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1/18 12:32:47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选择投降,刘备得知后只能立即逃路。不过全城百姓担心曹操屠城,所以想让刘备但他们一起走,刘备仁慈便答应了百姓们的请求。不过此举大大拖累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最后还是被曹操部队赶上,混战以后刘备与妻儿走散,赵云也不见了踪影,而张飞还怀疑赵云是归降了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势穷力尽”,就和此事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兵败长坂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张飞和麋芳。原文如下:

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麋竺、麋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正凄惶时,忽见麋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

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麋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玄德曰:“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仓皇南逃,沿途有十余万荆州百姓跟随,拖慢了刘备的行军速度。当刘备的人来到当阳时,终于被曹军追上。经过一番混战,刘备身边只剩下张飞及一百多名骑兵,夫人、孩子以及赵云、简雍等人都不知所踪。不久后,麋芳带伤而来,告诉刘备赵云已投靠曹操。刘备坚决不信,张飞却深信不疑,并声称见到赵云后会将其一枪刺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势穷力尽”,意为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金人王若虚所撰《复之纯交说》中的“凶乘祸鸠,势穷力竭,而投诸囚,以伏于幽。”

小说中描述的刘备在长坂坡遇险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出现的赵云被误认为投敌之事确有其事,但却并非麋芳所言。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小说作者之所以进行如此虚构,主要是出自对麋芳形象塑造考虑,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麋芳并没有在刘备面前声称赵云投敌。

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是小说中塑造赵云形象的最为耀眼之处。不过,这个故事与历史记载有着很大的差别。据《三国志·赵云传》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尽管历史上的赵云并未如小说所言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但带着年仅一岁的刘禅和甘夫人,不仅要躲避曹军的追击,还要防止在十余万荆州百姓的人流中走散,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对比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再来谈谈最后一个问题:汉末的长坂坡究竟是如今的何处呢?这个问题也困扰了后人一千多年。经过考证,目前较为主流的说法是:长坂坡的位置在如今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当年赵云单骑救主的地方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名胜和遗址让后人缅怀,反倒是离此不远的当阳市兴建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石碑、公园、雕塑,令不少人误以为当阳才是赵云单骑救主之地。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总是被那个韩国人拿着去申遗真的是有毛病啊,但是这些也并不是问题,话说就在2006年国务院就把批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愚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这两个故事还真的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的时候看没有感觉,大一点看觉得有点蠢,再大一点的话,就会五味杂陈,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非常非常愚蠢的事呢?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

  •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其实诸葛恪从小就被成为神童,他的才能一点也不输长辈们。诸葛恪此后在东吴担任拜骑都尉,辅佐太子孙登,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至为大将军,而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等诸葛恪掌管东吴大权后,曾多次率军击退魏国,还加封丞相。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阻兵仗势&rd

  • 辕门射戟什么意思?辕门射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辕门射戟应该算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了。当时袁术攻打徐州,同时还约上吕布让他想办法进攻下邳,这才让袁术击败刘备。不过吕布对袁术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后袁术想吕布求亲,这才解除了后顾之忧。不过此后刘备也想吕布发来求救,吕布为了不让袁术消灭刘备于是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

  • 一代做官九代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一代做官九代绝”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古代的官员,如果犯了什么违法的事,还有可能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哪怕是跟亲人无关,但也要一同受责罚。所以古时候如果皇上下令要诛谁的九族,那全家上下可都要把命给搭进去,等于是绝代了。所以古时候官员的风险不仅是要个人承担,还会转接给他人。而&ldq

  • 报仇雪恨什么意思?报仇雪恨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黄祖是东汉末年将领,曾担任江夏太守。此后在于孙坚的交战中,因为败给孙坚于是双方结仇。206年,黄祖派遣邓龙率军进攻柴桑,周瑜则是率兵反击,还俘虏的邓龙。此时甘宁主动向孙权投降,孙权原本还不行甘宁,但在周瑜的推荐下还是予以重用。而黄祖也是死在了孙权的军队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报仇雪

  • 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意思?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形容有志气的人绝不走回头路,当然这个成语能使用的语境也很多,我们也并不陌生。很多人好奇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下一句,只是因为多了一个对比,所以有人就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

  • 勇而无谋什么意思?勇而无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吕布虽然勇猛,但总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其实吕布并非没有谋略,而是这方面的弱点被刻意放大了。曹操的谋士荀攸就曾认为,吕布行军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导致部队锐气极其容易消耗光。但吕布当时的处境也是不好过,走到哪基本都是敌人,他的名声也导致无人敢用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勇而无谋&rdq

  •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通假字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指某种字体。通假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是包含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而狭义的通假字可以理解为错字或者别字。但这在古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古人对于文化的创造从来没有停止,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难免会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所以这才造成通假字的出现,虽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但

  • 应天顺民什么意思?应天顺民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汉室政权一度每况愈下,此时袁术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背景想要自立为帝。袁术获取玉玺,就是为了日后登基做准备。等汉献帝逃离北边以后,袁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试探性的问问众臣,此时登基称帝大家觉得妥不妥。阎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袁术还是一意孤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应天顺民&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