢了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