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为什么放弃刀叉,改用筷子?

中国古代为什么放弃刀叉,改用筷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48 更新时间:2024/2/4 13:37:35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不仅是物品,还有精神,而很多人对于西方人所使用的刀叉也很感兴趣,吃西餐的时候使用刀叉,这则是西方的文化。但其实,我们的祖先之所以使用筷子,是因为在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用刀叉了,但是当筷子出现之后选择了放弃刀叉。那为什么要放弃刀叉,刀叉和筷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刀叉与筷子哪个更方便,就像甜豆腐脑与咸豆腐脑一样争论了好久,近几年来西餐的普及导致许多国人也热衷使用刀叉,而我们世代用的筷子则被老外嘲笑为“难看的小木棍”。

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对于刀叉的使用,老外给我们中国人提鞋都不配,因为中国人使用刀叉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

在中国一些古代遗迹中,考古学家们发现在7000年前中国人已经用野兽的骨头打磨成刀叉,其样式与现在餐具上的刀叉十分接近。而对于世界各地的考古中,在同一时期并没有发现有使用餐具的发现,因此专家认定中国人才是最早使用刀叉的民族。

当外国人嘲笑我们的筷子是“小木棍”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在中国先祖使用刀叉之时,他们连像样的餐具都没有,只能用手来抓着吃,遇到大块野兽肉,也只能那比较锋利的石头来慢慢切割。而作为智慧民族的中国祖先,在不满足于刀叉不灵活的情况下,改进了餐具,使其变的更加灵活。

传说中筷子的由来。

筷子具体怎么来的、谁发明的,现在无法考证,但有一则说法是大禹发明的。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经常风餐露宿,而在恶劣的条件下需要热腾腾的食物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于是就架锅煮饭,当锅里的食物煮好后因为太烫无法直接使用,大禹无奈只能折了两根树枝把锅里的食物夹起来吃。

旁边的人看到后纷纷模仿,发现这样夹食物比刀叉好用多了,平常刀叉伸不进的锅底,用两根长条就很容易夹出来,于是筷子就这样流传开来。

当然,这只是历史传说当不得真,但这也能说明我国先祖的智慧。

中国先祖为何放弃刀叉而使用筷子?

据考古发现得出结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筷子已经诞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在商朝时期它就已经出现。《史记》、《韩非子》中都有商纣使用象牙当筷子的记载。

历史学家们推测,筷子最初的使用可能只用来把烤肉翻面,但有人把筷子伸到锅里夹出食物时发现筷子比刀叉管用多了。而中国也是最早食用五谷的国家,用刀叉来扒米饭显然没有筷子来的便利,所以有了这两个“小木棍”,刀叉这样不适用的东西就被扔一边去了。

从此,开始流行起平民的竹筷、贵族的象牙筷、白玉筷等等,历代古墓中都能挖出一批批的文物筷子。

对于外国人嘲笑的小木棍,他们不知道筷子的意义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智慧。

筷子两根为一双,寓意好事成双(当然,一根也夹不起东西)。

筷子一头粗一头细,这样比较好使力,细的一方留有缝隙是为了留给食物空间,方便夹起来。

筷子的头是方,根为圆。象征天圆地方,蕴含哲学。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用圆的那边夹食物入口是一种美好的憧憬。

中国人在餐桌上有着比较讲究的文化,筷子使用方面,如: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能把筷子竖插在碗里等,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礼貌、一种教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筷子的影响广大,中国古代强盛时期,周边国家纷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他们认为用筷子吃饭是高等人的象征,而野蛮人才会直接用手来抓取食物,因此我们的餐桌文化也被他们学了回去,并沿用至今。

总的来说,中国人是基于对食物追求的原则上放弃了刀叉而使用筷子,是我们的祖先不屑于使用刀叉。筷子从诞生到应用至今,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意义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中国已经改进刀叉而使用筷子时,西方国家在几千年里唯一做到的改变就是贵族只能用三根手指捏着刀叉吃饭,这仅仅是为了证明他们是贵族。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选择投降,刘备得知后只能立即逃路。不过全城百姓担心曹操屠城,所以想让刘备但他们一起走,刘备仁慈便答应了百姓们的请求。不过此举大大拖累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最后还是被曹操部队赶上,混战以后刘备与妻儿走散,赵云也不见了踪影,而张飞还怀疑赵云是归降了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总是被那个韩国人拿着去申遗真的是有毛病啊,但是这些也并不是问题,话说就在2006年国务院就把批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愚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这两个故事还真的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的时候看没有感觉,大一点看觉得有点蠢,再大一点的话,就会五味杂陈,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非常非常愚蠢的事呢?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

  •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其实诸葛恪从小就被成为神童,他的才能一点也不输长辈们。诸葛恪此后在东吴担任拜骑都尉,辅佐太子孙登,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至为大将军,而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等诸葛恪掌管东吴大权后,曾多次率军击退魏国,还加封丞相。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阻兵仗势&rd

  • 辕门射戟什么意思?辕门射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辕门射戟应该算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了。当时袁术攻打徐州,同时还约上吕布让他想办法进攻下邳,这才让袁术击败刘备。不过吕布对袁术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后袁术想吕布求亲,这才解除了后顾之忧。不过此后刘备也想吕布发来求救,吕布为了不让袁术消灭刘备于是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

  • 一代做官九代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一代做官九代绝”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古代的官员,如果犯了什么违法的事,还有可能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哪怕是跟亲人无关,但也要一同受责罚。所以古时候如果皇上下令要诛谁的九族,那全家上下可都要把命给搭进去,等于是绝代了。所以古时候官员的风险不仅是要个人承担,还会转接给他人。而&ldq

  • 报仇雪恨什么意思?报仇雪恨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黄祖是东汉末年将领,曾担任江夏太守。此后在于孙坚的交战中,因为败给孙坚于是双方结仇。206年,黄祖派遣邓龙率军进攻柴桑,周瑜则是率兵反击,还俘虏的邓龙。此时甘宁主动向孙权投降,孙权原本还不行甘宁,但在周瑜的推荐下还是予以重用。而黄祖也是死在了孙权的军队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报仇雪

  • 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意思?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形容有志气的人绝不走回头路,当然这个成语能使用的语境也很多,我们也并不陌生。很多人好奇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下一句,只是因为多了一个对比,所以有人就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

  • 勇而无谋什么意思?勇而无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吕布虽然勇猛,但总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其实吕布并非没有谋略,而是这方面的弱点被刻意放大了。曹操的谋士荀攸就曾认为,吕布行军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导致部队锐气极其容易消耗光。但吕布当时的处境也是不好过,走到哪基本都是敌人,他的名声也导致无人敢用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勇而无谋&rdq

  •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通假字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指某种字体。通假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是包含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而狭义的通假字可以理解为错字或者别字。但这在古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古人对于文化的创造从来没有停止,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难免会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所以这才造成通假字的出现,虽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