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2/3 0:50:12

吴蜀联军能够以少胜多,在赤壁战场击败强大的曹军,就是多亏周瑜黄盖上演的苦肉计成功骗过了曹操。其实东吴每到关键时刻都能爆发惊人的潜力,曾多次力克曹魏,其实在赤壁之战时还有一位功臣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甘宁。周瑜和黄盖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计谋透露给第三个人,但甘宁却洞察出了其中的真相,将计就计骗过了蔡中和蔡和。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咬牙切齿”,就和此次计谋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发生在阚泽前往曹营送诈降信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阚泽、黄盖、甘宁和蔡中蔡和兄弟。原文如下:

泽至宁寨,宁接入,泽曰:“将军昨为救黄公覆,被周公瑾所辱,吾甚不平。”宁笑而不答。正话间,蔡和、蔡中至。泽以目送甘宁,宁会意,乃曰:“周公瑾只自恃其能,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被辱,羞见江左诸人!”说罢,咬牙切齿,拍案大叫。泽乃虚与宁耳边低语。宁低头不言,长叹数声。蔡和、蔡中见宁、泽皆有反意,以言挑之曰:“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泽曰:“吾等腹中之苦,汝岂知耶!”蔡和曰:“莫非欲背吴投曹耶?”

阚泽失色,甘宁拔剑而起曰:“吾事已为窥破,不可不杀之以灭口!”蔡和、蔡中慌曰:“二公勿忧。吾亦当以心腹之事相告。”宁曰:“可速言之!”蔡和曰:“吾二人乃曹公使来诈降者。二公若有归顺之心,吾当引进。”宁曰:“汝言果真?”二人齐声曰;“安敢相欺!”宁佯喜曰;“若如此,是天赐其便也!”二蔡曰:“黄公覆与将军被辱之事,吾已报知丞相矣。”泽曰:“吾已为黄公覆献书丞相,今特来见兴霸,相约同降耳。”宁曰:“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黄盖与周瑜导演了一出“苦肉计”后,阚泽又主动前往曹营从诈降信,博得了曹操的信任。为了计策更加逼真,阚泽回到江东后,来到甘宁营寨。虽然无论是周瑜、黄盖还是阚泽都没有告诉甘宁实情,但甘宁却意识到这一定是欺骗蔡中蔡和的计策。于是,他又在蔡中蔡和面前谎称要归顺曹操。蔡中蔡和二人信以为真,写信将这一消息告诉曹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甘宁故意在蔡中蔡和面前表达自己对周瑜不满时的表情,叫做“咬牙切齿”,意为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度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中的“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苦肉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情节,历来被津津乐道。围绕着“苦肉计”,小说中又出现了诈降信、连环计等诸多情节,令读者看得非常过瘾。不过,这些情节虽然热闹,但除了黄盖写信诈降曹操一事属于历史的真实外,其余事件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再引经据典来论证了。

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何作者又将与黄盖诈降事件毫无关系的甘宁拉入诈降将领之中呢?这只能说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在这个情节之前,作者就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做铺垫。对小说较为熟悉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在小说第四十六回中,当蔡中蔡和来到江东后,周瑜随即与甘宁有过一番嘱咐。周瑜是这样说的:“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

故此,虽然无人告诉甘宁黄盖与周瑜上演的是“苦肉计”,但甘宁却敏锐地觉察出其中的蹊跷。于是,甘宁这才主动配合阚泽继续演戏,达到了骗过蔡中蔡和兄弟,为赤壁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连串的故事设计可谓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增加了整个情节的可信度,也体现了小说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因缘说,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了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事实上,“缘起”是佛法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

  •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功德需要回向吗?回向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

  • 功遂身退什么意思?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

  • 顶针诗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顶针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顶针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可能顶针句我们会见的比较多,不管是在文章还是歌词里,都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因为古人写诗并不喜欢把顶针的方式给加进去,会让整首诗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把意思给连接上。不过古人也

  • 夸奖别人有才华的成语,古代才子文学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科举制逐渐成熟以后,读书人自然也是多了起来,而且读书也被当成了想要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不过当时真正有条件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占据少数,所以如果一个村出了一位读书人,那将会是整个村子的光荣。古人对于夸赞他人才华的成语也有很多,虽然意思大同小异,但会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和优雅感。这次就为大家准备了10句夸

  • 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五音大鼓是如何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国的戏曲文化,可谓是说都说不完的。暂且先不说我国戏剧里的核心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那么为什么呢?既然是中国的五大戏剧那肯定是被大家所了解了,今天小编要说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是什么呢,就是是大鼓书文化里的五音大鼓,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主

  • 耀武扬威什么意思?耀武扬威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到了蜀国以后却变的如此忠心,也是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姜维一个半路投诚的人还要如此表忠心呢?原因就是诸葛亮彻底征服了姜维。姜维并不是主动归入诸葛亮麾下,而是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姜维得到手,可见诸葛亮也是对姜维非常欣赏。后来也证明诸葛亮没看错人,姜维的确值得诸葛亮如此对待。

  •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蒙古族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在马背上驰骋的民族,那大家肯定就会想到蒙古族了。在蒙古族的神话中,图腾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产物。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蒙古族神话故事就与这些图腾有着关系。那么大家对图腾这个东西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看看这些蒙古族的图腾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吧。狼图腾狼养育幼儿长大成为伟人者,除北方民族史

  • 2018大雪是什么时候,大雪还不是最冷的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到冬天来临,或许很多人注意到的都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是很少有人在意这些节气到底是哪一天,表示什么意思。“大雪”听起来像是说会下大雪,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小雪不一定就真的会下雪一样,大雪也不是下大雪。那大雪代表什么意思,今年的大雪又是哪一

  • 潸然泪下什么意思?潸然泪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的嗣子之争,最后还是由长子曹丕胜出。不过留着曹植对曹丕来说始终是一股巨大的威胁,但曹丕并没有将曹植给赶尽杀绝,难道曹丕对自己的地位如此自信么?其实历代帝王对于自己的亲兄弟才是防范最严重的,而且争起皇位来谁还管是不是亲兄弟啊。曹丕不杀曹植其实另有原因,有一人阻止了曹丕想动杀心的念头