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53 更新时间:2024/2/4 13:40:58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晋文公有关,其实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成语典故还挺多的,例如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和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整个春秋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而且晋文公的一生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骊姬之乱差点毁了整个晋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退避三舍”的典故故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晋国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被迫离开晋国,整整十九年,流亡了七个国家。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失势的公子而轻视他,相反,而是采取了高逼格的规模接待了他。当然,重耳并不是一个人流亡的,而是一大群人,手下即有春秋第一名将先轸,也有千古高士介之推,更有足智多谋的狐偃等人。不知道是说话太投机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楚成王对重耳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然而,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是要误事的。在一次的宴会上,楚成王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过度兴奋,在清醒与迷醉之间,或真或假的问了重耳一个问题,而重耳也是半醉半醒,迷迷糊糊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耳的回答并没有让楚成王觉得有什么不对,倒是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被气的吐血,拔出宝剑差点剁了重耳。

原来,楚成王的问题是:公子他日若做了晋国国君,打算如何回报我楚国,如何报答寡人?本来嘛,就是一个醉酒的胡话,不过是一场戏言而已。他楚成王高高在上,真能看得起重耳吗?很难。就算是重耳虎落平阳,但他真的是只虎吗?就算是,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呼啸山林?一辈子可有登高而呼的机会?一切都是未知之数。所以,楚成王不过是一句调侃而已,是当不得真的。

可重耳的回答确实让人意外,意外之余难免让人气愤,而气愤之后又多了些滑稽可笑。重耳答道:“楚国地大物博,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再给楚国了,但大王仁义无双,不因重耳流落异乡而轻视于我,接待之恩,重耳不能不报,不然天下人都会骂我是忘恩负义之人。”本来嘛,夸夸楚国,夸夸楚成王,这事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多好的结果。可是,重耳呢,偏偏接着又说:“怎么报答大王您呢,嗯,有了,如果啊,如果他日晋国与楚国交战,重耳愿意礼让楚军,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三舍自然是九十里,就是说如果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到时候如果晋楚再开战,晋国会主动退后九十里来报答楚成王今日的接待之恩。

他一个无权无势无兵无马甚至朝不保夕的流亡公子竟然敢公然与大国国君叫板,关键自己还在人家国中,可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在人家一念之间。估计重耳是喝多了,嘴上没有把门的,稍微清醒一点,也不至于如此的不要命。这不,重耳刚说完,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气的立马站了起来,大骂重耳是个白眼狼,拔出佩剑就要杀了重耳,还好楚成王制止了他,要不然,哪里还有后来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楚成王虽然制止了子玉处死重耳,可他内心中也实在不是滋味,毕竟无利谁愿意起早,辛辛苦苦的养了一只鹰,最后反而被他啄瞎了眼,这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事吗?重耳旁边的狐偃听到重耳的回答后,也是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子玉拔出剑来要砍了重耳,狐偃连忙道歉,一直作揖行礼,连说公子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重耳在楚成王和狐偃的保护下,才算保住了性命,但楚成王对他已不再待见,子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重耳回去后,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太不应该,楚国看来是待不下去了,必须得另寻良所,不久之后,重耳等人又开始了新的流亡。

酒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的发明,将粮食发酵蒸馏,这实在是不敢恭维的一项发明。曹孟德当年下过禁酒令,说是酒能误事。再看看重耳酒后的张狂和乱舞,可以说真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传说,自那之后,重耳开始了戒酒,正是因为戒酒之后的清醒,重耳才称霸天下,成就春秋霸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操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都是第一要务,如果因为酒醉而乱做决定,不仅容易误事,更有可能召开灭顶之灾。故而,酒,这个东西,一定要适可而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中国人更热衷于茶话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茶话会,相信喜欢喝茶品茶的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茶话会与茶宴平行于世,但茶话会不像茶宴那样的奢华,但是又不像日本茶道那样循规蹈矩。茶话会更加的质朴无华,吉祥随和,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泛用于各种社交活动。例如,上至欢迎各国贵宾,商议国家大事,庆祝重大节日;下至开展学术交流,举行联欢座谈活动

  • 一两黄金一两茶,这所谓的是什么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品茶的是人肯定对一句话不会陌生:“一两黄金一两茶”。在我们很多外人来看,看到这句话肯定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了,就比如这到底是个什么茶?难不成能够与黄金比价吗?这茶与黄金又有着什么关系呢?凭什么担得起“黄金茶”的美誉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揭秘这

  • 投鼠忌器什么意思?投鼠忌器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曾和曹操一起入京见汉献帝,汉献帝得知刘备也是汉室宗亲后显得十分高兴。可能这也是董承在接过衣带诏,会邀请刘备加入的原因,铲除曹操的计划找自家人总不会错吧。不过刘备起初还不敢加入,但在曹操的试探下,刘备发现曹操眼里肯定容不下他,所以答应了董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投鼠忌器&rdquo

  • 忠言逆耳什么意思?忠言逆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刘璋是东汉宗室,担任益州牧。不过刘璋为人怯懦,而且不会用人,听信法正等人的劝说就要迎接刘备入益州。此举等于是引狼入室,当时王累曾力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并且以死相逼。结果刘璋不听,导致王累自尽于城门之下。实际上王累只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本质是要体现出刘璋的人格。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黄花闺女的意思由来介绍,古人说的六亲分别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黄花闺女在古代是指还没有出嫁、也没有性经验的女子。那为什么未婚女子就要被称为黄花闺女呢?实际上黄花是古代女子梳妆时比较喜欢的一种打扮,有的是用黄色颜料,有的是用黄色剪纸,还有用黄色花瓣的。这种装饰慢慢变成了一种单身女子特有的标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黄花闺女意思的由来,还有古人说的六亲分别指的都是谁

  • 何足挂齿什么意思?何足挂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攻打刘备,最后刘备败逃,关羽被生擒。不过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不仅没有为难关羽,更是待以厚礼,想劝说关羽转投自己麾下。不过关羽始终念及刘备,没有答应曹操,不过关羽也知道曹操对自己不错,所以在和袁绍交战时关羽主动请缨,在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得到了曹操的封赏。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

  • 汉服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服饰才能被称为“汉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穿着汉服出行,汉服的样式也是种类繁多,不过从外形来看一眼也就能看出是偏古风的服饰。不过究竟什么样的服饰才能被称为汉服呢?或许很多人会以为汉服就是汉朝人穿的衣服,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汉服的全称是“汉族传统服饰”,而不是单指某个朝代的衣服。而且汉服必须要包含

  • 牛虎铜案有什么特点?牛虎铜案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外观是由牛和虎组成,在古代是一种专门放置肉祭品的礼器。因为牛在古代祭祀品中居于“三牲”的首位,所以算是最要的献祭品;而虎在滇文化中又占据了比较崇高的地位,所以滇人祭祀是就会拿出牛虎铜案,表明自己的崇敬之意。牛虎铜案和马踏飞燕齐名,都算是青铜器中的稀

  • 何足介意什么意思?何足介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陈登是东汉末年将领,据说性格沉着冷静,智谋过人,从小便立有救世济民之志。陈登25岁就举孝廉,在东阳担任县长一职。此后陈登加入曹操阵营,为曹操献计顺利击败吕布。可以说,在汉末徐州发生的一系列战役,陈登功不可没,立下战功后还给升迁至伏波将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介意”,就

  • 出言不逊什么意思?出言不逊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中,对于廖化经历的描述和正史相比有着比较大的改动。他在演义中最早是黄巾军,后来又当起了土匪,因为误劫刘备的两位夫人,从而结识了关羽,以后廖化就在关羽手下从事。此后廖化被归入东吴,又用炸死计回到蜀汉,成为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出言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